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庇谖叶裕亦l(xiāng)的那碗酸菜,便是我心中人間煙火的至味。說起湘西的酸菜,絕對驚掉你的下巴,什么酸魚、酸肉、酸湯、酸筍、酸蘿卜……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出來的,幾乎到了萬物皆可酸的地步。
在湘西,酸菜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深深扎根于日常生活的獨特飲食文化?!叭烀扒∷幔呗反驌聘Z”(意為三天不吃酸,走路腳發(fā)軟),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將湘西人對酸菜的熱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那執(zhí)著,就如同血液一般,游走在每一個湘西人的身體里,蓬勃在每一個湘西人的骨髓里。我真懷疑湘西人的胃是堿做的,所以需要吃點酸來中和一下。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道酸菜,雖說相對小眾,卻有著一個極為大眾的名字——酸辣粉。不過,此酸辣粉可并非大街小巷里常見的那種。它的名字起得十分具象,將味道的特點(又酸又辣)和自身的狀態(tài)(粉末狀)都交代得明明白白。酸辣粉的制作過程并不復(fù)雜,選用新鮮飽滿又多汁的紅辣椒,搭配金黃的玉米。將紅辣椒洗凈晾干,與玉米粒一同研磨,辣椒汁水裹上玉米粉攪拌均勻,裝入干凈的壇中,密封腌制。時候一到,一股濃郁的酸香味撲鼻而來,瞬間就能讓人垂涎三尺。它的烹飪方式也很簡單,放上足量的茶油,小火不斷翻炒,當(dāng)顏色由粉紅變成暗紅,并伴隨著沙沙聲后,火候一到,就可以裝盤食用啦。吃進(jìn)嘴里,茶油的香氣率先占領(lǐng)舌尖,辣意恰到好處,酸香也隨之彌漫開來,牙齒一嚼,沙沙作響。就著它,我能輕輕松松吃下三碗飯。唉,也難怪小時候我會胖得那么“理直氣壯”了。
說了酸辣粉,就不得不提及它的“王炸組合”——酸辣塊。想必不用我再贅述,大家的腦海中便能勾勒出它的模樣。酸辣塊的原料和酸辣粉稍有不同,制作工藝差不多,只是把玉米換成了糯米。烹飪的時候,一邊煎制,一邊用鍋鏟壓成塊狀,至香酥后,切塊裝盤。常常是菜還沒放上桌,家人們就你一塊我一塊,分食一空了。
小時候,日子清苦,缺衣少食,這酸辣粉與酸辣塊便成了我童年里最珍貴的零食。酸辣粉用紙包著,想吃的時候,我總會懷著滿滿的期待,小心翼翼地拆開一個小口,緩緩將粉倒入嘴里,滿滿一大口,那種滿足感和幸福感瞬間在嘴里蔓延開來。而酸辣塊通常用塑料袋裝著,一塊又一塊,糯香綿延口中,那滋味,不輸給商店里的任何零食。
如今,在東莞已度過許多個春秋,嘗遍了五花八門的珍饈美饌??赡菍Α巴跽ńM合”"卻始終占據(jù)著我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大概是因為在兒時,它們常常以零食的身份出現(xiàn),無數(shù)次慰藉了我那顆貪戀美味的心,陪伴我度過了充滿歡樂的童年時光"。
兒時的味道宛如一枚神奇的時光膠囊,裝載著那些一去不復(fù)返的曾經(jīng)。歲月流轉(zhuǎn),往昔不再,但那些美好的瞬間卻被永遠(yuǎn)珍藏其中。人到中年,終日忙碌奔波、充滿疲憊,這一口童年的味道為我的心靈開辟出一方柔軟的天地。它時刻提醒著我從何處而來,讓我始終懷揣初心,勇敢前行。無論時光如何變遷,那一口熟悉的滋味總能讓我瞬間“上癮”,只因舌尖與心間緊密相連,一端是難以忘懷的過往,一端是永不落幕的溫暖。
曾經(jīng),有同事看到湘西的臘肉時,滿臉疑惑地問道:“為什么要把肉熏得黑黑的呢?”無論是將肉熏黑,還是把食材腌酸,在過去,其實都是為了保存食物。在那個物資匱乏、沒有冰箱的年代,當(dāng)收獲了各種各樣的糧食蔬菜,或過年殺了年豬后,人們便想出了熏制和腌制的方法,讓這些食物能夠長時間保存,吃上一整年。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對這些獨特食物的喜愛早已深深烙印在苗家人的基因里,代代相傳。它們也成為湘西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生長在東莞快18年的兒子竟然開始喜歡吃酸菜了。瞧,那潛藏在血脈里的對家鄉(xiāng)味道的熱愛終是被喚醒了,雖然有些遲,但終歸還是來了。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橋頭鎮(zhèn)中心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