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追尋一份獨特的情趣意趣,是為平淡的日子添一抹亮色,是給單調(diào)的生活注入活力,能使我們在平凡日常中敏銳地感知美好。擁抱情趣意趣,自在生活,如此,生活便不再平淡,而是一趟滿溢著詩意與歡愉的浪漫旅程。
林斤瀾!哈哈哈哈……
◎汪曾祺
林斤瀾這個名字很怪。他原名慶瀾,意思是慶祝河水安瀾,大概生他那年他們家鄉(xiāng)曾遭過一次水災,后來水退了。不知從哪年,他自己改名“斤瀾”。我跟他說過,“斤瀾”沒講,他也說:沒講!他們家的人名字都有點怪,夫人叫“古葉”,女兒叫“布谷”。大概都是他給起的。斤瀾好怪,好與眾不同。他的《矮凳橋風情》里有三個女孩子,三姐妹叫笑翼、笑耳、笑杉。小城鎮(zhèn)哪里會有這樣的名字呢?我琢磨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原來只是小一、小二、小三,這都是林斤瀾搞的鬼。林斤瀾被稱為“怪味胡豆”,罪有應得。
斤瀾曾患心臟病,30歲就得過一次心肌梗死。后來又得過一次,但都活下來了。60歲時他就說過他活得已經(jīng)夠了本,再活就是白饒。斤瀾的身體不算好,但他不在乎。我這些年出外旅游,總是“逢高不上,遇山而止”,斤瀾則是有山就爬。他慢條斯理的,一步一步地走,還誤不了看山看水,結(jié)果總是他頭一個到山頂,一覽眾山小,笑看眾頭低。他應該節(jié)制飲食,但是他不,每有小聚,他都是談笑風生,飲啖自若,不論是黃酒、白酒、葡萄酒、啤酒,全都招呼。斤瀾愛吃肉,三天不吃肉就覺得難受。斤瀾的吃喝是很平民化的。我和他曾在屯溪街頭一小吃店的檐下,就一盤煮螺螄,一人喝了兩瓶加飯。他愛吃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毛豆腐、臭豆腐,都好。煎炒煮炸,都好。我陪他在樂山小飯館吃了鄉(xiāng)壩頭上的菜豆花,好!
斤瀾的平民化生活習慣來自于他對生活的平民意識,這種平民意識當然會滲入他的作品。
斤瀾的哈哈笑是很有名的。這是他的保護色。斤瀾每遇有人提到某人、某事,不想表態(tài),就把提問者的原話重復一次,然后就殿以哈哈的笑聲?!啊痢痢粒薄斑@件事,哈哈哈哈……”把想要從口中掏出他的真實看法的新聞記者之類的人弄得莫名其妙,斤瀾這種使人摸不著頭腦抓不住尾巴的笑聲,使他擺脫了尷尬,而且得到一層安全的甲殼。
斤瀾極少臧否人物,但是是非清楚,愛憎分明。他一直在北京市文聯(lián)工作,對市文聯(lián)的領(lǐng)導,一般干部的遺聞佚事了如指掌。斤瀾平時似很溫和,總是含笑看世界,但他的感情是非常強烈的。
斤瀾對青年作家(現(xiàn)在都已是中年了)是很關(guān)心的。對他們的作品幾乎一篇不落地都看了,包括一些評論家的不斷花樣翻新、用一種不中不西稀奇古怪的語言所寫的論文。他看得很仔細,能用這種古怪語言和他們對話。這一點,他比我強得多。
林斤瀾!哈哈哈哈……
(選自《人生有趣》,有刪改)
賞析
選文中,林斤瀾的生活點滴盡顯其別樣情趣,名字隨性更改,家人的名字也別具一格,足見其思維的跳脫與新奇。他面對疾病的豁達,身體不好卻堅持爬山、飲食上毫無節(jié)制、鐘情各類平民美食,平民化的生活習慣彰顯出他率真質(zhì)樸的一面;他標志性的哈哈笑,巧妙化解尷尬,為生活增添了一絲詼諧的色彩;他的作品風格多變,“怪味小說”深入挖掘人性與社會現(xiàn)象。全文通過敘述這些方面,生動地展現(xiàn)出林斤瀾充滿情趣意趣的一生。
曬曬我們班的“牛人”
◎崔明杰
“今天,我們班的思棋同學又發(fā)表了一篇習作!下面,有請思棋同學上臺領(lǐng)取樣刊,并朗讀她的作文!”吳老師在講臺前充滿激情地宣布。
思棋,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扎了個馬尾,清秀的面龐,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從進入初中開始,她就展現(xiàn)出過人的才情。還記得吳老師第一次布置的作文作業(yè)是寫自己的家庭,大家都覺得頭疼?!斑@有什么可寫的,一家人整天待在一起,也沒啥呀!”方舟子在座位上嘟囔起來?!笆前。前。 庇腥穗S聲附和。吳老師巡視了教室一圈,目光落到思棋身上,“那就請我們的課代表來談談吧。”
“我覺得可以寫寫我們的媽媽?!彼捯粑绰洌街圩印鞍Α绷艘宦暤溃骸皼]想到課代表也落入俗套了?!彼计宀痪o不慢道:“我們可以寫媽媽‘嘮叨’的愛。先寫媽媽如何嘮叨我,但我就在這嘮叨聲里慢慢長大。以前,覺得媽媽的嘮叨就像空氣一樣,可有可無;可長大后,媽媽的嘮叨少了,偶爾聽不到的時候,還覺得有些想念。在媽媽的嘮叨聲中,我學會了許多獨立生活的技能,懂得了生活中要學會關(guān)愛別人,明白了在學習上要努力勤奮……”方舟子一拍手掌道:“好,好!有這樣的‘嘮叨媽’,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第二天,思棋同學在語文課上朗讀了自己的作文,語言詼諧,母愛溢于言表,同學們紛紛拍手稱贊?!斑@篇習作可以推薦到報刊發(fā)表!”沒過多久,《家有“嘮叨媽”》一文就發(fā)表在報刊上,對此,我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
從此,她就停不下創(chuàng)作的腳步了?!段业摹叭堋蓖馈氛故舅挤f同學在數(shù)學課上做題講題靚風采,生物課上滿嘴“胡說”有真功,和班主任談話顯機智,個性十分鮮明;《這樣的人讓我敬佩》聚焦吳老師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做積累”,從語文知識的積累到作文素材的積累,讓一個教學認真的老師形象躍然紙上;《遲來的蘋果》回憶了小時候媽媽給外婆削蘋果,外婆給孫女切蘋果,孫女給生病的外婆削蘋果的故事,抒發(fā)了濃濃的祖孫情……一篇篇作文,聚焦同學、老師、家人,就連自己也不放過。三年來,她竟然發(fā)表了二十多篇習作,也因此激發(fā)了班上同學們的寫作熱情,每學期都有十多篇作文見諸報端。
看,思棋正自信地走向領(lǐng)獎臺。她,就是我們班的寫作“牛人”!
【江蘇東臺市富安鎮(zhèn)富東學校燕喃文學社】
點評
習作以富有情趣的筆觸,展現(xiàn)了“寫作牛人”思棋的創(chuàng)作故事。小作者巧妙運用課堂對話場景,通過方舟子的質(zhì)疑與思棋的機智回應形成趣味反差,將“嘮叨媽”這個尋常題材點石成金;文中列舉的《我的“全能”同桌》《遲來的蘋果》等作品,既呈現(xiàn)出思棋同學捕捉生活詩意的慧眼,又暗含寫作的真諦——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結(jié)尾“牛人”的稱呼與開篇“扎馬尾的普通女孩”形象形成鮮明對照,進一步突出了作文的意趣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