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年前,我買回一套喜歡很久、景德鎮(zhèn)出品的純白色餐具。興奮之余,放水沖洗,一不留神,一只盤子扣在了湯盆上,怎么弄都分不開。
老媽說:“把它們放在鍋里煮一煮試試!”煮了十分鐘,盤子紋絲不動。用螺絲刀撬,枉費心機;用錘子敲,害怕敲碎。我打電話問商家,對方說之前沒遇到過類似的問題,讓我自己想辦法!無奈之下我只得放棄折騰,將它們束之高閣。
過年之前,收拾廚房,我偶然翻出扣著盤子的湯盆,上面落了許多灰塵。嘆息之后,我忽然想再試試能不能把它們分開。我用手撥弄兩下,沒開。不死心,找來搟面杖,沿著瓷盤的邊緣,一點點慢敲。盤子發(fā)出陣陣聲響,很有節(jié)奏,仿佛音樂別有韻味。不知道敲了幾圈,盤子與湯盆開始松動,我繼續(xù)敲?!皣W啦”一聲,盤子與湯盆突然分離,我無比高興!
“奇跡”在兩年后出現(xiàn)。我仔細琢磨,它們現(xiàn)在怎么這么容易就分開了呢?我用食指劃拉瓷盤上的土,再看盤沿與湯盆咬合之處:歲月的剝蝕與灰塵的浸潤早已離間了盤子與湯盆的親密,以至當初的不可分離顯出了絲絲縫隙。
忽然之間,我覺得當初選擇不折騰、不較勁、不理睬和不心疼是對的。如果當時因為舍不得而一味糾纏,非要一個結(jié)果,也許那個扣著盤子的湯盆早就被我弄碎了,一定等不到今天。
慶幸時間叫人開竅。有時候放一放,對自己和別人都好。
(小 林摘自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做事堅定,做人柔軟》一書,〔印尼〕馬哈茂德·法圖赫羅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