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人工智能在為我們送來便利的同時,又好似一把鋒利的匕首扼在了我們的咽喉上:就業(yè)者何去何從?道德與倫理是否將不復(fù)存在?人類是否終將在機器的撫慰下不再前行?這些利刃般的矛盾破繭刺出,引發(fā)了人們的惶恐。而吾認為,在這樣的時代下,憂懼自己的立足之地,可以說是杞人憂天。
在我與“深度求索”的對話中,“它”令人無法辨別是人還是機器的語調(diào),確實讓我感受到了人類心中那種本能的恐懼。我發(fā)現(xiàn),當我拔掉電腦電源后,這種被AI支配的恐懼感也揮之不去。毫無疑問,我們?nèi)祟愂茿I的創(chuàng)造者、使用者,AI只是我們的工具,是我們造出了“它們”,在如今,AI只是對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拙劣模仿。說白了,AI所謂的創(chuàng)造是人類賦予的,“它們”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雖然“它們”可以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但絕不可能成為老舍、季羨林、卡夫卡那樣的如椽巨筆。這便是人之所在、匠心所在。在如今科技迭代越來越快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個有個性、有匠心的人會因此淘汰。AI可以在幾分鐘內(nèi)重寫《基地》,重寫《流浪地球》,但無法重現(xiàn)科幻作家們豐富的閱歷和磅礴的想象,人的匠心是人所長存的關(guān)鍵。匠心獨具,就像是印刷廠的字模,所有其他的一切均是對你的模仿與復(fù)制。
除去創(chuàng)造力,人情世故也是人的獨特之處。聽看AI的作曲、繪畫,除了耳膜的震撼和瞳孔的驚異外,我們無法捕捉到它們所傳達的情感。聽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仿佛一束清涼的月光直直地澆在了人的心頭;看風高的星空,一根分明的線條將其切碎,切碎的星空在眼中重組交織。人類對宇宙的思考,對自我的叩問,對靈魂的觸及,豈是AI所能比擬的?AI創(chuàng)作的詩歌辭藻再華麗,也不過是一紙空話。而杜甫簡單的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就能讓人不禁淚如雨下??梢?,懷匠心獨具之情,方能在當今世界長存。
人之于機器,就在于是否有匠心,有情感。機械可以代替人們駕車,可以代替人們耕作,但決然不能取代我們的思維,冷冰冰的AI不會成為我們的棺材,而應(yīng)是我們暢游宇宙的鋼鐵巨輪。你看,有人正挽著愛人的手,在落日余暉下漫步;你看,父母在富有情趣的生活中感慨時光的飛逝;你看,曲藝工作者們在不斷推陳出新……這便是AI所無法觸及的匠心所在、人情所在。
AI只是人類的工具,現(xiàn)在不會,也終將不會成為我們的敵人。我們活在踮起腳就能摸到未來的時代,那何不利用時代之便,讓AI在光明前途上發(fā)出耀眼的人性之光。
【湖北咸寧市橫溝高級中學高二(33)班,指導(dǎo)老師:鎮(zhèn)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