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婚俗剪紙作為傳統(tǒng)手工藝的瑰寶,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集體記憶。自漢代紙張廣泛使用以來,剪紙與婚禮習俗緊密結合,成為傳統(tǒng)婚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樗准艏堃源蠹t色為底色,以鏤空為技法,以吉祥為內核,既寄托了對婚姻圓滿的祝福,又展現(xiàn)了家族倫理秩序。在當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背景下,婚俗剪紙不僅是民間美術的活態(tài)載體,更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社會結構與倫理觀念的珍貴樣本。然而,現(xiàn)有研究多聚焦于工藝技法或民俗功能,對吉祥紋樣的符號系統(tǒng)與隱喻機制缺乏系統(tǒng)性闡釋,導致傳統(tǒng)剪紙在現(xiàn)代轉化中常流于形式模仿。因此,從符號學視角解碼婚俗剪紙紋樣的隱喻功能,不僅有助于完善民間美術理論體系,更能為非遺活態(tài)傳承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
一、婚俗剪紙吉祥紋樣的符號系統(tǒng)與文化隱喻
(一)自然物象類:生命隱喻的直觀表達
婚俗剪紙中的自然物象紋樣主要以動植物為原型,通過形態(tài)擬態(tài)傳遞象征意義。例如:石榴紋以果實多籽的特征(能指)直接映射“多子多?!保ㄋ福?,常見于新娘嫁妝的箱柜裝飾,體現(xiàn)對生育力的崇拜;蓮花紋以出淤泥不染的物性(能指)象征新娘的純潔品格(所指),常與魚、鴛鴦組合,構成魚戲蓮、鴛鴦戲荷等復合紋樣,強化婚姻和諧的寓意;葫蘆紋以諧音“福祿”(能指)和藤蔓綿延的造型(所指)隱喻家族昌盛,多見于婚房頂棚剪紙,形成“福祿滿堂”的空間祝福;喜鵲紋以喜鵲登梅枝的構圖(能指)通過諧音雙關完成符號轉譯——其核心寓意為“喜上眉梢”(“梅”諧音“眉”),象征婚姻的喜悅氛圍與生活美滿(所指)。此類紋樣的符號邏輯遵循“形-意”對應原則,其隱喻功能依賴民眾對自然物性的共通認知。
(二)神話圖騰類:超自然力量的符號化
婚俗剪紙中的神話圖騰紋樣通過文化編碼成為倫理與信仰的載體。龍鳳紋以龍的鱗甲、鹿角、蛇身(能指)象征男性陽剛與權力,以鳳的羽冠、長尾(能指)代表女性柔美與德行,二者并置構成“陰陽調和”的視覺敘事;麒麟紋以獨角、鹿身、牛尾的混合形態(tài)(能指)被賦予“送子”含義(所指),常見于婚床帷帳剪紙,暗含對新婚夫婦“早生貴子”的期許。此類紋樣的符號意義依賴于神話敘事的集體記憶,其隱喻功能具有更強的文化規(guī)約性。
(三)文字符號類:語義與圖形的雙重表意
婚俗剪紙中的文字符號類紋樣通過文字與圖案的融合,使符號表意更為直白。例如:“喜”字紋以雙喜疊加的字形(能指)強化視覺對稱美感,并通過重復修辭強調“雙重喜慶”(所指),成為婚俗剪紙的核心符號;回形紋以連綿不斷的幾何線條(能指)隱喻“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環(huán)(所指),常作為邊框裝飾;“卍”字紋以梵文符號的本土化轉譯和旋轉結構(能指)象征吉祥永續(xù)(所指),多見于江南婚俗剪紙的底紋設計。
二、婚俗剪紙紋樣的三重隱喻邏輯
(一)生殖隱喻:生命繁衍的符號化訴求
婚俗剪紙紋樣的生殖隱喻,源于農耕社會對人口增殖的需求,并通過視覺符號呈現(xiàn)。例如,魚戲蓮紋以魚(雄性象征)穿梭于蓮葉(雌性象征)間的動態(tài)構圖(能指),隱喻男女結合,其隱喻機制符合列維-斯特勞斯提出的“自然/文化”二元轉換邏輯。這種紋樣多貼于婚床周邊,通過視覺暗示引導新婚夫婦履行生育職責。另一個典型例證是榴開百子紋,石榴裂口露出密集籽粒(能指),直接指向“多子”(所指)。其符號設計遵循“相似性優(yōu)先”原則,即使不識字的民眾也能直觀理解其隱喻內涵。
(二)倫理隱喻:家族秩序的視覺規(guī)訓
婚俗剪紙通過符號編碼將儒家倫理轉化為視覺規(guī)訓體系。雙喜同心紋以對稱結構與同心結(能指)傳遞“夫妻同心”的道德訴求(所指),其構圖邏輯呼應《禮記·昏義》的禮制要求。和合二仙紋借兩位仙者手持的荷、盒(能指),將“家和”理念具象化(所指),實現(xiàn)倫理規(guī)范的符號轉譯。在北方婚俗中,執(zhí)帚女子剪紙(能指)通過家務勞作符號暗含婦德要求(所指)。此類紋樣以裝飾性消解教化的強制性,使倫理規(guī)訓在審美體驗中完成代際滲透,折射禮教文化“潤物無聲”的傳播策略。
(三)祈福隱喻:幸福愿景的集體表達
婚俗剪紙紋樣的祈福隱喻,是民眾對美好生活訴求的具象化表達。例如:鴛鴦同心紋以交頸鴛鴦與同心結纏繞構圖(能指),通過“同心”雙關語(所指)祈愿夫妻情意綿長;并蒂蓮開紋以一莖雙花的蓮花形態(tài)(能指)象征“夫妻同體”(所指),其生物學特征被轉化為“永結同心”的婚姻倫理,常見于江南婚俗的窗花設計;合交杯紋以剖分葫蘆與雙杯交疊造型(能指),通過“禿”諧“緊”的語音置換(所指),隱喻婚姻關系的牢不可破,直接呼應傳統(tǒng)婚禮中“合〖禮”的儀式環(huán)節(jié);麒麟送子紋以麒麟背負童子的造型(能指),將“得子”與“得福”捆綁,反映生育與福祉的因果關聯(lián)(所指)。此類紋樣的隱喻邏輯依賴諧音、象征與神話敘事的交互作用,其功能在于構建一個“可企及的理想世界”。
三、紋樣符號的儀式性功能
(一)空間神圣化:婚儀場域的符號建構
婚俗剪紙通過符號建構賦予婚儀場域以神圣性。窗花憑借透光鏤空的特性(能指),使陽光投射形成動態(tài)光影(所指),這種“通天達地”的視覺效應將婚房轉化為具有“人神共居”意象的圣域;頂棚花以中心放射式構圖(能指),模仿宇宙星辰布局(所指),如陜北“團花”通過九宮格結構模擬《周禮·考工記》“天圓地方”的宇宙圖式,賦予空間以秩序感;嫁妝剪紙則以貼于箱柜的榴開百子紋(能指),通過“重復即靈力”的民俗認知機制,形成具有持續(xù)祝福效力的移動儀式載體。這些紋樣通過視覺符號的象征系統(tǒng)與空間布局,共同構建出儀式化的神圣場域。
(二)身份轉換:新娘角色的符號化形塑
婚俗剪紙通過符號化塑造新娘的身份轉換。抓髻娃娃紋(陜北)作為生命繁衍的典型符號,通過雙髻女童手持蓮荷的造型(能指),構成“雙髻(諧‘吉’)荷(諧‘合’)”的語義系統(tǒng),象征新娘從“女兒”到“妻子”的角色過渡(所指);花轎剪紙(江南)依據(jù)《越諺》“轎飾以紅,牡丹為尊”的記載,通過轎身裝飾的牡丹纏枝紋(能指),構成“花(婦)開富貴”的象征體系,寓意新娘在夫家地位的確立(所指)。這些紋樣通過視覺符號的暗示,幫助新娘完成角色轉變,同時賦予這一過程以文化意義。
(三)社群整合:文化認同的符號紐帶
婚俗剪紙通過符號紐帶實現(xiàn)社群整合與文化認同。地域標識方面,陜北剪紙的粗獷豪放(能指)體現(xiàn)高原文化的質樸性(所指),而江南剪紙的細膩繁復(能指)反映水鄉(xiāng)文化的精致性(所指),紋樣差異成為地域認同的視覺標簽。代際傳承方面,通過技藝傳遞(能指)實現(xiàn)倫理價值的代際延續(xù)(所指)。這些紋樣不僅連接了地域文化,還強化了家族與社群的凝聚力,構建起文化認同的橋梁。
四、典型紋樣的文化解碼
(一)雙喜紋:吉祥愿景的時空流變
1.符號生成的歷史語境
宋代科舉固化門閥,“婚姻重門第”催生雙喜紋。兩“喜”鏡像疊加(能指)既隱喻士族聯(lián)姻的“合兩姓之好”(《禮記·昏義》),又承載“雙喜臨門”的世俗愿景?!稏|京夢華錄》載汴京婚俗“剪紅‘喜”字貼窗”,其對稱結構受《周易》“陰陽合德”哲學影響,通過幾何秩序傳遞家庭和諧理念。紋樣普及標志著婚姻吉祥符號體系的成熟,成為中華婚俗視覺表達的經典范式。
2.現(xiàn)代婚俗的文化轉譯
當代雙喜紋在保留傳統(tǒng)基因基礎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轉化。機械復制的立體貼紙(能指)突破平面限制,通過光影層次增強喜慶氛圍。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紋樣與西式婚禮元素融合,如上?;閼c市場出現(xiàn)的“喜amp;Love”聯(lián)名設計(能指),實現(xiàn)傳統(tǒng)符號的跨文化對話。非遺保護運動推動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等地恢復手剪技藝,使雙喜紋在現(xiàn)代婚俗中既承載文化記憶,又煥發(fā)新的審美價值。
(二)龍鳳紋:陰陽哲學的視覺化表達
1.造型特征的符號學解析
龍鳳紋的造型設計遵循“對立統(tǒng)一”的符號學原則。龍紋以蛇身、鹿角、鷹爪的混合形態(tài)(能指)象征力量與智慧(所指);鳳紋則以孔雀尾羽、鶴頸、錦雞冠的復合形態(tài)(能指)象征陰柔、美德與生殖力(所指),傳遞出柔和與優(yōu)雅的美感。二者以螺旋纏繞的構圖并置(能指),形成類似“負陰抱陽”的太極圖式變體(所指),完美詮釋了陰陽哲學的視覺化表達。
2.文化內涵的層累結構
龍鳳紋的文化意涵歷經三重歷史沉積:原始層中,龍象征雷電,鳳象征風神(能指),構成自然崇拜的視覺編碼;禮制層經漢代儒學規(guī)訓,龍象征君權、鳳指代后德(能指),形成“陰陽和合”的官方符號系統(tǒng);民間層則通過《周易》“觀物取象”思維,在晉陜婚俗中將龍鳳抽象為“S形交纏”的紅色剪紙(能指),重構“陰陽互濟”的婚育哲學。這種層累過程體現(xiàn)中華符號體系“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的互動機制。
3.現(xiàn)代語境的功能檀變
當代婚禮中,龍鳳紋突破傳統(tǒng)性別象征框架,通過語義轉化形成新功能體系:其“陰陽合和”內核被重構為“平等互愛”的婚戀觀象征,如深圳婚博會出現(xiàn)的“雙龍戲珠”與“雙鳳朝陽”等設計;紋樣功能從宗族聯(lián)姻符號轉向文化認同標識。非遺活化項目進一步賦予龍鳳紋教育功能,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博物館開發(fā)的可撕拉龍鳳剪紙(能指),使新人通過拼合體驗“陰陽協(xié)調”哲學內涵(所指)。
(三)石榴紋:生殖崇拜的物化載體
1.符號生成的生物學基礎
石榴紋的生成源于其多籽的植物特性(能指),與農耕社會“多子多?!钡纳^(所指)形成了天然契合。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特點,直接轉化為紋樣設計的邏輯基礎。
2.構圖邏輯的文化編碼
石榴紋的構圖邏輯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編碼。單體符號中,裂口石榴(能指)突出籽粒的密集度,常見于嫁妝箱柜貼花,直觀傳遞“多子”寓意(所指)。組合符號方面,石榴常與蓮花、童子搭配,構成榴開百子紋(能指),通過“連生貴子”的諧音雙關完成意義的增殖(所指)。在色彩象征上,陜北剪紙以紅色石榴配綠色枝葉(能指),隱喻陰陽交合(所指);而福建剪紙則偏好金箔襯底(能指),凸顯“籽粒如金”的財富聯(lián)想(所指),進一步豐富了符號的文化內涵。
3.當代語境下石榴紋的消解與重構
在城市化與少子化的社會背景下,石榴紋的原始隱喻面臨挑戰(zhàn),其意義也在悄然發(fā)生消解與重構。深圳某文創(chuàng)品牌將其轉化為“家庭樹”圖案(能指),以石榴象征家庭成員(所指),通過語義轉換契合現(xiàn)代核心家庭觀念。這種重構既保留了紋樣的視覺基因,又實現(xiàn)了文化隱喻的時代性更新,使其在現(xiàn)代社會中重新煥發(fā)生機,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符號的文化價值。
五、結語
本研究揭示婚俗剪紙紋樣作為文化基因載體,形成“符號一隱喻一功能”動態(tài)表意系統(tǒng)。其符號生成源于農耕文明與儒家倫理,通過自然擬態(tài)、神話轉譯和文字雙關構建表意網(wǎng)絡。紋樣隱喻功能分生殖、倫理、祈福三重維度,隨語境動態(tài)嬗變。在當代傳承中,筆者建議構建符號數(shù)據(jù)庫,鼓勵現(xiàn)代轉譯,結合數(shù)字技術,實現(xiàn)傳統(tǒng)符號的沉浸式交互,延續(xù)文化記憶。
(徐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基金項目:2024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中國民間婚俗剪紙的裝飾特征研究”(2024SJYB0859)。
責任編輯 時鳳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