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發(fā)揮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青少年的“根”究竟在哪里?“根”其實就在中華大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譜系中,在我們真真切切的生活中。
閱讀上面的文字,圍繞“根”這一話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50分)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寫作步驟
一、審題
“根”的本意是植物的根系,可指代人的家鄉(xiāng)或家鄉(xiāng)的風物;也可指代某個教給你基本道理的親人;還可指代某種精神品質,如勤奮、愛國、堅韌、善良等。
二、立意
文化尋根: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青少年成長的深厚根基??蓮膫鹘y(tǒng)文化的價值出發(fā),闡述詩詞、戲曲、傳統(tǒng)技藝等是如何塑造民族性格與價值觀的,強調傳承文化基因,讓青少年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堅守民族身份,汲取精神養(yǎng)分,成長為文化自信的新一代。
情感溯源:將情感之根錨定在家庭、家鄉(xiāng)與祖國上。家庭的溫暖、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祖國的山河大地,都可作為情感寄托,賦予了青少年歸屬感與安全感,激勵其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成長扎根: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品德、習慣、理想信念是成長之根,讓他們在面對困難時,明確人生方向,穩(wěn)步成長為社會棟梁。
三、語言
巧用修辭:可采用比喻手法,將文化之根比作精神燈塔,生動形象地說明文化對青少年成長的指引作用;可運用擬人手法,賦予家鄉(xiāng)情感根脈以人的特質,使表達更具感染力。
錘煉句式:可采用排比句,如“根,是文化傳承的火種,是情感維系的紐帶,是成長奮進的動力”,增強行文氣勢,強化對“根”的內涵的理解與表達;也可采用長短句結合的方式,使文本節(jié)奏多變且表意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