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339(2025)01-0107-06
2018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明確規(guī)定:“出版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國家圖書館和所在地省級公共圖書館交存正式出版物。\"目前我國出版物呈繳體系以紙質文獻為主導。根據2021年1月國家圖書館研究院聯合首都圖書館等單位對31個省份的32家省級公共圖書館開展關于出版物交存制度落實情況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32家省級圖書館中僅有4家接收音像制品、1家接收電子出版物,數字出版物(這里指在線數字出版物)繳存尚未開展。這種\"紙質優(yōu)先\"的繳存模式,與當前“數字化閱讀方式(電腦端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80.3% ”,“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4本”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3。數字出版物的呈繳工作已明顯滯后于時代需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應當根據辦館宗旨和服務對象的需求,廣泛收集文獻信息\",這一條款為數字出版物繳存提供了法理依據。在出版業(yè)態(tài)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加快將數字出版物納入法定繳存體系的進程。
一、數字出版物的概念及類型
(一)數字出版物的概念
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合會(IFLA)發(fā)布的《15個國家圖書館數字保存網絡》報告將數字出版物等同于電子出版物,認為前者是為滿足公眾獲取目的而發(fā)布的數字資料4。2010年8月,《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數字出版\"的內涵,即“數字出版是指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內容編輯技工,并通過網絡傳播數字內容產品的一種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為內容生產數字化、管理過程數字化、產品形態(tài)數字化和傳播渠道網絡化\"。
(二)數字出版物的類型
數字出版物可根據不同標準劃分為多種類型?!?5個國家圖書館數字保存網絡》報告主要依據出版物是否依賴網絡連接,將其劃分為在線數字出版物和離線數字出版物[4]。
我國數字出版物的分類術語比較復雜?!峨娮映霭嫖锍霭婀芾硪?guī)定》(2008年)第2條規(guī)定,電子出版物是指以數字代碼方式,將有知識性、思想性內容的信息編輯加工后存儲在固定物理形態(tài)的磁、光、電等介質上,通過電子閱讀、顯示、播放設備讀取使用的大眾傳播媒體。在該定義中,電子出版物的連接或讀取方式不依賴于網絡,可將被視為“離線數字出版物”?!毒W絡出版服務管理規(guī)定》2016年)明確網絡出版物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的,具有編輯、制作、加工等出版特征的數字化作品。在該定義中,網絡出版物依賴信息網絡進行連接與讀取,可將“網絡出版物\"視為“在線數字出版物”?!吨袊蟀倏迫珪返谌婢W絡版)指出,在線出版物又稱網絡出版物,是電子出版物的一種類型,既具備一般電子出版物的特點,又因其傳輸、復制、發(fā)行、交互通過網絡進行而具有獨特性8。在該定義中,電子出版物概念范疇有所擴大,包含了網絡出版物。
綜合國內外關于數字出版物的相關界定,筆者認為:狹義上,“電子出版物\"等同于國際上的“離線數字出版物”,“網絡出版物\"等同于“在線數字出版物”;廣義上,“電子出版物\"包括了“網絡出版物”,可等同于“數字出版物”。為確保研究對象的嚴謹性和一致性,本文使用國際數字出版物的分類術語,即離線數字出版物與在線數字出版物。同時,不改變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電子出版物”的表述,并遵照法律法規(guī)將其理解為狹義上的概念范疇。
二、國內外數字出版物呈繳對比
(一)法律法規(guī)
為收集和保存數字出版物,各國通過法律的形式對數字出版物的呈繳作出規(guī)定,規(guī)范呈繳工作的各項內容,通過法律的強制性提高國家全面保存數字出版物的能力、完成傳承知識文化精髓的使命。國外發(fā)達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美國、韓國等)的數字出版物呈繳情況如表1所示。
通過對國外數字出版物呈繳相關制度的梳理,發(fā)現國外有關數字出版物呈繳的法律主要有四類:一是以英國為代表的國家,通過專門立法規(guī)定呈繳的內容,并制定了針對呈繳本的專門法規(guī);二是以德國、韓國為代表的國家,在本國圖書館法中設立了呈繳本制度,并通過制定一系列位階相對較低的針對性的條例或規(guī)定來規(guī)范呈繳的具體內容;三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在版權法中建立了呈繳本制度;四是以法國為代表的國家,在法國《文化遺產法典》中集中規(guī)定出版物呈繳的內容。
相比之下,我國數字出版物相關法律法規(guī)與國外存在兩點差異:一是相關法律法規(guī)方面,國外數字出版物作為呈繳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寫入國家級法律,而我國關于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內容多散見于各類行政法規(guī);二是數字出版物相關制度的內容詳細度方面,國外法律制度詳細規(guī)定了數字出版物的呈繳數量、格式、期限、版本、范圍、使用與檢索限制、無須呈繳的例外情形、懲罰措施等內容。如英國的《法定呈繳圖書館法》2003年)第6—8條對包括離線數字出版物、在線數字出版物和其他非印刷型資料的法定呈繳作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而我國只對離線數字出版物的呈繳數量、期限、范圍和處罰措施進行規(guī)定。
(二)呈繳主體
為了更好地保存數字資源,各國盡可能將出版鏈條上的關鍵者作為呈繳主體。國際上的呈繳主體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僅由出版者進行呈繳,包括商業(yè)性和非商業(yè)性的機構及個人出版者,如英國數字出版物呈繳主體是所有出版者;韓國數字出版物呈繳主體為國家機關、地方自治團隊和其他出版者。二是除了出版者外,還包括出版物的生產者、發(fā)行者、進口者等其中之一或全部,如法國數字出版物呈繳主體是所有出版商、生產商、發(fā)行商和進口商;俄羅斯數字出版物呈繳主體是文獻生產者。三是出版者參與呈繳,由生產者(即印刷廠商)及進口者等作為呈繳主體,如芬蘭規(guī)定境內的出版物呈繳義務主要由印刷者承擔,海外印制的出版品由進口商負責。
較之其他國家,我國數字出版物的呈繳主體范圍偏小。根據《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01年頒布,2020年第4次修訂版)《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規(guī)定》(2004年頒布,2017年第2次修訂版)《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guī)定》(2008年)《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做好出版物數字版樣本繳送工作的通知》(2022年)等規(guī)定,我國的離線數字出版物呈繳主體為出版單位或負有出版責任的單位。
(三)受繳主體
從國外的立法及實踐情況來看,受繳主體以國家圖書館為主,有些國家還包括其他收藏機構或研究機構。英國數字出版物受繳主體是國家圖書館及5家版本圖書館;法國數字出版物受繳主體是國家圖書館、國家電影藝術中心、國家視聽研究院和內務部;俄羅斯數字出版物受繳主體是俄羅斯新聞通訊社、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美國數字出版物受繳主體是國會圖書館下設的版權局;韓國、日本數字出版物受繳主體只有一個,分別是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我國受繳主體較為復雜,不僅有國家級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受繳主體,還有地方規(guī)章制度要求的受繳主體。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數字出版物的受繳主體除了國家圖書館、國家版本館兩家收藏機構外,還有行政部門國家新聞出版署。地方制定的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明確規(guī)定電子出版物(即離線數字出版物)須向當地圖書館進行呈繳,如《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要求出版單位向廣州圖書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進行呈繳;《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要求出版單位向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所在地公共圖書館進行呈繳;《烏魯木齊市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要求出版單位向烏魯木齊市圖書館進行呈繳。地方制定的出版管理規(guī)章制度則規(guī)定要向所在地出版行政部門呈繳,如《江西省出版監(jiān)督管理條例》要求出版單位向省出版行政部門、市出版行政部門呈繳。簡言之,我國數字出版物受繳主體各地要求雖有所不同,但共同之處是所有出版單位須向國家圖書館、國家版本館、新聞出版署呈繳;其余則依據當地規(guī)章制度進行,出版單位主要向當地圖書館或當地出版行政部門呈繳。
(四)呈繳物范圍
2000年以前,國外數字出版物主要以離線數字出版物為主。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數字出版物呈繳范圍逐漸擴大,除離線數字出版物外還包括網絡出版物、網站、電子游戲等其他數字資源。在國際上,數字呈繳物范圍有三類不同的劃分方式:一是以出版物形態(tài)為角度劃分的呈繳物范圍,如英國的規(guī)定是任何電子形式的出版物(非印刷型出版物)和海外出版但在英國發(fā)行流通的數字出版物;二是以出版物介質為角度劃分的呈繳物范圍,如法國的規(guī)定是通過物質載體向公眾發(fā)行的軟件和數據庫,通過電子途徑向公眾傳播的標志、信號、文字、圖像、聲音等;三是以出版物或出版者國家為劃分依據的呈繳物范圍,如韓國將著作權人、語言、網址、發(fā)送者或者收件人屬本國的出版物納入法定呈繳范圍。
我國的呈繳范圍相對有限,主要對電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和數字版樣本作出規(guī)定,在線數字出版物的繳存尚未納入繳存體系。《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規(guī)定》(2004年頒布,2017年第2次修訂)、《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01年頒布,2020年第4次修訂)要求音像制品應向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和新聞出版總署免費送交樣本。202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調整向中國版本圖書館繳送出版物樣本范圍和數量的通知》規(guī)定,在原有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及電子出版物等實物樣本繳送要求的基礎上,新增數字版樣本的繳送義務,并明確統(tǒng)一繳送每種出版物的數字版樣本各一份。
(五)呈繳版本
出版物法定呈繳應繳存最優(yōu)版本。數字出版物與印刷型出版物呈繳的最優(yōu)版本由于二者體量、格式、介質等諸多差異而必然存在不同。尤其是在線數字出版物,一方面要保證出版物的完整性,以真實反映原作品的意圖和風貌、保護作者權益、維護知識產權,如德國要求完整、優(yōu)質的非實物形式作品;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受繳主體的技術標準要求,包涵著文件格式、編碼標準、元數據規(guī)范等技術要素,以便于其儲存和維護,如日本要求的最優(yōu)版本是最適于保存和利用的呈繳本。
基于我國數字出版呈繳物主要是離線數字出版物,尚未開展在線數字出版物呈繳工作,出版單位主要通過提供電子出版物的實體載體及實體文獻數字版樣本進行呈繳,執(zhí)行“出版即呈繳\"的策略,基本不涉及版本選擇。
(六)呈繳方式
數字出版物包括離線數字出版物和在線數字出版物,前者主要通過實體媒介呈繳,后者主要通過網絡進行呈繳。當然,二者不是固定的對應關系。國際上,離線數字出版物一般通過實體媒介呈繳,如新西蘭、澳大利亞、挪威等。由于實物載體更新換代速度快,一些國家對離線數字出版物采取通過互聯網繳送電子版印刷出版物呈繳本的方式,如俄羅斯。我國則采取了兩種策略皆可的方式,如《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做好出版物數字版樣本繳送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數字版樣本可以采用光盤、硬盤等實體媒介進行線下繳送,也可以在線繳送。
三、公共圖書館受繳數字出版物的困境
(一)相關制度有待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對呈繳范圍的表述為“正式出版物\",缺少對數字出版物呈繳的明確規(guī)定。我國數字出版物呈繳依據的國家級政策法規(guī)《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規(guī)定》(2017年第2次修訂)、《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guī)定》(2008年)《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調整向中國版本圖書館繳送出版物樣本范圍和數量的通知》(202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做好出版物數字版樣本繳送工作的通知》2022年),主要針對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與數字版樣本,但對呈繳范圍的規(guī)定尚不全面,未涵蓋在線數字出版物。
通過梳理地方制定的出版管理和地方圖書館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發(fā)現涉及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制度主要有《天津市電子出版物管理條例》《江西省出版監(jiān)督管理條例》《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地方文獻出版物典藏本繳送辦法的通知》《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烏魯木齊市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fā)市文化局lt;關于建立地方文獻呈繳本制度的意見gt;的通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平頂山市地方文獻呈繳本制度的通知》《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地方文獻呈繳本制度的通知》等。以上規(guī)章制度對電子出版物或非書型視聽資料的呈繳范圍、呈繳期限、呈繳數量作了規(guī)定,與離線數字出版物有關。關于在線數字出版物的規(guī)定同樣處于空白。
另外,我國現行政策法規(guī)跟不上數字文獻出版飛速發(fā)展,尚未有針對在線數字出版物的繳送與保存作出明確描述和規(guī)定的法律法規(guī),這使得公共圖書館征集在線數字出版物缺乏制度依據和強制性保障,影響了數字出版物呈繳工作的推進。
(二)出版單位呈繳成本較高
一方面是出版單位的經濟成本較高。我國離線數字出版物主要采取類似傳統(tǒng)出版物的呈繳方式,即通過寄送或直送光盤、U盤、CD等實物載體至受繳單位進行呈繳。在國家、地方政策法規(guī)要求下,出版單位不僅需要向國家圖書館、國家版本館和新聞出版署繳送樣本,還可能需要向當地出版行政部門或公共圖書館呈繳1一3份樣本。這使得呈繳單位承擔了較高的出版物成本和寄送成本。此外,離線數字出版物相較于傳統(tǒng)紙質或其他實體出版物,其存儲介質和信息結構更為復雜且脆弱,容易出現損壞、數據丟失及讀取困難等情況,會進一步增加呈繳成本。
另一方面是受繳單位的維護成本較高。由于離線數字出版物技術更新迭代迅速,為確保呈繳內容的保存、管理、維護和服務,受繳單位需要不斷進行格式調整、載體遷移等才能保證其長可讀性取和可用性。其中產生的維護成本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高,對受繳單位而言是不小的經濟負擔。
(三)呈繳方式較為煩瑣
我國數字出版物的呈繳方式以線下繳送為主,通常依賴光盤和硬盤等物理介質來承載內容。為了確保繳送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還須按照受繳單位的標準格式和要求編制電子版的繳送目錄清單。對出版單位而言,這種繳送方式流程較為繁雜,通常包括多次數據轉換、格式調整、目錄編制以及內容校對等環(huán)節(jié),增加了工作負擔和時間成本。對受繳單位而言,接收、加工、保存和登記呈繳物也不夠便利。由于存儲介質種類繁多,受繳單位需要配備相應的設備和技術來讀取和驗證這些介質的內容,并進行數據提取、轉換和整理工作。在此過程中,可能出現數據格式不兼容、數據損壞等問題。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更新,舊有的存儲介質可能逐漸淘汰,需要定期進行的數據遷移和備份,這也增加了保存的復雜性和成本。
(四)館社間出版物數字版樣本共享存在壁壘
當前,與數字版樣本相關的政策有《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調整向中國版本圖書館繳送出版物樣本范圍和數量的通知》202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做好出版物數字版樣本繳送工作的通知》2022年)。受繳單位為中國版本圖書館,未涉及國家圖書館與省級公共圖書館?!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確立了正式出版物的兩級交存制度,但未明確數字版樣本的受繳權利??梢?,公共圖書館與出版社之間存在出版物數字版樣本共享壁壘,這限制了數據互通和資源整合,影響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價值挖掘,不利于數字閱讀領域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四、數字出版物呈繳對策與建議
(一)建立健全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
為確保數字出版物呈繳工作的正當性、嚴謹性和合理性,許多國家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為保障依據,如英國通過出版物呈繳專門法《法定呈繳圖書館法》,德國通過圖書館法《德國國家圖書館法》和呈繳專門法《向德國國家圖書館呈繳出版物的法令》,美國通過《版權法》確立了數字出版物的呈繳制度。盡管各國法律形式各異,但這些法律法規(guī)為數字出版物呈繳工作的建設奠定了制度基礎,有效促進了本國數字出版物的保存保護,并為其合理使用構建了堅實的法律保障體系。當前,在線數字出版物蓬勃發(fā)展,我國需要既科學合理又符合國情與國際慣例的數字出版物呈繳制度,并明確規(guī)定數字出版物呈繳的主體、客體、呈繳的具體方式、文件格式、版本選擇、數量要求、時間期限,以及相關獎懲措施。
(二)搭建數字出版物呈繳平臺
在應對海量在線數字出版物時,無論是依賴呈繳主體的主動提交,還是由受繳機構進行主動采集,都亟需要先進的軟硬件技術作為支撐。鑒于此,世界上一些國家已投入專門資源,開發(fā)并建立了數字出版物呈繳系統(tǒng),以高效、準確地進行數字出版物呈繳工作,并實現其自動化管理。如美國的呈繳系統(tǒng)DMS是一個集參數設置、工作流程管理、訪問權限控制于一體的綜合平臺,不僅支持元數據的全面查看、精確分配與高效管理,還能根據版權自動判斷并接受或拒絕特定的呈繳資源,使數字出版物呈繳工作具備合規(guī)性、準確性與高效性[]。新西蘭國家圖書館的呈繳工具是WebDepositTool,呈繳主體可以通過該工具把數字出版物呈繳到國家圖書館和亞歷山大圖書館。當前,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呈繳管理平臺主要聚焦傳統(tǒng)的圖書、期刊、報紙以及音像制品等實體出版物的呈繳工作,尚不支持對在線數字出版物的直接呈繳處理。根據國外數字呈繳物的實踐經驗,結合我國現階段國情和技術發(fā)展趨勢,有必要設計開發(fā)一個全面、高效的數字出版物呈繳平臺,提供在線、實時的呈繳服務,全面支持數字出版物在提交、審查、加工編目、存儲、管理、服務及統(tǒng)計反饋等全流程中的復雜業(yè)務需求。
(三)加強基于授權機制下的館社合作
隨著數字閱讀的興起,對公共圖書館而言,讀者對于便捷、高效、多樣化的閱讀體驗有著更高的期待;對出版社而言,數字化轉型是出版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雙方的合作須在規(guī)范的出版物授權機制下進行。首先,明確被授權方在何種條件下、何種范圍內可以使用出版物的數字版樣本,包括使用方式、地域限制、時間期限等。其次,建立標準化的授權流程。在對申請方(圖書館)進行資質審核后簽署正式的版權授權協(xié)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使用范圍、費用支付等關鍵條款,并通過授權管理系統(tǒng)對執(zhí)行情況進行跟蹤監(jiān)督,確保被授權方(圖書館)按照協(xié)議約定使用出版物數字版樣本。最后,加強技術保護措施,授權方(出版社)可在出版物的數字版樣本中嵌入不可見的數字水印,用于追蹤和驗證版權歸屬。同時,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對數字出版物進行保護,確保在授權范圍內的用戶才能正常訪問和使用,防正數字化資源被非法復制、傳播和濫用。
(四)常態(tài)化開展關于數字出版物呈繳的專業(yè)培訓為了促進圖書館與出版社之間的合作更加符合法律法規(guī)、操作規(guī)范并達到合理化的目標,圖書館館員與出版社編輯必須深入掌握一系列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一是基礎知識培訓,涵蓋數字出版的基本概念、技術原理、行業(yè)標準以及數字化資源的特點和優(yōu)勢。二是平臺操作培訓,包括平臺界面使用、資源檢索與篩選、資源上傳與下載流程以及平臺內數據的維護與管理。三是版權保護培訓,了解版權法律法規(guī),掌握識別和處理版權問題的能力。四是服務技能提升,圖書館員應學會挖掘與滿足用戶需求、收集與處理用戶反饋等,出版社編輯則需強化市場營銷和宣傳技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17(6).
[2]張若冰,申曉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配套制度的建設與實施[].圖書館建設,2023(6).
[3]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課題組.第二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主要發(fā)現.出版發(fā)行研究,2024(4).
[4]吳鋼.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客體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1).
[5]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加快我國數字出版產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EB/OL].(2010-08-16)[2024-05-05].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778072.htm.
[6]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9(23).
[7]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6(14).
[8]在線出版物[EB/OL].(2023-04-17)[2024-05-05].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 ∣= 1amp;ID =50 (202604amp;Type bkzybamp;SubID
60682.
[9]韓新月,呂淑萍.數字出版物呈繳制度[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21:21-47.
[10]韓萌,黃紅華.國外數字出版物法定呈繳制度研究].圖書館建設,2018(2).
[11]只瑩瑩,趙志剛.數字出版物呈繳平臺研究[].新世紀圖書館,2018(12).
責任編輯:陸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