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大哥,總覺得他還活著。他清瘦的肩膀,依然扛著我的世界,扛著我們整個大家庭的命運。
一想到大哥,他那親切的笑容瞬間浮現(xiàn)在眼前。大哥樂觀、開朗、包容、寬厚,每當(dāng)我遇到困難、面臨棘手的事情難以決斷,乃至在我們整個大家庭遭遇什么意外禍患,他總能為我們化解很多難題。清瘦而硬朗的大哥,總會挺身而出,用撫慰而堅定的語氣,發(fā)表著他自己的意見。
這天,與大哥的子女聚在一起,提及大哥,我們都刻意把話題繞了開去,怕觸及彼此心底的隱痛。
斯人已逝,傷痛猶新。我實在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認命,大哥,他已經(jīng)真真切切、確確實實地離開了我們。一轉(zhuǎn)眼,竟然已經(jīng)有五年多了。
大哥出生于1945年11月,時值嚴冬,寒冷異常。因此,他有個乳名,叫冬生。大哥出生時,父親在金沙江對岸的四川做私塾先生,沒有在家里。母親預(yù)先儲備好、在屋檐下碼得整整齊齊、堆得高過她頭部的柴火,被父親當(dāng)年還未曾出嫁的妹子,趁我母親不能動彈之際,全部抱到樓上收藏起來。舊時因為窮困,見淺識薄,姑嫂之間的齟齬,似乎因襲成例,惡劣刁蠻,多有發(fā)生。
那時候山里人家的樓梯,不過就是一根松木對半剖開,打好榫頭眼子,再選結(jié)實的木頭,用斧頭、推刨,簡單地砍削、刨平,穿到榫頭里做成。坐月子的母親,如何上得了樓梯。沒辦法,只得強撐起孱弱的身體,到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扒開厚厚的積雪,撈點干筍殼,掰些干竹枝,生火做飯。竹林里的干筍殼、干竹枝,數(shù)量極其有限,只能勉強夠做飯,連燒點溫水洗尿布都不可能。
給大哥洗尿布時,母親只能用冬天刺骨的冰水。
陰天,把尿布洗凈擰干后,再把濕尿布貼身放著,用體溫把濕尿布捂干,用于更換。
母親因此而落下了困擾一生的“月子病”。
大哥的命運,似乎冥冥中早就有了暗示,剛一出生,磨難如同濃霧縈繞不散。
雖然僻處滇東北深山之中,作為舊式文人的父親,對大哥的教育,絲毫不曾有過半點松懈。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那時候,父親執(zhí)拗的信念,其實沒有半點差錯。在山窮水惡、閉塞落后的老家大寨子鄉(xiāng)車德村,生計艱辛,前程渺茫。讀書,是改變卑微命運、沖破大山重重阻礙的唯一途徑。
六十多年前,金沙江邊的農(nóng)村,能識文斷字的人極少。大哥小學(xué)畢業(yè)后,當(dāng)時已屬于山村里的“文化人”,要找事做并不難??筛赣H并不罷休,大哥也鐵定心意,要繼續(xù)求學(xué)。父親首先把大哥送到鄰縣的魯?shù)橐恢?,后來又送到昭通地區(qū)第一中學(xué)學(xué)習(xí)。
讀書期間,對大哥最大的威脅,就是饑餓。
對于饑餓,我本不陌生。20世紀80年代,我在昭通城求學(xué)時,曾有過深刻的體會。可是,與大哥比較起來,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大哥曾對我說過,當(dāng)年他在魯?shù)橐恢凶x書時,經(jīng)常吃不飽。有天晚上,他餓得前胸貼后背,直到半夜都不能入睡,肚子咕咕直叫喚,難受異常。忍無可忍之際,他只得悄悄爬下床,溜出校園外,提心吊膽,摸黑到附近的菜地里,偷偷摘下一些生菜葉,迅速吃了下去。那些生菜葉填了肚子,好不容易才得睡著。
“饑寒起盜心”“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些話,不曾受過饑寒凌虐的人,是無法真切體會的。
大哥在魯?shù)椤⒄淹ㄇ髮W(xué)時,由于常年忍饑挨餓,營養(yǎng)不夠,個頭異常矮小。聽母親說,每次進城讀書,見他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云飄霧繞中,小小的身影,很快就在山路邊的枝丫草叢中隱沒。母親就特別焦心掛慮,直到他捎回信息說已經(jīng)安然抵達,才略微放心。
為了讓大哥在城里讀書時不至于餓壞,家里也盡其所能,為大哥籌備、儲存干糧。過上一段時間,父親就會背著積攢下來的一袋燕麥炒面,跋山涉水走上一百多里路,給城里求學(xué)的大哥送去。
背炒面的布口袋,用壞了好幾個。
大哥的忠厚老實,在我們老家車德村石筍社是出了名的。
還在魯?shù)橐恢凶x初中的時候,假期回到村里,大哥被我們村里一個王大伯娘帶著,到山崖上為生產(chǎn)隊放羊。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掙點工分,以便年底分糧時,能夠多分到一點點。
老家的山崖陡峭,人、畜不慎滾落山崖的事,時有發(fā)生。
大哥放羊時,一只羊嘴饞,要到地里去吃青苗。大哥順手撿起一塊石頭,向那只羊拋擲過去。大哥只想嚇唬嚇唬它,把它趕回到草叢里覓食。萬萬料想不到,那只羊,竟被大哥隨手拋擲的石頭擊中,受驚逃避時,竟掉落到懸崖下面去了。
大哥驚呆了,半天回不過神來。
一同放羊的王大伯娘,見到羊子掉落山崖,當(dāng)即嚇哭了。
那個時候,斗爭正在激烈,動輒上綱上線,如果攤上個“破壞生產(chǎn)罪”,就要吃不了兜著走。
見王大伯娘被嚇哭了,大哥安慰她說:“大伯娘,你不要哭,也不要害怕,這件事與你沒有半點關(guān)系。羊子是我丟石頭打中了才滾巖的,要承擔(dān)責(zé)任,接受生產(chǎn)隊的處罰,我自己一個人全力承擔(dān)?!?/p>
安慰好王大伯娘,大哥便迅速從陡崖邊,循著放羊的小路,往崖下的深溝里走去。
羊子,已經(jīng)摔死了!
大哥把死羊扛到肩頭,一步一步,從崖底深溝爬了上來。
驚魂甫定、心地慈善的王大伯娘,突然冒出一個應(yīng)對的主意。她對大哥說:“放羊時,羊滾落山崖摔死的事,以前生產(chǎn)隊也發(fā)生過,只要不說羊是丟石頭打中后滾巖的,就不會有事。反正當(dāng)時山崖邊沒有人。天知地知,除了我倆,誰也不知道實情?!?/p>
反復(fù)叮囑大哥后,王大伯娘吆喝著羊群,大哥扛著死羊,一起趕回了生產(chǎn)隊。
讓王大伯娘萬萬想不到的是,見到生產(chǎn)隊的隊長,她還來不及開口,大哥便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把羊偷吃莊稼,他如何丟石頭嚇羊,如何打中羊子,羊子如何受驚后滾落山崖的事,全部坦然承認了。最后,大哥還補充說,這事與王大伯娘半點關(guān)系都沒有,全部是他一個人的責(zé)任。
事情全部坦白清楚了,大哥肩上,還扛著死羊。見大哥滿頭滿臉的汗水,羊血順著脖頸、肩頭淌了下來,把他稚嫩的臉、襤褸的衣衫弄得臟污不堪。生產(chǎn)合作社的生產(chǎn)隊長和其他在場的社員,對大哥的坦誠,都十分驚訝。
后來,生產(chǎn)隊終究沒有處罰大哥。
事后,生產(chǎn)隊里和我們家關(guān)系親近的人,不無憂慮地對我父親說:“你家老大,會不會因為讀書太多,傷了腦筋了?娃娃讀書,能讀多少算多少,不要太逼他,燒壞腦子,麻煩就大了?!?/p>
而村子里那些對我們家心懷怨懟,關(guān)系不好的人,背地里都幸災(zāi)樂禍,相互議論說:“楊老者一天吃盡苦頭,硬要把兒子送進城里讀書,哈,這下子可好,讀成一個憨包。還不如我們,把娃娃留在家里,隨時調(diào)教著,幫著做點事情,好歹還要精靈一點?!?/p>
一心想考大學(xué)的大哥,高中畢業(yè)后,由于遇上一個特殊的年代,沒能上大學(xué)因而倍覺前途渺茫。茫然不知所措的他,只得返鄉(xiāng)務(wù)農(nóng)。
據(jù)母親說,大哥在昭通讀書的時候,有個城里的女生,喜歡大哥,他們之間,也有一些書信往來。那些被大哥小心收藏在茅屋平墻(苫蓋屋頂?shù)拿┎菖c墻體相接處)上的信件,讓父親發(fā)現(xiàn)了。
怒氣沖沖的父親,當(dāng)即磨墨提筆,給那個與大哥通信的女生,回復(fù)了一封絕交信。據(jù)我猜測,封建、頑固的父親,信中對那個敢于表白感情的女孩子,言辭之間,可能還不乏羞辱。
不僅如此,大哥還被父親打了一頓。
之前,父親按照自己意愿,給大哥定過親。通信事件促成父親強逼大哥成了婚,給大哥娶了一個不識字的女子。
在我幼年的時候,喜從天降才能看上一場的電影。那些電影,多數(shù)是樣板戲、京劇、黃梅戲。難得一看的電影中,有場電影叫《柳堡的故事》,它是那個年代少有的講述愛情的電影故事,電影中有首動聽的歌曲《九九艷陽天》。種地間隙,井邊挑水時,我會偶爾聽到大哥唱這首歌:“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坐在河邊,東風(fēng)呀吹得那個風(fēng)車轉(zhuǎn)哪,蠶豆花兒香呀,麥苗兒鮮。風(fēng)車呀,風(fēng)車那個依呀呀地唱哪,小哥哥為什么呀不開言……”
大哥的歌聲,悠揚婉轉(zhuǎn),悅耳動聽,又似乎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蒼涼悲苦、凄愴哀傷。
唱完這首歌,總會看到大哥,靜靜地坐著,看著連綿不絕、橫亙天邊的大山發(fā)呆。
當(dāng)時,我不明所以。只無端覺得,安靜的大哥,身邊縈繞著那種凄涼的情愫,讓我莫名其妙地感傷。
這情愫,直到我讀高中時,一次偶然發(fā)生的小事,才讓我得以管窺大哥內(nèi)心的情緒。當(dāng)時,自己極其迷戀古詩詞,一天,正搖頭晃腦背誦陸游的《釵頭鳳》。我剛背完上闋,在屋子里砍豬草的大哥,朗聲接著背了下闋。
那時候,大哥已經(jīng)是公安局一個城郊派出所的副所長。拖家?guī)Э?,負?dān)異常沉重。嫂子沒工作,四個子女均在讀書。為了養(yǎng)家糊口,大哥向附近的農(nóng)民租了一塊地,讓家人種地、養(yǎng)豬。忙碌完工作,只要有點空閑時間,他也起早貪黑,種地養(yǎng)畜。我和姐姐在城里讀書,離家遠,學(xué)期結(jié)束才能回家。每個周末,我和姐姐都要到大哥家度過。
大哥能夠流利地背誦這首宋詞,讓我大為驚訝。萬沒料到,一心勞碌于工作,成天只為生計而奔波的大哥,竟然也有如此風(fēng)雅的詩情畫意。在我眼中,大哥只知柴米油鹽醬醋茶,近乎平庸。誰料他能在艱辛生活之余,竟也擁有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情懷。
生長在這樣一個秉持傳統(tǒng)的家庭,父兄的權(quán)威從來不容置疑。我作為幼子、小弟,但凡犯錯,動輒遭罰,本是司空見慣尋常事??纱蟾鐚ξ遥藨z惜疼愛,正面引導(dǎo),從來沒有動過我一根手指頭。
讀書遭挫,返鄉(xiāng)務(wù)農(nóng),后來加入修建公路的筑路大軍,大哥憑其踏實勤苦、學(xué)識才華,輾轉(zhuǎn)多年,歷盡艱辛,在三哥、五哥都已經(jīng)師范畢業(yè),當(dāng)了教師以后,才成為交通局的一名正式職工。
大哥在交通局工作時,我也考進昭通城讀初中。那時,大嫂還在鄉(xiāng)下。與我年齡相差幾歲的姐姐也還在老家讀書。昭通城只有我和大哥兄弟二人。
周末,我總?cè)ゴ蟾缒抢?,如果遇到他加班或者下鄉(xiāng),就得我自己動手,弄點吃的填飽肚子。物資匱乏,大哥的屋子里,只有面條。年幼沒有計劃,肚子餓了才想到生火、燒水,火爐好不容易冒出了藍焰,鍋里的水,卻總也不見沸騰。
饑腸轆轆,饞涎欲滴,常常等不及鍋里水開,就急著放下面條。眼大肚小,下鍋的面條,總是遠超自己的食量。待我手忙腳亂,撈起面條,拌上油辣椒,添上鹽、醋,飽吃一通后,才發(fā)覺鍋里還有大半鍋早已泡軟、狀若醪糟的面條。這樣的面條,要多難吃就有多難吃,大哥回來,肯定會大光其火,我該怎么辦呢?
滿懷忐忑,憂心忡忡,只等著大哥回來,接受一通劈頭蓋臉的怒罵,或許,還會被責(zé)打一番也說不定。
大哥風(fēng)塵仆仆地回來。我囁嚅著把多煮了面條一事告訴了他。準(zhǔn)備好接受他暴風(fēng)驟雨般的責(zé)罰。不料,大哥揭開鍋蓋,看了看已經(jīng)糊爛不堪的面條,笑瞇瞇地安慰我說:“沒事,剩下的面條,我吃。面條軟些,對腸胃更好。”
一顆久懸不安的心,終于落了下來。
讀書時最饞肉。每次從飯店門口過,對我薄弱的意志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忍住不看飯館里面,加緊步伐走過。而那惹人饞涎的肉香,走過多遠還能縈繞不散,回味悠遠。
大哥一發(fā)了工資,就會帶我去飯館改善一下生活。印象最深的一次,在東門一家國營飯店。大哥帶我進去,在飯桌邊坐定,從貼身的衣袋里,掏出一個“龍門”牌洗衣粉塑料袋,層層打開,小心數(shù)出鈔票,買了一盤小炒肉、一碗白菜、一大碗米飯。我們靜坐桌邊,等著上菜時,見到擠在飯館門前,衣衫襤褸,全身臟污,眼里全是饑餓光芒的乞丐,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富足安寧感。我知道,再餓,有大哥在,我就不可能像那些乞丐一樣生活。
飯菜上桌,我放開肚子,開懷大吃。一盤小炒肉,幾乎被我全部吃光。這時才想到招呼大哥:“哥,你咋個不吃肉,盡吃白菜?你也吃肉?。 ?/p>
大哥滿面笑容,安慰我說:“不用管我,你盡管吃,我昨天才吃過,開會時吃了好多,撐著了。”
我放下心來,放心地往嘴里塞。那肉、那飯,都塞到了脖嗓子眼了,一打飽嗝,似乎就要泛涌出來。
一盤小炒肉,被我吃得剩下一點點油汁。而那碗白菜,卻只有大哥在動筷子。
“兄弟,你吃飽了?”大哥微笑著問我。
“飽了,太飽了,我一點也吃不下了?!蔽夷ㄖ瞧ぁ⒋蛑栢谜f。
大哥安心了。寬厚地笑著,把碗里的白菜葉,夾了些放到裝肉的盤子里,把盤里剩余的油汁,點滴不剩地,抹到自己的碗里,異常香甜地大口吃了起來。
我驟然間才明白,大哥并沒有像他說的頭天開會才吃過肉,吃撐著了。他是忍著饑饞,省給我吃。山里的老家,還有他的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都時時指望著他,能多節(jié)約點錢帶回去呢。
深入骨髓的貧困悲哀,若非親歷,豈能體會。幸有大哥的親情,溫暖著我舊日饑寒的時光。
大哥對人寬厚,對自己,卻自律得近乎苛刻。
只要大哥有空,每到周五放學(xué)時,他就會推著單車在校門口等我。周日晚,再騎單車送我回學(xué)校。他還在交通局上班的時候,有次,送我返校時,路過一塊積滿碎石塊的路面,大哥不再騎行,下來推著走。我覺得奇怪,問大哥:“哥,你干嘛推著走?”
“地上有碎石,傷輪胎?!贝蟾缙届o地回答我。
我本來還安然坐在單車后座上,聞言,有些不自在。心里暗懷不滿,覺得大哥真摳門??梢苍俅幌氯?,只得跳下車來,陪同大哥一起走路。沒料到,我剛跳下車,大哥竟將單車扛在肩膀上,昂著頭,挺直身子,大步走了起來。
路人都看著我們,我覺得很難堪,忍不住發(fā)出抗議:“大哥,推著車走就行了,你何必要這樣?”
我的慍怒溢于言表。
大哥依然平靜如水,解釋道:“沒事,就幾步路,很快就扛過去了。”
“這不是你們單位發(fā)給你的公車么,你何至于這樣……”“小氣”二字,我終究沒有說出口,可仍舊氣呼呼地,埋怨著大哥。
“公家的車,更要珍惜。我是個公職人員,得帶好頭?!贝蟾绲恼Z氣,變得鄭重起來。聽了這話,我忍不住抬頭看大哥,可他的臉上,一點開玩笑的意思都沒有。
“嘁!”我重重地哼了一聲,把頭扭了開去,對大哥的話表示著自己極大限度的嗤之以鼻。
這事,如果不是發(fā)生在自己親大哥身上,說實話,我都不大愿意相信。
后來,大哥調(diào)到了公安局,成了一名警察。
多年以后,我也進入了公安局。和大哥在同一個單位,負責(zé)宣傳工作。
一次,我到城郊派出所采訪,晚上,所長請吃飯。席間提及大哥,那個所長說:“楊副政委講原則得很,有次我們一起下鄉(xiāng),苦了一整晚,結(jié)束時,他讓我們各自回家。一個同事提議,愿意自己掏腰包,請大家吃點夜宵。仍然被他拒絕了?!?/p>
正舉起筷子的我,聽到這話略微有些尷尬。這話聽起來,是在夸我大哥,似乎卻又別有深意。我明白,大哥不合俗流,未必招人喜歡。
還有一次,有個同事講起他們和我大哥一起到上海打拐(打擊拐賣人口犯罪)。天氣熱,辦完事,回賓館的路上,大家提議打車,不等公交了。大哥讓他們幾位乘出租車先走,自己卻堅持等公交。還誠懇地向他們幾位解釋說:“難得來大城市,多看看街景,也是件開心的事?!?/p>
聽同事這么講,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大哥挺直肩膀,在上海街頭匆匆行走的樣子。
大哥所經(jīng)歷的酸苦,其實也是時代烙印在他身上的痕跡。種種苦難,不曾擊垮他,卻鑄就了其一生儉樸、清廉,堅毅、隱忍,自強不息、剛正不阿的美德。
有一年,我和大哥一起在老家挖洋芋。太苦太累,我不堪忍受。大哥卻不以為苦,還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述各種文學(xué)典故。印象最深的,是他說到的“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揚湯止沸,不如去火抽薪?!苯鉀Q問題,得從根本上入手;再有雄心壯志,也不如即刻就采取行動。大哥一邊向我闡釋這話的內(nèi)涵,一邊蹲下身子,把一個裝滿洋芋的大號背籮背在他清瘦的背上,奮力站起身來。
再沉重的負擔(dān),大哥都能承受。
大哥鼓勵我認真讀書、堅毅努力,要我牢記于心的一副對聯(lián),影響了我一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p>
每個學(xué)期末,要乘車回老家時,都得凌晨三四點,就趕到昭通城西街的一家旅店,等候人滿為患的汽車。大哥每次都會早起,做好吃的,預(yù)備好干糧,把后來也已進城讀書的姐姐和我,送到旅店候車。車來后,幫助我們穩(wěn)妥地擠上車,大哥才會揮手道別。在蒼茫夜色、昏黃街燈中,他挺直腰背,匆忙離去。后來,每提及此事,姐姐與我總會哽咽失聲。
我們都有穩(wěn)定的工作后,有一年,大哥、三哥、五哥和我,弟兄四人結(jié)伴旅游。在澄江撫仙湖畔的一家飯館里,酒菜上齊,我站起身,向三位兄長敬酒。為了我能夠?qū)W業(yè)有成,能夠有碗飽飯吃,能夠人生道路順暢,他們省吃儉用,全心供養(yǎng),辛勤撫育,肝膽赤誠。萬語千言,我無由說起,只借了蘇東坡的一句詩表達心意: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來生未了因?!?/p>
素不飲酒的大哥,那天也舉起杯子,喝了一小杯。過往的艱辛日子,早已鑄就了弟兄間血濃于水、牢不可破的萬千深情。
三哥、五哥常對我說,他倆在昭通城讀書的時候,只要在校園里一見到大哥,見到大哥那板正的肩膀,他們就心頭發(fā)熱,就溫暖激動。大哥一來,他們就不再忍饑挨餓,就可以放開吃上一頓飽飯了。
在大哥的努力下,整個大家庭,艱辛歷盡,終見曙光,一步一步,從那大山深處,舉步維艱地走了出來。
大哥的付出,大哥歷經(jīng)的甘苦,大哥肩膀上承擔(dān)的重負,豈是我蒼白的語言能夠說清道明、能夠闡述殆盡的!
墨西哥著名作家馬里亞諾·阿蘇埃拉在其散文《親切的往事·骨肉情》中說,“實際上,凡是懷著巨大的愛心愛過的人,都會覺得可愛的人的死,是被別人殺死的。這種說法也許是一種詛咒。不管怎樣,都是對感覺到那種徹底、永遠的分離而把眼睛舉向天空只看到空寂、最可怕的空寂的人的詛咒。”
這夢魘般的詛咒,將會綿綿不絕,伴我在空寂中度日。我想,或許直到我自己的生命,也已不復(fù)存在,到那天,我所遭受的詛咒,才能夠得以解脫。
大哥的忍辱負重,大哥的百折不撓,大哥待兄弟和家人的滿腔溫情,我一直沒有忘記過。受其影響,那種品行,也一直如鞭笞般督促我,要我善待家人,善待朋友和同事。
【作者簡介】楊云彪,男,中國報告文學(xué)學(xué)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作品見于《散文·海外版》《中國作家》《中國散文家》《邊疆文學(xué)》《滇池》《含笑花》等刊物。出版散文集《別人演繹的故事》《歲月成禪》。作品獲第一、二、三、四屆“云南金盾文化獎”,首屆享濃杯全國“母愛親情散文”有獎?wù)魑莫劧泉?,全國首屆“上善若水杯——我的父母親”征文作品二等獎,第八屆云南警察文學(xué)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