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日。在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人民日報圖書館、人民日報出版社共同主辦“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yǎng)時代新人——領袖傳記的圖書出版故事”主題活動,講述偉人生平故事,分享主題圖書出版背后的動人經(jīng)歷,讓讀者感受紅色書籍的價值。
活動現(xiàn)場,主辦方與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委老干部局、北京宏志中學的與會人員齊聚一堂,深情回顧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感人故事,賡續(xù)紅色血脈,傳遞精神力量。
“一本好書就像一扇窗戶,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今中外的智者進行心靈對話;而優(yōu)秀的領袖傳記圖書,則是一座座精神寶藏,引領我們走進領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去感悟他們的偉大精神、高尚品質以及為國家和人民事業(yè)不懈奮斗的堅定信念。”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劉華新在歡迎辭中闡述了世界讀書日的重要意義,并分享了出版社在領袖傳記圖書出版方面的成果。近年來,出版社精心策劃、編輯、出版了一批高質量的領袖傳記作品,讓讀者得以深入了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波瀾壯闊的宏偉畫卷。他希望通過主題活動與讀者分享出版故事,讓讀者深入了解領袖傳記圖書誕生的過程。
石景山區(qū)委老干部局局長趙立輝表達對人民日報出版社的感謝,并介紹石景山區(qū)老干部的讀書分享活動。他表示,當下老干部工作與關心下一代工作深度融合、協(xié)同發(fā)展,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組織共讀老一輩革命家在青少年時期的奮斗故事,把紅色基因的種子播撒在少年兒童和青年干部的心田,引導他們在閱讀中思考,在實踐中成長,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北京宏志中學校長趙勇介紹了學校的發(fā)展歷程和“周恩來班”發(fā)展情況。宏志中學以紅色基因為底蘊,創(chuàng)辦以來堅持“宏圖寄黨恩、志遠為國強、赤誠報社會”的核心價值,在教育教學上成績斐然。2023年,學校創(chuàng)建周恩來班,通過構建特色課程體系,開展主題班會、紅色研學等系列活動,將偉人精神融入日常育人工作,為傳承紅色基因做出了積極探索。
活動中,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首任會長廖心文分享了一段周恩來總理鮮為人知的故事??谷諔?zhàn)爭時期,周總理回延安匯報工作,在騎馬前往中央黨校講課時不幸受傷,右臂粉碎性骨折。盡管延安醫(yī)療條件有限,但周總理仍堅持工作,展現(xiàn)出頑強的毅力。隨后,他前往蘇聯(lián)治療。由于國內形勢變化,國共關系緊張,他放棄了進一步手術治療,毅然回國繼續(xù)投身革命工作。廖心文的講述飽含深情,在場聽眾深刻感受到周總理為黨和國家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人民日報出版社總編輯丁丁分享了領袖傳記圖書和主題出版圖書背后的故事。以“傳承紅色基因,培養(yǎng)時代新人”叢書為例,該叢書從選題策劃到出版耗時4年有余。出版團隊在體例設置、文筆特點、文圖比例等方面與作者多次溝通,確保內容契合青少年閱讀興趣,并進行嚴格的審校工作,參考大量權威資料。為了保障青少年讀者的閱讀體驗,圖書在配圖、字體字號、用紙等方面精益求精,嚴格遵循相關要求,最終發(fā)行成功,激發(fā)了全國各地青少年的閱讀熱情。
贈書環(huán)節(jié),人民日報出版社與廖心文向石景山區(qū)委老干部局、北京宏志中學贈送“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yǎng)時代新人”系列叢書。紅色文化傳承延續(xù),紅色信仰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活動現(xiàn)場,石景山區(qū)退休干部董筱琴深情朗誦了描述楊開慧與毛澤東之間深厚感情的詩《穿越半個世紀的愛情》。1927年8月,毛澤東奔赴秋收起義戰(zhàn)場,楊開慧獨自撫養(yǎng)三個孩子。艱難歲月里,她將對丈夫的思念化作詩文書信,藏于老宅墻縫。1930年10月,楊開慧不幸被捕,面對敵人“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即可活命”的威逼和誘惑,她堅貞不屈,高呼“死不足惜,只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最終英勇就義。楊開慧的故事和充滿感染力的朗誦讓觀眾眼眶濕潤,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愛情與理想的堅定崇高。
北京宏志中學的白鈺嫣、楊欣然同學分享了周恩來的故事《春風嗅海棠》和《以青春之志承先輩之光》。兩位同學講述了周恩來總理青年時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以及在五四運動中的英勇表現(xiàn),號召新時代青年以周總理為榜樣,勇?lián)熑?、砥礪前行,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