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信心并不是困難造成的,而是困難來自缺乏信心。我發(fā)現(xiàn)兒子小郁在高考前兩天心神不寧,總是想象高考失利,于是與他聊天,默默地對他做心理輔導—
你對高考心里沒底,感覺大難臨頭,這與那位家暴受害者感覺要挨打是同樣的心理,最后她果然挨打了,你希望你的高考果然失利嗎
2024年6月5日,離高考只有兩天時間,按照學校安排,兒子小郁回家休整,我和妻子請假在家陪他。
早上洗漱的時候,我看到小郁一動不動地站在衛(wèi)生間里,凝視著鏡子里的自己,像是有什么心事,就上前輕輕地拍拍他的肩:“睡得好嗎?早餐媽媽準備了豆?jié){和蔥油餅?!?/p>
“只剩下兩天時間了,好像還有好多題沒有做?!毙∮舸鸱撬鶈?。
“別胡思亂想?!蔽矣幂p松的語氣安慰,“從小到大,你參加了不下100場考試,高考不過是一次會考罷了。趕快來吃早餐!”
吃早餐時,小郁仍心不在焉,雞蛋沒剝殼就往嘴里送。妻子心疼地搶過雞蛋幫他剝殼:“看把你愁得!好歹你也是尖子生?!?/p>
小郁醒過神兒來:“我要是考砸了,你們會不會失望?”
我沒有回答,低頭吃飯。我感覺小郁的心理狀態(tài)不好,必須抓緊時間幫他調(diào)整,讓他輕裝上陣。
小郁接著說:“老師預測,今年的數(shù)學題會比較難?!?/p>
“別想高考了?!蔽肄D(zhuǎn)移話題,“我來講一個真實的案例吧,你來幫我分析分析。”
一位女士經(jīng)歷了兩次婚姻失敗,離婚原因都是丈夫家暴,因此她對家暴懷有深深的恐懼。第三次戀愛時,她對男友的性格格外在意,唯恐悲劇重演,好在男友溫柔善良,對她百依百順?;楹笠荒?,夫妻倆很恩愛,即便有摩擦也能很快和好如初。一年剛過,丈夫就對她大打出手。
我問小郁:“你說說看,這位女士為什么總是遇到有暴力傾向的男人?”
小郁眨眨眼:“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她命中注定是家暴的受害者。”
“哪有什么命中注定!”我斷然否定,“正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說,‘你的潛意識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詳細了解家暴的過程就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丈夫要對家暴承擔主要責任,但這位女士的做法也有瑕疵。原來,她對家暴十分恐懼,有很強的防范心理,不知不覺間,她被潛意識中的恐懼感所操控。與丈夫發(fā)生沖突時,她不斷用言語刺激丈夫,反復質(zhì)問丈夫是不是要動手打她,丈夫越來越煩躁、越來越激動,最后真的對她動了手?!?/p>
“原來如此!”小郁若有所思。
我接著分析:“這位女士的父親有暴力傾向,她小時候深受其害,留下了心理創(chuàng)傷。長大后與丈夫相處時,她總是預設對方有暴力傾向,然后在現(xiàn)實生活里不自覺地被心理暗示牽引,一步步激化矛盾,導致悲劇多次發(fā)生。”
小郁點頭表示理解:“好在我的爸爸沒有暴力傾向?!?/p>
“但你正在被潛意識里的負面心理暗示所牽引?!蔽已詺w正傳,“你對高考心里沒底,感覺大難臨頭,這與那位家暴受害者感覺要挨打是同樣的心理,最后她果然挨打了,你希望你的高考果然失利嗎?”
小郁打了個激靈,連連搖頭。
缺乏信心并不是困難造成的,而是困難來自缺乏信心
早餐后,我和小郁繼續(xù)談心。
我問:“你平時考試成績挺好,三次高考模擬考試都名列年級前20名,現(xiàn)在怎么心里沒底了?”
小郁摸摸頭:“我以前是與全年級的同學競爭,就算成績過得去也是小范圍優(yōu)勝者,真正的高考是與全國的同齡人競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同日而語??!”
我說:“不,無論參加全年級考試還是全國考試,你面對的都是和模擬考試難度差不多的試卷,你是在和自己競爭。你不需要超水平發(fā)揮,只要正常發(fā)揮就可以?!?/p>
“這道理我懂,但我就是沒有信心。”
“缺乏信心并不是困難造成的,而是困難來自缺乏信心。”我說,“思慮過多的人,往往感知力高度敏銳、想象力泛濫,事情開始前就主觀地預測風險,預設不好的結(jié)果,于是信心受挫,變得畏首畏尾。你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說得難聽一點,這是庸人自擾。”
小郁說:“老師經(jīng)常告誡我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還說‘凡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難道這些都是錯的?”
我泡上一杯茶,準備把這個問題說透。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證預言”。意思是說,人會不自覺地按內(nèi)心的期望去做事,而做事的結(jié)果往往是當初內(nèi)心的想象變?yōu)楝F(xiàn)實。
當我們期望一件好事情發(fā)生時,會傾向于尋找符合該期望的正面信息,尋找到的正面信息又誘發(fā)我們尋找更多的正面信息,于是我們變得越來越樂觀、越來越自信,行為上也變得更積極,大大地提升了成功的概率。相反,如果我們擔心壞事情發(fā)生,便會特別留意不利的信息,不利的信息越多,我們的心情就越焦慮,于是行動消極、被動,最后誘發(fā)壞事情的發(fā)生。
“比如,”我舉例,“你不喜歡班里的一個同學,與他接觸時會下意識地把他的行為解讀為惡意,于是處處看他不順眼,他從背后拍你的肩,你會認為他在攻擊你。相反,你喜歡班里的一個同學,與他接觸時會下意識地把他的行為解讀為善意,于是相處融洽,他從背后拍你的肩,你會認為那是親昵?!?/p>
小郁點頭表示同意:“人的想法為什么如此狹隘?”
我告訴他,人的想法都是潛意識創(chuàng)造的。人的意識分為兩個層面:意識和潛意識。意識層面的想法,我們尚能察覺,潛意識的影響卻隱秘又強大。人活得痛苦,大多是因為潛意識被植入太多的負面想法,生活的本來面目被淹沒在恐懼之中,人生被糟糕的想象所圍困。
我分析:“老師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在激勵你們刻苦學習,不要虛度光陰。想必老師也說過‘拼搏進取,一切皆有可能’‘祝你們馬到成功’之類正面鼓勵的話,出發(fā)點都是好的。遺憾的是,你的意識過濾掉了正面信息,只把負面信息傳輸給了潛意識,于是潛意識做出了負面的預測,讓你焦慮,感覺大難臨頭。”
強者心態(tài)不是一定要成功,而是允許一切發(fā)生。允許失敗也允許痛苦,勇敢前行,不斷嘗試、突破。如此,恐懼才會被打破,人生才會有新篇
小郁問:“爸爸,我怎樣才能擺脫焦慮呢?”
“要領只有四個字:活在當下?!蔽疫M一步解釋,“對未來的過度想象和預測,使我們遠離當下,生活如同浮云那樣無所依附。昨天是不可挽留的過去,明天是尚未解答的謎題,而今天是你伸手就能觸碰到的禮物。過度地思慮,不斷給自己預設不好的結(jié)果,對現(xiàn)實中的一切不會有好的影響,你只不過是過了一把導演的癮,被自編自導的驚悚電影嚇出一身冷汗,猛然醒轉(zhuǎn),感覺猶豫糾結(jié),心中壓抑?!?/p>
小郁嘆了一口氣:“我也想活在當下,可是高考近在眼前,而且高考那么重要,對前途一錘定音??!”
我說:“你之所以預設不好的結(jié)果,本質(zhì)是害怕高考失利。但是你要明白,強者心態(tài)不是一定要成功,而是允許一切發(fā)生。允許失敗也允許痛苦,勇敢前行,不斷嘗試、突破。如此,恐懼才會被打破,人生才會有新篇?!?/p>
“允許一切發(fā)生?!毙∮羝肺吨@句話,漸漸品出了滋味,“這六個字就像‘芝麻開門’那樣的咒語似的,讓我一下子有了輕松的感覺。俞敏洪曾兩次高考落榜,第三次高考終于考上北大,照樣人生輝煌,憑什么我不能接受高考失利?”
“孺子可教!”我伸出大拇指,“但允許一切發(fā)生不是不作為,更不是躺平,而是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你要停止過度思慮,多關注現(xiàn)實生活,把精力和思緒聚集在當下,做好自己能把握的事。”
小郁調(diào)皮地沖我抱拳:“高考前這兩天我該怎樣調(diào)整心態(tài),請仙長指點迷津?!?/p>
“如果你想擁有允許一切發(fā)生的勇氣,那就要培養(yǎng)強大的心理內(nèi)核?!蔽乙笏龅揭韵氯c:
第一,保持心態(tài)平和,重塑內(nèi)心的安寧
心理內(nèi)核強大的本質(zhì),是不因外物變化動搖對自我的認知,保持心態(tài)平和,可以最大程度地守護內(nèi)心的安寧。正如德國心理學家??斯亍ね欣f:當你可以和不確定性安然相處時,無限的可能性就在生命中展開。
我對小郁說:“你已年滿18歲,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應該對自己的實力有全面而客觀的認識,而且要有主見,如果聽到老師和同學對高考題的揣測,可以聽,但不要受影響,更不能因為模擬考試失分而動搖信心。要堅信,高考是對你各門功課綜合能力的考核,從小學到高中你領先了一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是順理成章的事。經(jīng)常這樣想,你就會心平氣和、有條不紊地復習?!?/p>
第二,轉(zhuǎn)變心態(tài),堅信“一切發(fā)生皆有利于我”
心理學上的“ABC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C)的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人們對事件的認知和看法(B)。因此,可以通過改變對事件的不合理認知,進而改善情緒。
“把挫折看成災難,恐懼和痛苦就會油然而生,把挫折看成人生的歷練,內(nèi)心就會生發(fā)出勇敢和好奇?!蔽艺f,“你要帶著‘一切發(fā)生皆有利于我’的信念勇敢前行,千萬不要被突然出現(xiàn)的念頭打亂陣腳,更不必對高考感到焦慮和迷茫?!?/p>
第三,積極行動,用勇敢消除恐懼
心理內(nèi)核不強大的人,最容易猶豫不定,不敢前行,留在原地糾結(jié)打轉(zhuǎn),又滋生出新的恐懼和焦慮。只有積極行動起來才能消除恐懼,獲得真正的自由。
我建議:“高考前這兩天,希望你按照高考的節(jié)奏來安排作息,適當鍛煉,最好做一些與高考無關而且難度不大的事,比如跟媽媽學烹飪,跟我練書法。如果想復習,就看那些基礎性的定理、公式,不必糾纏高難度的題目?!?/p>
小郁問:“負面的心理暗示要不得,那我可以對自己進行正面的心理暗示嗎?比如想象一下被清華大學錄取的美事。”
“當然可以!”我說,“自證預言本來就有正面和反面的作用,正面的心理暗示會給你帶來激勵和安慰,使你更有信心。說白了,正面的心理暗示就是‘希望’,是每個人的精神底氣和內(nèi)驅(qū)力源泉,缺不得?!?/p>
小郁在我的指導下,平靜地度過了高考前那關鍵的兩天。他看似什么都沒做,其實他完成了一個轉(zhuǎn)變,心態(tài)從忐忑變得堅定,行為從慌張變得從容,情緒從陰云密布變得陽光普照……總之,他從弱者變成了強者。最終,變強的心理內(nèi)核幫助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被浙江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yè)錄取。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