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獻,南陽人,作品見于《人民日報·海外版》《牡丹》《躬耕》《散文選刊》等報刊。出版散文集《楚風吹拂丹江》。
一場春雨,曉夢中,一紙柬帖,由青鳥銜著自三十里外的山水間,飄然而至。細讀之,似可見:山嶺逶迤,薄霧縹緲,綠意蔥,茶香裊繞
順著鳥聲指引的方向,我與三五文友,踏著春的節(jié)拍,押著詩的韻腳,如赴一場春日盛宴或詩會一般,來到位于毛堂鄉(xiāng)白水河村的龍山茶園,一個個春風滿面,意興盎然。
這是一處群山圍簇、二水合抱的世外清平之地。四周山巒峻峰挺秀,林木堆蒼積翠;一列巨龍般的山嶺橫亙中部,夭矯騰躍、吞云吐霧,兩條潺湲小河左偎右依、柔情韁綣。青山、碧水、繁林、茂木、膏田、沃土。置身其間,不由驚詫,上蒼為何格外鐘情眷顧這個地方,竟奢侈地賜給它如此眾多令人艷羨的寶物。
及至深入龍山茶園,才恍悟,上蒼別具深情地創(chuàng)造這方天地,確有深意存焉。
龍山,一列以威猛豪邁的巨龍為身的山,其首其尾其身其角其爪,甚至每一片鱗甲上,都生長著一株株茶樹。全身茶樹蒙絡披拂,搖曳生姿。這座龍山,這列長龍,大概是有一飛升天的欲望和沖動吧?龍山左右的兩條淙淙小河,于龍首交匯后,湯湯南去注入丹江湖。由聲名鵲起的丹江湖,很容易聯(lián)想到馳譽中外的杭州西子湖;而深藏于丹江湖畔的這座龍山,也會讓人不經(jīng)意間憶念起西子湖畔群山中的龍井村。那么,丹江湖與西子湖,尤其是毛堂龍山與杭州龍井,可否暗通款曲,存有某種前世奇緣?也許,上蒼早就窺知了其中的秘密,便特以這么多優(yōu)渥的條件賫賞給毛堂龍山。唯其如此,才能使毛堂龍山與杭州龍井相匹配,進而成就這般千里姻緣吧。
“茶\"這個漢字,由“艸”“人\"\"木\"組成。置身龍山茶園,我們這一行從紅塵擾攘里、市井喧囂中脫離出來的文朋詩友,都成身處草木中的人了。在城市鋼筋水泥澆筑而成的叢林里居住、謀生,我常感壓抑、室悶,總覺身倦心疲、無精打采。而今,真正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同龍山茶園的茶樹融為一家,接地氣、納精華、沐春風、啜晨露,漸覺通體舒泰,并有氣壯神旺之感。我暫時成了龍山茶樹的“茶”字里的那個人了吧?一種喜樂感自心底油然而生。
穿行于春日茶園,依傍著一株株生機勃勃的茶樹,我也許已經(jīng)是一株人形的茶樹了。倘蒙茶園不棄,我愿與眾多茶樹一道,手挽手、心貼心,長成龍山茶園里一株風中的茶樹。
春日的茶樹,枝條嬌柔翠綠,充盈流貫著飽滿的汁液,仿佛稍一觸碰就會溢出來似的;競相生發(fā)的芽尖、嫩葉,正脈脈打量著周圍,一臉?gòu)尚?。茶園徜徉,恍惚間,這一株株茶樹竟化身為一個個仙姿逸貌、豐神綽約、不染塵垢、清麗絕俗的妙齡女子。我小心翼翼態(tài)度莊重,盡力克制著一顆怦怦跳動的心。我甚至不敢對她們駐足凝視。她們深情的一瞥,也許,我就要相思一生了。
茶,春天里的龍山茶樹,我實在愿意把她們看作情竇初開,正值二八芳齡的鄉(xiāng)村女子。一顆顆嬌嫩的芽,就是清新清純的她們,捧出的一顆顆圣潔的芳心。沉醉于春風拂煦的龍山茶園,我依稀回到了青春年少時光。夢里青鳥傳信,她們一定是在翹首等待著我們這群文朋詩友。茶呀,對著面自丑陋的我,你們哪一位會情有獨鐘、芳心暗許?我輕輕但鄭重的一次采,就是采了一顆心啊!
“蓮心”“雀舌”,是春日龍山茶樹的嫩芽,經(jīng)過精心采制而成的珍品優(yōu)品茶的雅稱。當然,這屬因形狀物、隨形取名。但我寧愿相信,這些茶中極品,是小名、芳名或昵稱為“蓮”“雀\"的鄉(xiāng)村女子的美麗化身。其“心”、其“舌”,當然就是這位女子的芳心、香舌。當我臨案憑幾,澄心凈慮,捧著一盞珍茗,細品慢啜的時候,可否就是捧著名叫“蓮”或“雀”的女子的一顆芳心?
龍山此行,正值采茶最佳時節(jié)。放眼望去,整個茶園,籠罩著一層若有若無的輕紗般乳白色的霧,春風的手指,調(diào)皮地這兒撩開一角,那兒撥起一片,羞赧的茶樹,便露出了娉婷的身姿和嬌俏的面龐。一陣陣燕語鶯聲般的女子說話聲飄來。只見一座山梁上、一面緩坡前、一處山坳里,五七位、八九位、十幾位采茶女,正提著竹籃,在一行行繁茂的茶壟間,動作嫻熟、姿態(tài)雅致地采摘嫩茶。薄霧中,她們?nèi)綦[若現(xiàn),靈動飄逸,恍若一群九天下凡的仙女。令我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今天究竟是遇到了“采茶仙姑”,還是“茶樹仙子”?
一雙雙纖纖玉手,靈巧麻利地在茶樹枝頭,精挑、細選、摘掇、取,采茶女可否正在生動演示“采\"這個象形字及其意義?一套套動作輕盈自如、行云流水,采茶女似乎在表演一種舞蹈,她們活潑而又莊重,灑脫而又嚴謹,猶如正舉行一場迎接春天之神的儀式。
其實,采茶女,采茶,就是采春一一采春的精魂、采春的嬌蕊、采春的芳馨…
龍山周圍,群峰連綿,山勢崢嶸,到處生長著奇?zhèn)ネΠ蔚乃闪?。難怪,龍山,是一位熱烈、奔放、雄勁、陽剛的美男子。他伸展有力的雙臂,將自已的嬌愛一一龍井茶樹,這嫁自杭州的大家閨秀,緊緊擁在寬闊厚實溫暖的懷抱里,珍重有加,呵護備至。春天,龍山借助春風之手,把自身的精華一一松花粉,給茶園里每棵茶樹都均勻普施了一層。
毛堂龍山優(yōu)越的植茶條件、卓異的松花稟賦,當是其被相中為杭州龍井乘龍快婿的重要因素吧。
品一杯龍山茶,杭州龍井純正的血統(tǒng)、高貴的氣質(zhì),和著南方名城勝地、佳山麗水的風華和情致,連同毛堂龍山松花獨有的清香、別具的韻味,令人滌盡俗腸,飄飄欲仙……
采風,乃雅事。而春天茶園采風,就更屬風雅風流風騷之事了。
所謂采風,即采集民間歌謠??v觀龍山茶園,那一排排、一龔龔或端正伸展、或曲折綿延、或起伏跌宕的茶樹,多么像一行行、一列列鋪陳的句子一一有著不同句式、節(jié)奏、韻律的民歌民謠的句子。茶壟之上,翩誕的蝴蝶、啁啾的鳥鳴、流蕩的陽光、吹拂的春風,恰如這些民歌民謠的配樂、伴奏或注解、旁白。
因而,采茶女,采茶,也是采風。她們?nèi)崧晪烧Z,吟誦的正是眼前所采的民歌吧。而她們曼妙、優(yōu)雅的采茶動作,與伴歌的舞蹈多么相像啊!她們的表情與姿勢,無意中表露出所采的是一首敘事詩、抒情詩或者說理詩。那個粉面含春、清純羞澀的少女,悄然獨處,手中正采的可是一首《關(guān)雎》之類的愛情詩?
采風茶園一采茶園之風光、風物、風情、風俗、風韻、風謠,經(jīng)過構(gòu)思、醞釀,然后寫作、修改、潤色、錘煉一篇散文,其過程,與茶的采摘、挑選、晾曬、殺青、炒制、揉搓等繁雜艱辛的工序工藝,何其相似。
而今,我筆下這篇文章,也是采制而成的茶葉了。我不敢奢望成為茶中珍品極品,但“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則是我盡心竭力追求的。唯愿飲者,于品飲時,能香滿齒頰,爽透肺腑,舒暢心神,并從中感知到潛含著的一座龍山茶園。
其間,煙云浮動,茶女隱約,松花香飄,山歌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