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來啦!這里有好玩的互動,有趣的故事。歡迎小伙伴們來微信公眾號“青年文摘”和小紅書“青年文摘征稿與活動”,參與互動話題投稿,觀看更多精彩評論!
青春像一列不斷前行的列車,總有人與我們短暫同行:學(xué)生時代的同桌、社團活動中結(jié)識的搭子、旅行偶遇的知音……他們曾與我們分享歡笑與秘密,卻在某個岔路口悄然告別。這就是“階段性友情”——無關(guān)對錯,只是時光與際遇造就。你有過這樣的“階段性友情”嗎?想聽聽你的故事與思考。
@漸回:有的階段性友誼并不平等。高中時,有一個學(xué)習(xí)特別好的女生經(jīng)常來找我,她是一個很獨特的人,很好的女生,但同時也是比較強勢的人。她來找我一起吃飯、一起走路背單詞、一起去操場散步……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在這些活動中我的選擇權(quán)是極少的。我對她來說,從一開始便注定只是臨時陪伴,我的角色是一個傾聽者和陪伴者,用于緩解她的孤獨。那時的我很軟弱,沒有勇氣拒絕,也不知道怎么拒絕。對我來說,這段友誼,無因而始,無疾而終。
@佛系少女考試日記:小時候其實很不能理解階段性友誼,總覺得朋友就是一輩子的,一直朝夕相處,一直打打鬧鬧,甚至還約定長大后一起買房子住在隔壁。但是,時光總是讓人成長,讓我慢慢理解,原來很多友誼是階段性的。
@舒不知是你:好像上學(xué)時的“三人組”是特別常見且特別容易斷聯(lián)的,而且一般都是有兩個人關(guān)系特別鐵,好的時候特別好,吵的時候誰都不跟誰說話。這時候,就需要第三個人出場了,包容他們,聯(lián)系他們,成為紐帶,我好像就是這樣一個紐帶。畢業(yè)了,QQ再沒聯(lián)系過。
@蒼蠅腿女王:我和她一開始并不是志趣相投的朋友,而是在同一個班級里被孤立的兩個個體。我是抱著艱深書籍,企圖為自己營造出“清流”人設(shè)的轉(zhuǎn)學(xué)生;她是長相姣好卻沉迷動漫、屢屢逃課的問題少女。被孤立讓我們抱團取暖,開始只是埋頭吃飯,后來話漸多了,能自然地拉手、聊少女心事。原來她也愛夏目漱石的《貓》,我也愛看她喜歡的那部講述校園樂隊的動漫……我們有聊不完的話??蛇@段友誼正如開頭時別扭的相遇——高考后得知她落榜,我們便再無聯(lián)系。聽說她去復(fù)讀了,但也沒有確切消息。直到我大四,竟在學(xué)校見到了她,她成了我的直系學(xué)妹。她抱著書,我留起了長發(fā),我和她都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