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是高中學生必備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對烷烴同系物的系統(tǒng)學習,構建起“同系物”學習進階模型,并以該模型為指導,增強學習其他有機物的邏輯性與條理性.
烷烴是有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將大腦中關于烷烴的知識碎片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到理性整理成知識鏈,并構建“同系物\"學習進階的思維模型,同時用該模型指導學生更高效和系統(tǒng)地學習相關有機化學知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思考的樂趣,從而實現(xiàn)知識和思維的共同提升,并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1構建“同系物”模型,實現(xiàn)烷烴性質的進階學習
烷烴分子中只含C、H兩種元素,每個碳原子都采取 雜化,這使得空間電子云呈現(xiàn)四面體結構,各原子之間只以 σ 鍵相連,每個碳原子軌道都得到了充分利用,達到飽和,烷烴在空間上具有較強的對稱性,化學性質穩(wěn)定.甲烷的空間結構如圖1所示,
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增多,烷烴出現(xiàn)了數(shù)目龐大的同系物,根據(jù)結構決定性質的規(guī)律,它們在保持相似性的基礎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遞變性.跟隨烷烴同系物的演化過程,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烷烴相關性質的進階學習.
1. 1 分子結構
由于烷烴分子中碳原子采取 雜化,分子中化學鍵類型相同(如表1).甲烷分子的空間結構呈正四面體,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烷烴同系物的分子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但碳原子周圍仍在重復類似于甲烷的四面體結構,如圖2所示.
1. 2 化學鍵
烷烴分子中的共價鍵只含 σ 鍵,碳原子和氫原子之間形成極性鍵,不同碳原子之間形成非極性鍵.根據(jù)烷烴的通式 ( n 表示烷烴分子中碳原子的個數(shù)),分子中共價鍵總數(shù)為 3 n + 1 ,其中極性鍵數(shù)目為2 n + 2 ,非極性鍵數(shù)目為 n - 1 . 由此可計算出任一烷烴分子中的化學鍵數(shù)目.
1.3 相對分子質量
烷烴的相對分子質量可表示為 1 4 n + 2 ,每增加1個碳原子,烷烴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加14,不同烷烴相對分子質量相差14的整數(shù)倍.也可以根據(jù)烷烴的相對分子質量,推測烷烴的分子式.例如,某烷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6,可用86除以14得6余2,說明該烷烴分子中有6個 ,其分子式為
:
1. 4 含碳量
根據(jù)烷烴的通式可得,含碳量可表示為 ω ( C) = ,由此可得,隨著碳原子數(shù)增多(
增大),烷烴同系物的含碳量逐漸升高;低級烷烴由于分子中含碳量較低,在空氣中能完全燃燒,火焰呈淡藍色,如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等的燃燒;高級烷烴含碳量較高,在空氣中不能完全燃燒,火焰明亮,冒黑煙,如汽油、煤油、柴油和蠟燭等的燃燒.
1.5 物理性質
由于烷烴分子具有高度的對稱性,因此極性都比較弱,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隨著碳原子數(shù)增加,烷烴的相對分子質量逐漸增大,分子間作用力逐漸增強,熔沸點逐漸升高(在常溫下的狀態(tài)變化為氣態(tài) 液態(tài) 固態(tài)).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丙烷、打火機氣的主要成分正丁烷,這些都是常見的氣態(tài)烷烴;汽油、煤油、柴油為常見的液態(tài)烷烴;石蠟、凡士林則為常見的固態(tài)烷烴.烷烴的物理性質如表2所示.
D
例1圖3表示4個碳原子相互結合的方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M和X互為同分異構體B.N和G不屬于烷烴C.F和H的分子式相同D.Y和E是同系物
該題集中考查烷烴“同系物”結構模型,并將這一模型遷移運用到其他烴類.根據(jù)同分異構體的概念,M和X分子式相同,結構式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選項A說法正確.N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G分子中存在碳碳三鍵,因此都不屬于烷烴,選項B說法正確.根據(jù)“碳的四價\"模型,F(xiàn)和H的分子式都為 ,選項C說法正確.根據(jù)烷烴“同系物\"結構模型,Y和E分子中官能團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同,因此不是同系物,選項D說法錯誤.答案為D.
1.6 化學性質
烷烴分子的對稱性較強, σ 鍵鍵能較大,導致烷烴在一般條件下不容易和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因此可以用烷烴保存一些活潑金屬.例如,在實驗室一般將鈉單質保存在煤油中,鋰則保存在石蠟中;化學實驗中經常用煤油來隔絕空氣,防止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水溶液中的一些還原性離子.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烷烴可以發(fā)生以下3種反應.
1)氧化反應
常溫下,烷烴不能被酸性 溶液等強氧化劑氧化,也不與強酸、強堿等反應.但能在空氣中燃燒,反應通式為
由燃燒通式可得,相同物質的量的不同烷烴完全燃燒,耗氧量與 成正比,即烷烴同系物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越多,耗氧量越高.因此,使用天然氣的灶具改用液化石油氣時,需要改小燃氣進量,同時改大空氣進量.
當相同質量的不同烷烴完全燃燒時,耗氧量為
由上式可得,等質量的烷烴同系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時,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越多,耗氧量越低,
2)取代反應
在光照條件下,烷烴可以和鹵素單質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鹵代烴和鹵化氫.例如
烷烴發(fā)生取代反應的特點是分子中的所有氫原子都可以被鹵素原子取代,從而生成一鹵代烴和多鹵代烴的混合物,因而在有機合成上價值不高.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增多,烷烴同系物發(fā)生取代反應的產物種類也增多,以烷烴和氯氣反應生成的一氯代烷烴為例,具體結構如后文表4所示.
3)高溫分解
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烷烴發(fā)生分解反應,如 高溫
同 .烷烴同系物中,碳原子數(shù)越多,高溫分解產物越復雜,如
1. 7 同分異構體
1)烷烴同系物的同分異構體
烷烴同系物同分異構體的判斷依據(jù)是“碳鏈異構”,即根據(jù)烷烴分子中碳骨架的不同來判斷烷烴分子結構的變化,下面以“碳骨架\"模型為依據(jù),分析常見烷烴同系物的衍化過程
甲烷( )、乙烷
)、丙烷
)分子的碳骨架依次為C、C—C、C—C—C,不存在碳鏈異構,所以烷烴同系物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從丁烷開始(如表3).
2)烷烴發(fā)生取代反應產物的同分異構體
烷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取代產物普遍存在同分異構現(xiàn)象,其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判斷的主要依據(jù)為“等效氫\"法,即烷烴分子中氫原子種類的多少,判斷依據(jù)有3個:
① 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的氫原子等效;② 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氫原子等效;③ 處于對稱位置的氫原子等效.下面以常見烷烴的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判斷為例展開分析(如表4).
D
例2 下列對于有機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和
互為同系物B.分子式為
的有機物有4種一氯代物C.光照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甲烷與氯氣反應的產物是
和HCl
H BrD.Br—C—Br 和 Br—C—H 是同一種物質H H
該題考查烷烴“同系物”模型中的分子結構和同分異構現(xiàn)象.二者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中相差2個 原子團,互為同系物,選項A說法正確.由表4可知
的一氯代物有4種,選項B說法正確.光照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甲烷與氯氣反應的產物除
和HC1外,還會生成
、
小
,選項C說法錯誤.由于烷烴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
雜化,甲烷分子的空間結構呈正四面體形,因此H BrBr Br和Br H是同一種物質,選項D說H H法正確.答案選C.
2建立“同系物\"進階模型,實現(xiàn)有機物系統(tǒng)化學習
同系物是有機化學中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通過構建烷烴“同系物”的進階模型,學生能了解同類物質結構和性質的推演過程,建立思維體系,實現(xiàn)思維的遷移.
水平1:分子結構一—雜化方式、空間結構、化學鍵類型、相對分子質量、含碳量等.
水平2:物理性質——顏色、狀態(tài)、氣味、溶解性、熔沸點、密度等.
水平3:化學性質——取代、加成、消去、水解、氧化、還原、加聚、縮聚等.
水平4:同分異構一—碳鏈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順反異構、手性異構等.
水平5:模型拓展 碳的四價、官能團的引入和消除、碳鏈的增減、設計有機合成路線等,
例3 (2024年天津卷)檸檬烯(是芳香植物和水果中的常見組分.下列有關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不飽和烴
B.所含碳原子采取""或"
"雜化
C.與氯氣能發(fā)生1,2-加成和1,4-加成
D.可發(fā)生聚合反應
該題考查“同系物\"學習進階模型,強調分子結構、化學性質與模型拓展.檸檬烯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屬于不飽和烴,選項A說法正確.檸檬烯中碳碳雙鍵上的碳原子采取""雜化,單鍵上的碳原子采取"
"雜化,選項B說法正確.檸檬烯不是共軛二烯烴,因此不能發(fā)生1,4-加成,選項C說法錯誤.檸檬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故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選項D說法正確.答案選C.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