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將軍戎馬一生,功勛卓著,因忙于工作,長時間沒有回鄉(xiāng)省親。當他終于回到家鄉(xiāng)(今瀏陽市北盛鎮(zhèn)馬戰(zhàn)村)時,當年的少年已經(jīng)年過半百,成了戰(zhàn)功赫赫的共和國開國上將。
王震一共八次回到家鄉(xiāng),有很多次都是來去匆匆,或只在故居短暫停留,或與鄉(xiāng)政府的人作簡短交流,甚至連一些親屬都沒有見面。在鄉(xiāng)親們心里,只有三次回鄉(xiāng),他們才真正走近了這位鄉(xiāng)親將軍。
1959年初春,王震第一次回家鄉(xiāng)。他謝絕省委給他安排的小車,坐著一輛接待處用來買菜的舊車回瀏陽。近鄉(xiāng)情怯,王震的心里很不平靜,他幾次要司機開慢一點,他要仔細看看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車過烏龍村,離家鄉(xiāng)馬戰(zhàn)村越來越近,王震坐不住了,叫司機停車。下車后,他邁步向村里走去。來到田野,他彎下身去,抓起一把泥土,用手帕輕輕包好,裝進衣袋里。早已迎候在村口的縣、區(qū)和公社領導見王震從小路走過來了,趕緊迎了上去。王震邊走邊詢問農業(yè)生產和群眾生活情況,他們都作了回答。一行人步行回到王家老屋,附近的鄉(xiāng)親早就在這里等候,王震和他們一一握手,坐下來和他們敘談。在這些鄉(xiāng)親中,有好幾個是他兒時一起玩耍的伙伴。王震將他們叫到跟前,親切地說起小時候放牛、游泳的事。大伙那樣開心,那樣無拘無束,好像圍坐在一位大哥身旁。
聊著聊著,王震問起了生產情況,當他得知家鄉(xiāng)存在糧食產量低、群眾生活困難時,動情地說:“解放十年了,我們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溫飽問題,我心里不好受?!彼D了頓,又說:“明天,我和政府農技部門好好到田里分析分析,實地考察一下?!彼吹酱蠹覠崆械哪抗?,有些愧疚地說:“這次我沒有帶什么禮物,過段時間給大家弄點水稻新品種過來,你們先在江背生產隊試種,如果可以,再慢慢推廣,一定要把糧食產量搞上去!\"
接下來的日子,王震忙開了,他走村串戶搞調查、召開座談會、走訪農業(yè)專家。在公社召開會議時,王震很嚴肅地對干部們說:“什么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呢?就是從吃飽飯不受凍開始,連飯也吃不飽衣也穿不暖,還談什么幸福呢?作為地方領導,作為父母官,你們有責任有義務啊。”為了弄清土攘情況,他在田里一呆就是小半天,與專家研究討論。由于水稻品種一直是隊里選留的,傳了很多代了,退化比較嚴重,產量總是提不上去。不久,王震為家鄉(xiāng)調來一批水稻新品種,和廣東省相關部門聯(lián)系,成功引進了一批改良紅薯種。
1963年9月,王震第五次回到故鄉(xiāng),他特邀老朋友、著名作家周立波和省里的一位農學專家回到家鄉(xiāng)。車子還未入村,見一些社員正在割稻子,王震叫司機停了車,和隨行人員一起向田里走去。社員們一齊迎了上去,王震向大家問好,并介紹了兩位客人。他從社員手中要過一根稻穗,先數(shù)了數(shù)谷粒,又摘下一粒稻谷丟進嘴里嚼了嚼,說道:“嗯,是這個味,沒有變?!苯又屔鐔T們有什么問題,可以請教隨行的農學專家。
王震這次回鄉(xiāng),不僅關心鄉(xiāng)里的事情,還特意問了親屬們的表現(xiàn),希望大家多提意見。當他得知弟弟王余美的鴨子吃了隊上的稻谷后,十分生氣。這樣的事情在鄉(xiāng)下其實不算什么,誰家的雞鴨能保證不跑出來呢?王震卻不這樣認為,他毫不留情地批評了弟弟,并要求公社作出處理。公社最初的意見是批評教育。王震得知后不同意,要求重新處理。公社最后只得將他弟弟喂的鴨作價,收歸集體飼養(yǎng),并扣除了部分款項作為賠償費。第二天,王震要弟弟上門到附近的社員家作檢討。弟弟生氣了,說道:“公社都作處理了,我今后也不再養(yǎng)了,還作哪門子檢討?”王震語重心長地對弟弟說:“你是我的弟弟,比其他人就要更嚴格要求自己?!彼姷艿苡行┑钟|,便緩了緩口氣說:“我與你一同去,順便走訪一下鄉(xiāng)親?!钡艿芤姶洳贿^,只得挨門挨戶作檢討。此后,王余美在當?shù)匾恢北憩F(xiàn)很好,做了很多公益事業(yè),受到當?shù)攸h委政府的表彰,得到群眾的肯定和稱贊。
1985年11月,王震第八次回到家鄉(xiāng)。到家后,他走進堂屋,默默地在母親遺像前肅立良久。接著,會見了聚集在這里的干部、群眾。他了解到一個情況,就是當?shù)赝猎岬膯栴}。有些人修很大的墓,并用砂石和水泥進行硬化,占據(jù)大量土地;有的還修生人墓,就是人還沒死,墓就修好了,產生很壞的影響。王震深情地說:“節(jié)制人口,計劃生育,提倡火葬,這些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請大家想一想,北盛地區(qū)過去多少人?多少田土?如今多少人?多少田土?過去多少墳?如今多少墳?還有建房的問題,人口在一天天增長,田土在一天天減少,將來我們的子孫后代靠什么生存?”其實這些問題大家都看得到,就是沒有誰去碰硬較真。在場的幾個領導無法回答,頭也不敢抬,鄉(xiāng)親們一個個面露愧色??吹酱蠹揖兄?shù)臉幼?,王震感到自己話說得有點重了,頓了好一會才繼續(xù)說:“人死如泥,哪里還曉得燒起來痛不痛?我將來死了,不但不要土葬,還要把骨灰撒到新疆去,撒到天山南北去,和那里的雪山草地在一起!\"
然而,這一次回鄉(xiāng)竟成了王震和父老鄉(xiāng)親的永訣。1993年3月12日,王震與世長辭,享年85歲。當鄉(xiāng)親們得知王震去世的噩耗后,大家都十分悲痛,不約而同地涌向王家老屋,深切緬懷和悼念這位心系家鄉(xiāng)的開國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