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內憂外患的革命環(huán)境,因此在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qū)開展大規(guī)模的生產勞動。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開展了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取得了十分卓著的成效,深入挖掘延安時期勞動教育的成功經驗在推動當今時代勞動教育中具有深刻的必要性,不斷吸收和借鑒延安時期勞動育人的歷史經驗對當今時代勞動教育的經驗啟示,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一,延安時期面臨復雜革命環(huán)境的現實需要。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內外形勢。陜甘寧邊區(qū)地處山區(qū),自身發(fā)展基礎薄弱,經濟條件落后,同時又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包圍。在這樣內憂外患的現實困境中,開展勞動教育與復雜的革命環(huán)境緊密相連,其緊迫性不言而喻。
第二,中國共產黨開展勞動實踐的經驗總結。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環(huán)境,在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qū)開展了大生產運動,中國共產黨在全面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勞動思想教育,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采取勞動立法形式先后頒布了一系列勞動法規(guī)和優(yōu)惠政策,鼓勵農民積極開墾荒地,開展生產競賽等活動,通過開展艱苦的生產勞動為實施勞動教育提供了歷史條件,積累了寶貴且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勞動教育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實踐基礎。
第一,制定相關政策制度,確定勞動教育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軍民開展了必要的生產勞動,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發(fā)展生產,自力更生”的口號,號召邊區(qū)人民進行勞動生產。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了勞動教育的必要性,讓勞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提出了“教育與生產結合”的指導方針,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制度,例如,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先后制定并頒布了《陜甘寧邊區(qū)人民生產獎勵條例》《機關、部隊、學校人員生產運動獎勵條例》等制度條例,引導人民參與生產勞動,為勞動活動指明了方向。在“教育與生產結合”方針和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引導下,將勞動融入到教育當中,為開展勞動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二,開設相關勞動主題課程,制定嚴格的勞動計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陜甘寧邊區(qū)和各地的教育部門圍繞著“教育與生產相結合”的方針,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開設相關的勞動主題課程,將生產勞動作為一門正式課程,制定勞動課程體系,其他課程也緊密圍繞生產勞動,并且在課程中制定了具體的勞動計劃,對于學生的勞動生產參與以及勞動學習時間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僅在教材中增加了生產勞動的知識內容,設置了教學課程時數,更是將提升學生勞動技能作為教學目標。
第三,有序推進生產勞動,在勞動實踐中加強鍛煉。延安時期,由于邊區(qū)自身困難導致了教育工作難以推進、基礎設施不足、教育環(huán)境十分惡劣,為了克服重重困難,中國共產黨重視生產勞動實踐推動勞動教育,特別是面對學生群體的勞動教育工作。陜甘寧邊區(qū)的大中小學分別有序開展了勞動實踐,不僅通過這一方式來解決經濟困難,實現經費的自給,還通過結合生產勞動培育學生的勞動觀念,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在勞動實踐的開展中,讓學生在親身勞作中有所收獲,不僅考驗了學生的思想意識,還培育了學生的勞動技能,提高了學生的勞動知識。
第四,樹立勞模典型,發(fā)揮榜樣示范與價值引領作用。優(yōu)秀的榜樣具有強大的激勵力量,對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能夠激勵影響人民群眾。延安時期,在各地廣泛開展大生產運動中,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勞動成績突出,涌現了一批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勞動英雄和勞動模范。為動員廣大人民積極參與進生產實踐,中國共產黨十分注重在生產勞動中樹立典型,培育和樹立榜樣模范,并且不斷宣傳“勞動光榮”等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運用報刊、雜志、文藝作品多種方式肯定勞動模范、宣傳勞動模范的事跡,提高勞動人民的地位,號召人民群眾熱愛勞動并參與勞動。
第一,明確政治方向,堅持黨對勞動教育的全面領導。延安時期,黨對勞動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有效領導下,確保勞動教育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當今時代,勞動教育依然需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中國共產黨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勞動教育相關的方針政策,政策作為必須遵守的指導思想和規(guī)定的行為準則,在推行勞動教育、弘揚勞動價值觀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引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開展。
第二,堅持榜樣教育,學習楷模優(yōu)秀品質。在延安時期的生產運動當中,各行各業(yè)都有勞動模范群體,凝聚出了豐富的勞動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積極投入到生產勞動當中。當今時代的勞動教育應該汲取延安時期典型教育的成功經驗,重視榜樣教育、樹立新時代的勞動楷模,發(fā)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有效塑造勞動者的正確價值觀,引領良好的社會風尚。
第三,探索勞動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多樣化勞動教育方法。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結合豐富多樣的形式來促進勞動教育工作的推進,并收獲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以生動、高效的方式完成了勞動教育目標。當今時代的勞動教育中,不僅要借鑒延安時期的勞動育人方式,還應該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而不斷創(chuàng)新靈活多樣的方法,例如,可以進一步充分發(fā)揮電視、電影等多媒體的作用,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對原有教育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突破。除此以外,新時代勞動教育也應當強化勞動實踐體驗,使群眾在勞動實踐中養(yǎng)成勞動意識。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