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1:2024年11月24日,葉嘉瑩走了,一首用百年人生書寫的長詩,落下最后一個標點。家國動蕩、漂泊流離、少年喪母、中年痛失愛女,一樁樁、一件件的悲痛,沒有打彎她的脊梁,她曾說:“我像一個蠶——‘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移缴碾x亂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云錦,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能夠留下來?!?/p>
材料2: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剛剛開園時,2024年12月13日,地處哈爾濱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本部舊址重新對外開放。游客們在享受冰雪盛宴之后,往往會選擇前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參觀。紀念館出口隧道“別回頭,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間煙火,有國泰民安。別忘記,來時路,有民族苦難,有國恨家仇”的旁白長久縈繞心間。
校團委將組織以“苦難與新生”為主題的演講活動,請結(jié)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演講稿,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
原作雛形
苦難遮不住,畢竟新生來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苦難與新生就如破繭與化蝶一般密不可分。我們也應意識到苦難無法遮住我們光明的未來,于苦難中成長方能獲得新生。(開頭點題,但情感不夠充沛。)
沒有經(jīng)歷過一番風雨怎得絢麗的彩虹。不因苦難阻礙而停滯不前,黯然與放棄才是繼續(xù)前行的鐐銬和枷鎖。(表述俗套且冗長,分論點也沒有明確點出苦難與新生的關系。)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比裘坊ㄒ蝻L雪而彎腰低頭,最終也只會折枝落入泥土,而不會有那般凌霜傲雪的姿態(tài)。應當學竹石般“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不像塘邊蘆葦般“頭重腳輕淺,無根隨風擺”?,F(xiàn)實的苦造就了一大批躺平擺爛的人,他們都是面對苦難而自我放棄、碌碌無為之人,到最后也只能隨風化土,了無痕跡。我們要堅信苦難過后必將迎來新生,不以一時成敗定結(jié)果,勇毅前行?!爸裾让⑿p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币獙W不懼風雨的東坡居士,任由風吹雨打,不改吾志,不顧影自憐,以長纓破虛空,迎來文學的璀璨新生。(論據(jù)單薄,缺乏事例,可選擇不同領域人物事例增強論據(jù)的“廣度”。)
苦難為新生鋪路,而跨越過阻礙的我們也不應安于現(xiàn)狀,而應牢記所經(jīng)苦難,以此為向前進的力量,如長風破萬浪。(分論點不夠精當,有語病。)
新生固然美好,但若破繭之后只圖花叢流連之樂,而忘記來時路,就是舍本逐末,無益于我們繼續(xù)向前。唐玄宗早年勵精圖治、踔厲奮發(fā),但卻在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后荒廢政事,整日飲酒作樂,為安史之亂的發(fā)生埋下了伏筆,最終使繁華長安變?yōu)椤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他的事跡告誡我們,不應在新生之后拋卻苦難,而應不懈奮斗。反觀中國共產(chǎn)黨以史為鑒,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從未停止奮斗,積極探索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道路,讓中華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段用對比論證,沒有繼續(xù)就我國新世紀以來的發(fā)展展開,不貼近時代,也沒有感染力。應該再添一個分論點,將對時事的見解、胸懷、格局上升到一個高度。)
不畏苦難遮望眼,自緣新生就在前。我們傳承了新生的力量,也應不忘苦難、不懼苦難,于紅旗下不斷進發(fā),永燃熱血,令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春風盡來。(此段應是總結(jié)升華,但語言表達浮于表面。作為演講稿,結(jié)尾處還應有結(jié)束語。)
◆升格建議
這篇考場作文立意不夠全面,兩個分論點拖沓冗長,既沒有扣“苦難”與“新生”這兩個關鍵詞,也沒有準確精當?shù)爻尸F(xiàn)出“苦難”與“新生”的關系;所舉事例同質(zhì)化嚴重,針對個人在苦難中奮斗成功的事例太多,而民族、國家的苦難和新生則寥寥幾筆帶過,使得作文欠缺思維的深度和厚度。升格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修改:
1.將第一和第二個分論點改成直接闡述苦難和新生關系的句子,扣題更準,個人的見解也更鮮明、更具特色。
2.增設一個分論點,從個人的苦難新生拓展到民族國家的復興,事例論證要關聯(lián)時事,畫龍點睛,避免泛泛而談。
3.在第三個分論點下,聯(lián)系當下時代國家發(fā)展的困境與突破,讓新生不局限于個體命運,使內(nèi)容充實的同時也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