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語境論證,避免轉(zhuǎn)移話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校園中,大大小小的考試往往都會有標準答案;而現(xiàn)實世界我們面對的事情充滿不確定性,絕大多數(shù)沒有標準答案。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和聯(lián)想?請寫一篇文章。
縱“浪”不確定,
赴確定之航向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選擇題,人們往往因為擔心走錯方向而不敢作答。其實,無論選擇了怎樣的答案,只要最終通向自己心中的目標,我們就只管大步向前。
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干擾我們前進的決心。但我們應(yīng)篤定方向,砥礪前行。正如“蘿卜快跑”,雖前景充滿著不確定性,但應(yīng)篤定自己前進的方向,快馬加鞭,而不能因為前方不確定的迷霧而“躺平”、止步不前。在眾多領(lǐng)域被“卡脖子”的情況下,“蘿卜快跑”應(yīng)當保持一種一騎絕塵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大國風(fēng)采。
人生亦是如此。毅然報考北大考古專業(yè)的鐘芳蓉,只因從小以樊錦詩為偶像,便無時無刻不夢想著能獻身于考古事業(yè)。面對親戚朋友的勸說、社會輿論的惋惜,她毅然決然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奔去,踏上這條“沒錢途”的前途。吾輩青年亦當如鐘芳蓉一般篤定自己的目標,奔赴自我的遠方。
前進的道路上必定充滿了不確定性,而我們所做的,應(yīng)當如俞敏洪所說:“要在不確定性中做確定的事情?!笨v使海浪發(fā)于不確定性的汪洋之中,但只要篤定前進的方向,最終定會抵達所尋求的海灘。
◆問題剖析
這篇作文點明了“不確定性”與“確定”,但在行文中沒有將觀點和“蘿卜快跑”、鐘芳蓉這兩則材料進行勾連,而是“貼標簽”,有油水分離之感。在行文中轉(zhuǎn)移話題,只是一味寫做確定的事情需要什么樣的品質(zhì)。升格時,要關(guān)注“不確定性中做確定的事情”這個大語境,進行綜合論證。
直面不確定,
邁向確定性
世事有太多的不確定,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確定的答案。就好比有很多條路可以穿過森林,到達向往已久的大海。當我們心中的目標已定,又何必再去糾結(jié)那片森林里有什么,有“確定”方向的大海,足矣!
人生來就害怕未知,不確定性總讓人惶惶不安。但我們不妨設(shè)想,世界如果失去了不確定,所有東西的運行都被模式化和標準化,這真的值得高興嗎?這讓人想起毛姆筆下的思特里克蘭德,他在自己“標準答案”的人生里出走,走向了“不確定性”,僅為追求自己“確定”的畫畫理想。這是為什么?電影《楚門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門給出了他的答案:當走出那個被定義確定的世界之后,選擇未來不確定的楚門,才真正走向了他自己的世界。
我們要敢于積極地面向不確定,懷著確定的目的、底氣與決心一往無前。外部的環(huán)境往往風(fēng)云變幻,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自身。錢學(xué)森面對回國路上的種種“不確定”,仍懷著自己明確的志向回國投身新中國的偉大事業(yè)?!赌惝斚聒B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直面橫跨大西洋的不確定性,依然確定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到底什么是確定?它是一種內(nèi)心堅定的聲音,告訴我們——即使前方有無盡的不確定,依然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然而現(xiàn)實中的人們,過于在意外部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失去了敢于面對不確定的勇氣,也沒有了邁向內(nèi)心確定的底氣,終日在偌大的森林中爭搶寥寥無幾的果實,忘記了開辟那條通向大海的道路。懷有楚門向前走的勇氣,堅定選擇“月亮”的步伐——這樣我們才能夠活出自己“有答案”的人生。
◆升格點評
作文依據(jù)“標準答案”,圍繞“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提出中心論點“直面不確定,邁向確定性”。論證方法多樣,假設(shè)論證、引用論證都貼合文意,很有說服力。觀點和材料能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文末回扣材料,深化主旨。
規(guī)范論證段,避免油水分離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我們總在接收世界的饋贈:陽光的恩澤,風(fēng)暴的洗禮,玫瑰的芬芳,荊棘的刺痛。有人將生命視作被動的容器,有人卻在饋贈中雕刻自己的形狀。
請寫一篇文章,談?wù)勀愕恼J識和見解。
擁抱世界贈予的機遇,長出飽滿的羽翼。我們雙足站在大地上,目之所及都是世界贈予我們的機遇。然而,我們卻常常與之擦肩而過。主動擁抱科技創(chuàng)新,王興興在機器人領(lǐng)域拔得頭籌,交出了“宇樹科技”的完美答卷。“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世界并不缺少機遇,而是我們?nèi)鄙偕铄涞哪抗夂蛯嵏傻谋郯?。吾輩青年?yīng)將自己調(diào)整為主動姿態(tài),緊緊抓住機遇。
擁抱世界贈予的挑戰(zhàn),經(jīng)過洗禮的羽翼才能飛出完美的弧線。擁抱機遇固然重要,然而直面挑戰(zhàn)也同樣重要。主動擁抱時代洗禮,視挑戰(zhàn)為人生試金石的人,才能逆鋒得勢。被動的人,會選擇逃避挑戰(zhàn),選擇安逸,最終必然弱不禁風(fēng)。主動接受世界贈予的挑戰(zhàn)與洗禮,王永志面對質(zhì)疑,耗時18個月打造新型大火箭;俞鴻儒在研究風(fēng)洞時,將房子被炸毀看作動力來源;黃旭華在實驗室用算盤算出核潛艇的數(shù)據(jù)……他們沒有將世界贈予的挑戰(zhàn)看作負擔,而是或化作前進的動力,或變?yōu)榻?jīng)驗與教訓(xùn)。珍視世界贈予的挑戰(zhàn),是“成大事”的先決條件。
——《以世界饋贈雕刻自己》
◆問題剖析
這里節(jié)選了兩個論證段,事例只簡單列舉,議論混亂。材料歸材料,觀點歸觀點,觀點和材料油水分離。升格時,考生要注意論證段的組織,首先寫觀點句,其次寫闡釋句,再次寫材料句,然后寫分析句,最后寫結(jié)論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論證說理段。當然,論證段可以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分析句、結(jié)論句齊全,也可靈活地只寫觀點句、材料句、分析句、結(jié)論句或者觀點句、材料句、分析句。
擁抱世界贈予的溫情,長出飽滿雄健的羽翼。我們雙足站在大地之上,目之所及都是世界贈予我們的機遇。然而,機會無數(shù),總會與被動接受者擦肩而過,卻必然與主動擁抱者并駕齊驅(qū)。搭時代之文明列車,香雪走出小山村,追尋夢想,實現(xiàn)自我價值;弄時代改革之浪潮,小崗村的村民擬寫第一份“土地承包責(zé)任書”,拉開農(nóng)村改革的序幕;乘世界科技之新風(fēng),王興興在機器人領(lǐng)域拔得頭籌,交出了“宇樹科技”的完美答卷?!皺C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世界并不缺少機會,而現(xiàn)實中的人們?nèi)鄙倭税l(fā)現(xiàn)的目光和實干的臂膀。主動擁抱這份機遇,能長出雄健的羽翼,助我們飛上云天。
擁抱世界贈予的冰霜,雕琢強壯矯健的身姿。溫情能使我們燦爛多姿,然而冰霜更能令我們屹立不倒。主動擁抱時代洗禮,視冰霜為挑戰(zhàn),視險途為試金石,我們才能夠逆鋒得勢。迎接挑戰(zhàn)是王永志面對質(zhì)疑,耗時18個月打造新型大火箭的堅定;是俞鴻儒在研究風(fēng)洞時,將房子被炸毀看作動力來源的知難而上;是黃旭華一把算盤打出關(guān)鍵數(shù)據(jù)的堅持。諸如此類向難而生的人,沒有將世界贈予的挑戰(zhàn)看作負擔,而是將阻力化為動力,以冰霜雕琢強壯雄健身姿,睥睨天下。
——《以世界饋贈雕刻自己》
◆升格點評
這兩個升格片段中,觀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分析句、結(jié)論句齊全,具有充分的論證性,實現(xiàn)了材料和觀點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