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今年10歲,堅持騎行已經(jīng)3年,身心有了很大改變。最明顯的變化是,他以前性格內(nèi)向,如今開朗很多。
每次有騎行活動,我們都會拍照片、錄視頻,發(fā)微信朋友圈。一天,乘電梯時,鄰居問我:“你的兒子騎行堅持得真好,我那孩子就不行。你有什么秘訣嗎?”
我實話實說:“其實,我兒子也沒那么自律,累得不行的時候,他也想放棄。”
“真的嗎?那你是怎么讓他堅持下去的?”鄰居追問。
我還沒想好怎么回答,一樓就到了,大家走出電梯,各忙各的去了。
晚上,我想了想,捋出幾點心得體會,與家長們分享。
1.選擇家長孩子都喜歡的運動
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喜歡騎行。在我們的影響下,兒子也愛上了騎行,且騎行費用如請教練、買裝備等,我們這個工薪家庭能負擔(dān)得起。所以,我們常常一家三口一起參加騎行活動,互相鼓勵,這樣兒子就堅持得比較好。以前,兒子嘗試過游泳,可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怕水,沒人陪兒子,結(jié)果兒子很快就放棄了。
2.找到運動對他而言的好處
我喜歡騎行,覺得騎行比跑步到達的地方更遠,看到的風(fēng)景更美,同時耗能減脂,能保持身材。想讓兒子堅持也得這樣——找到運動對他的好處。比如,出發(fā)前告訴他:你喜歡的誰誰也要去,目的地有沙灘、燒烤,你們見面后可以一起撿貝殼、吃燒烤??傊o他一些盼頭,他會更愿意堅持。
3.讓孩子記住運動的快樂
騎行很累,兒子鬧情緒不想騎時,我就提醒他,想想沿途看到的風(fēng)景,想想終于騎上一個陡坡的成就感。運動是付出,更是獲得。聽到這點,兒子就愿意堅持了。
4.讓孩子看到他的進步
運動時的勞累和之后的酸痛,都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退縮心理,家長要允許孩子抱怨。一次騎行活動中,兒子累得吃不住,先是罵罵咧咧,后來大哭大鬧:“為什么要騎?太累了,不騎了,再也不騎了!”這時,我沒有指責(zé),而是停下來,讓他歇會兒、喝點水,耐心地聽他抱怨。等他抱怨完,我鼓勵他:“上次你騎一個小時就喊累,這次你騎兩個小時才喊累,說明你強壯了,你的進步很大!”正哭的兒子聽了這話,馬上不哭了,活動活動四肢,給自己找個臺階:“我就哭一下而已,咱們繼續(xù)騎吧?!?/p>
5.家長要保持良好心態(tài)
有段時間,兒子每次騎行都落在隊尾,我要強,看到兒子這樣就著急上火。結(jié)果,我越著急,兒子越抗拒,甚至想撂挑子。我趕緊調(diào)整心態(tài),告誡自己:運動是為了強身健體,不是為了獲得名次。于是,我跟兒子說,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慢點也沒關(guān)系,反正我會一直跟著你。兒子聽后,騎行狀態(tài)反而好了,能一口氣騎很遠——原來,他的爆發(fā)力不行,但耐力很好。
6.給孩子找個同齡運動小伙伴
想把一項運動堅持下來,最好是孩子有孩子的伙伴,大人有大人的朋友。這樣一到周末,你喊我、我喊你,堅持下去就不難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體會?,F(xiàn)在的天氣不錯,家長不妨帶孩子出門走走跑跑,在運動中找到你們共同的愛好,然后堅持下來。這樣,你和孩子都會受益匪淺。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