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精致的娃娃屋一樣,每一間書店的角角落落,也藏著經營者們無數的思緒與心血。推開書店的大門,步入嶄新的世界,讓我們一同聆聽書店的獨白。
三毛印記書店:夢里水鄉(xiāng)的精神棲息地
沿著周莊古鎮(zhèn)景區(qū)內的小巷,一家鬧中取靜的書店格外引人矚目?!拔乃嚒薄斑m合歇歇腳”“優(yōu)雅”“愜意”是點評軟件上與這家店有關,最常出現的顧客評論。相較于其他書本為主角的書店,這間書籍展柜與閱讀空間五五開的“三毛印記書店”更像是一個理想化的精神棲息地,給過往游客帶來片刻的喘息與治愈。
聊起店名由來,原本有些內斂的主理人孫先生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我是個‘70后’,本身自己就是作家三毛的粉絲,三毛曾經也光顧過周莊,并形容這里是夢中的水鄉(xiāng)。她的筆下,周莊的古橋、石板路仿佛都活了起來,充滿了詩意和浪漫?!?024年初,孫先生與家人決定在從小長大的周莊實現開書店的夢想,“三毛印記書店”的名字一下擊中了他。既能紀念自己喜愛的作家,又能將三毛與周莊的緣分以另一種文化方式延續(xù),何樂而不為呢。孫先生的書店夢與周莊景區(qū)的入文情懷不謀而合,在周莊鎮(zhèn)人民政府與江蘇水鄉(xiāng)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這個人文情懷滿滿的文藝空間于去年五一假期正式開門迎客,并迅速成為周邊居民與游客的寵兒。
孫先生與家人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希望能讓更多人在這個空間中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書店選品上,這份純粹的初心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踏人店內,映入眼簾的就是比博物館還齊全的“三毛專區(qū)”,不僅有常見的《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還有不少市面上已經絕版的作品,有心的主理人還在書籍旁邊擺上了明信片等文創(chuàng)產品,讓粉絲一次性淘個夠。另側的展柜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水鄉(xiāng)文化類書籍,從講述蘇州發(fā)展歷史的文史類書籍,到保留著周莊老照片的影集,再到新穎的城市文創(chuàng)冰箱貼、書簽等產品,每一件都承載著水鄉(xiāng)深厚的文化底蘊,真正做到了在地文化的全方位展示與活化。值得一提的是,書店內高矮各異的書架上,還擺放著不少主理人收藏的二手書,供來往游客隨意翻閱。沒有借閱記錄也沒有押金,一些周莊本地居民都會來這個“圖書角”自由借閱,尋覓一方文學天地。
店內其余的空間,可謂是媲美蘇州園林般的“一步一景”,帶著軟墊的深色木質桌椅、老式的留聲機、每個座位旁觸手可及的書架、綠植、小工藝品,每一處都是主理人不計成本的精益求精。孫先生介紹:“古鎮(zhèn)商業(yè)同質化是許多景區(qū)面臨的常見問題,所以在定位上,三毛印記書店會相對年輕化。在我眼中,讀書沒有高低貴賤,也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喜歡就好。我們希望能給客人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提供優(yōu)質的茶飲、水果、甜點等產品,讓更多客人能在這里留下美好的回憶,讓讀書成為一種享受?!?/p>
年輕化的定位必然需要年輕的團隊手握羅盤,孫先生很大膽地將書店的運營交給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兒子,無論店內設施的選擇還是實際經營,都以兒子的決策為主,而他心甘情愿退居幕后,甘當配角。三毛印記書店的店員也大多是周邊蘇州大學的學生兼職,代際之間的合作,讓這些年輕人在得到鍛煉的同時,更能為書店注入源源不斷的鮮活動力。
悠閑的午后,不妨來周莊的三毛印記書店,邂逅夢里水鄉(xiāng)的精神棲息地吧。
絳書房:給世界,一點溫暖
剪金橋巷深處的絳書房,是一家每個角落都值得推敲琢磨的寶藏書房。兩層的空間中,一樓被各種蘇州文化書籍占滿,二樓木質長桌四側皆為女性作者寫的書和寫女性的書。雅致溫馨的裝修風格、種類豐富內容多樣的藏書,讓每一位有意無意走進這里的顧客都為之驚喜。
粉墻黛瓦的街角,紅色門頭的書店將“絳”字的靈魂貫徹到了底。推開大門,首先躍人眼中的是蘇州藝術家周晨設計的“絳”字logo,視線往上是著名文化學者王稼句題寫的“絳書房”三字,往左側是主理人別出心裁留下的“給_二一點溫暖”,絳色的墻面上,黑色字體格外顯眼,而中間的空格等待著從這家店里滿載而歸的讀者親自感悟。樓梯拐角處,特意淘來的“讀書灣”老路牌、陸文夫的往來信件、沈壽先生小像,都有著自己的來歷與故事。再往上,更是另一番天地,蒲草做的榻榻米、中學老教師貢獻出的大書桌,還有隨手擺放的各種書畫作品,要是有感興趣的,提聲問起,老板唐國良必將來源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來。
唐國良有著二十多年書店的經營經驗,不僅是書店裝修與內飾,他的獨到眼光還得從絳書房的選品中細細品味。書店里的每一個分區(qū)都有著考慮與深意,地方文化類書籍都在“知蘇”;旅行類游記、指南總在“覓蹤”;個人成長類書籍藏在“尋己”從店鋪中央隨手堆放書籍中抄起一本周夢蝶的詩集,都是老板靠著直覺訂貨后暢銷到只剩兩本的好作品。藏在角落里的《孤獨星球》是絕版了的旅行寶典;二樓的韓江的《素食者》、上野千鶴子的《始于極限》還有世界各地女性作家的作品,幾乎很多都是老板自己閱讀后覺得從中獲益的。
開業(yè)幾個月以來,這間小小的書店也的確給古城居民、往來游客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有隨意經過被吸引的深圳游客,因為店內的地方文化書籍對蘇州生活產生興趣;有老蘇州聽說老板開了新店專程過來支持,結果變成回頭客的;也有為了學習書店經營,特意拜訪學習的。似乎每個人都能在這間店鋪里找到點什么,或許是實體的書籍,或許是無形的文化,又或者是精神上的滋養(yǎng)。而這些就是絳書房營業(yè)之初想要帶給大家的。
平等、包容、開放懷抱,給一切,一點從心出發(fā)的溫暖。
文學山房:與回憶,不期而遇
蘇州的讀書人肯定對這家店鋪有點印象,大隱隱于市的文學山房舊書店,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延續(xù)了百余年。想要找點市面上難以尋覓的古籍或者舊書,來這里問問,總是物美價廉的好選擇。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遇見江澄波老先生坐在玻璃門后的藤椅上,每當暖暖的陽光灑向室內,書頁泛黃、頁角起皺的舊書和人一樣,存在即訴說。
公元1899年,江老的外公在蘇州護龍街(今人民路)開起了文學山房。1926年,江澄波在書香濃郁的氛圍中出生,隨著他的長大與歷史的變遷,文學山房也換了新址。1942年,16歲的江澄波開始在書店打下手,跟隨父輩學習古籍修復技術,也正式開啟了書店經營的漫漫長路。從“公私合營蘇州市古舊書店”到國營,從“文育山房”到恢復“文學山房”舊稱,他的故事總是與書店的命運一般,歷經波折卻又從未放棄熱愛。即使在最困難的歲月中,只要國家與人民需要,江澄波都四處奔走搜購各種珍本、善本。幾十年來,他與家人挖掘、搶救、保存了無數文化遺產,更將這間書店的意義延伸到城市文脈的賽續(xù)與發(fā)揚。
普通人能在這間舊書店里收獲什么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因人而異,但共同點總會有記憶的重現。比如翻開封面有些褪色的金庸小說,那段與小伙伴一起分享精彩故事的回憶定會被喚醒;隨手抽出壓在一堆書籍底下的字帖或琴譜,被家長們摁在桌前練字、練琴的時光總會涌現;翻到喜歡的作家散文集,骨子里的那份文青氣質又會躁動不安;當然,偶爾在扉頁上翻到的筆記與書籍中夾著的港臺明星小卡片等更是不期而遇的驚喜。
值得欣慰的是,文學山房的受眾不僅有愛回憶過去的老朋友們,還有很多正當年的小朋友。每當偶遇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孩子們蹲在地上認真翻閱古舊書籍,試圖找到自己喜歡的讀物時,城市的閱讀基因就在冥冥之中以這樣的方式傳遞著、浸潤著。
貓的天空之城:逛花眼的概念書店
嚴格意義上說,貓的天空之城(以下簡稱:“貓空”)比起書店,更像一個容易讓錢在不知不覺中溜走的精品商店。作為國內首家將書店、咖啡館、文創(chuàng)產品三者融合的體驗空間,貓空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來源于宮崎駿動漫作品的名稱,一下擊中年輕群體。許多人對貓空的印象,天概是古鎮(zhèn)等景點上的時光郵局。有點情懷的小男孩、小女孩,誰還沒有在店里與好友一起留下給未來的信件呢?正是這個“寄給未來”的明信片服務,一下子打響了書店的概念與文藝氣息。木質主色調的空間中,排列整齊的書架上放置的都是精心挑選過的暢銷書籍。舒適的座位和柔和的燈光,讓人總是忍不住坐下來點杯飲品拿本書休憩片刻。
與書籍的相伴僅為片刻,這里五花八門的文創(chuàng)產品才是容易讓人挑花眼的存在。蘇州園林限定的冰箱貼、可以旋轉的拙政園拼搭玩具八音盒、精工細作的絲綢博物館聯名書簽、翻開就是平江路繁華圖的立體書、1000片的奇遇蘇博拼圖各類設計新穎、元素多樣的文創(chuàng)產品,別說是前來特種兵旅行的游客了,不少蘇州本地人也被迷得團團轉。
松子書局:“不務正業(yè)”的當代生活美學社群空間
位于李公堤的松子書局,算是一個“不務正業(yè)”的書店。這里白天賣咖啡甜品,晚上賣精釀啤酒,不變的,是別管白天晚上都能與書為伴。松子書局的定位容易讓初來乍到的顧客有些難以捉摸,戶外風十足的內部裝飾旁,是幾面巨大的書墻,這邊洞洞板上釘著的還是不銹鋼便攜水壺,那邊書架上擺放的就是科學書籍。坐在露營專用的折疊座椅里,究竟是想體驗戶外的魅力,還是想暢游下知識的海洋全憑自己定奪。
與蘇州其他傳統(tǒng)書店不同,松子書局的定位更像是固有社群的歸屬感空間。每逢活動日,觀影會、音樂會、讀書會的參與者們都會將這個兩層樓的空間一下子填滿,熱鬧的分享聲、交流聲,讓這里一下變身當代生活美學的線下課堂,變?yōu)榇蠹医粨Q文化與思緒的天地
如果想尋覓片刻的城市逃離,不妨來這間“不務正業(yè)”的書局體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