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海上畫派人物葉曼叔、沈有壬皆工書善畫,尤以葉曼叔的仕女人物畫著稱名重當時而揚名南北,其作品風格細膩,深受藏家喜愛。這一柄仕女、書法成扇就是畫者葉曼叔、書者沈有壬兩位合寫的,書畫均臻上乘,品相完好。葉曼叔繪仕女,沈有壬寫蠅頭小楷,配上一把檀香的老扇骨,制成了一柄成扇,足以在手中把玩一番。
打開成扇后,清逸明潔之氣撲面而來,高情逸致溢然畫中,堪可寶玩。映入眼簾的兩位仕女便是民國海上畫派著名仕女畫家葉曼叔所繪。扇面上蘆葦裊裊依依,長條垂拂,柔軟妸娜,浮萍與水相伴,飄浮在水面上。蘆葦?shù)膬蓚确謩e是一叢紅色花中點斷得風流的紅楓,依隈在柳旁,風流嬌嫣,一枝紅杏出墻頭。繼續(xù)欣賞扇畫,畫面上二葉小舟隨風飄蕩,舟頭上分別坐著二位仕女,遙相呼應。二位仕女各自劃著小舟蕩行在葦草蘆葦之叢,船身一半掩映在蘆葦之間,雙手扶著單槳,細腰側面,風姿綽約,不似漁家女也。仕女衣紋輕柔貼身,映襯出嬌美的身姿,細腰削肩,弱不禁風。仕女高束發(fā)鬢紅唇淡妝,素衣潔面,一副溫婉嫻靜、嫵媚嬌養(yǎng)的神情,勾寫出兩位嬌容玉姿的仕女,雅麗可人,讓人憐愛。
成扇另一面則是活躍于民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和畫家沈有壬的蠅頭小楷,在不到一方尺的扇面里書家足足寫了好幾千個字,展現(xiàn)其深厚的書法功力。書者擅長楷書,書法作品以精湛著稱,其作品不僅在當時受到廣泛認可,他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也有很高的價值,也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他的書法和繪畫風格對民國藝術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曾參加中華民國第一屆全國美展,展現(xiàn)了他在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
據考證,葉曼叔是民國間著名畫家,以字行,又作曼殊,別署捸秩,室名晨紅館、翠濤館、倚翠齋,南匯人(1905—1973年)。其在工筆花鳥、人物、出水等多個領域均有建樹,尤其以仕女人物畫最為突出,展現(xiàn)了其深厚的的傳統(tǒng)繪畫功底。尤其善工筆、寫意,以效法改琦、費丹旭仕女畫為最佳。其書法擅作隸書,在滬早年居住在今延安東路永壽路11號,后遷至小南門明月坊。家學淵源,曾任小學美術教員。民國30年(1948年)春曾在上海九華堂(寶記)舉辦畫展。1949年后,由畫家王柳影介紹,加入上海連環(huán)畫作者聯(lián)誼會,有少量連環(huán)畫作品出版。1951年春日與朱文候、李芳園、商笙伯、金夢石、高野候、吳野洲為錢化佛合作《清供圖》扇面。弟葉鳳池、子葉大榮,女葉爾瑩、葉爾美、葉爾慧均善畫,有名于時。
近日,“法布里斯·伊貝爾:從山谷中來”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辦。展覽匯集法國藝術家法布里斯·伊貝爾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70余件代表作,其中包括為上海特別創(chuàng)作的20余件新作。通過這場展覽,伊貝爾在隱喻與實體間,將他在法國西部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故土移至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