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香港,和弟媳看完一場很火爆的演唱會,準備去吃夜宵。弟媳拿出她的“藏寶秘籍”說:“這么多家,去哪家?”我說:“還是那家火鍋啊,必須火鍋?!?/p>
到了地方才知道這火鍋店有多火爆,老板娘告知需要等位。心想:等吧。反正看個演唱會,不到凌晨一兩點回去有點差意思。弟媳卻趨前說:“老板娘,你看我們第二次來,可否給我們一個位置?”老板娘回答:“不是不給你們,是你也看看后面等位的,都是有預定的。那這樣,你們一個小時內(nèi)吃完,可以嗎?因為這樣可以不影響預定的人?!薄昂玫?,謝謝。”
好不容易坐下,卻發(fā)現(xiàn)包廂位置站了個人,戴著黑色口罩,看起來是給別人等位的。我心中一咯噔,立即對弟媳說:“如果等會兒遇到他,千萬不能激動?!钡芟敝牢艺f的是誰,立即答應。
過了一會兒,真的看見一位雙手插兜,戴著黑帽子的人來了。我第一反應:是他!當時激動緊張到腿發(fā)軟。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離地與這位歌手相遇,但我可以做到的還是保持淡定,不想打擾他。因為我知道對于藝人來說,往往需要放棄很多生活內(nèi)容。比如很難體會市井之樂——畢竟一出門往往就會碰到攝像機,甚至會被圍堵。記得某人說過,他也希望有一天可以穿著夾腳拖上街溜達,去看別人的演唱會。
想到這些,我和弟媳說,走吧。弟媳很不情愿地跟著我一起走到餐桌,速戰(zhàn)速決吃完。剛準備出門,卻發(fā)現(xiàn)電梯口都已經(jīng)被人群擠滿。
真希望當粉絲遇見他時,不去打擾私人行程。因為,藝人也渴望“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