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師需研究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從網絡中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教學動態(tài)過程,為學生呈現具體的、直觀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深人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數學課程呈現的新特點
(一)初中數學教學側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新課標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這要求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維,運用合理的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信息技術融人初中數學教學,學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查閱的教材搜索解題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進而提升核心素養(yǎng)水平。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得學生具有十分豐富的習題庫,海量且豐富的習題庫讓學生隨時進行數學習題訓練,促使學生提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信息技術還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交流渠道,教師可以在線為學生發(fā)布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線上交流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實現學習的有效性。
(二)增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首先,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使教師與學生難以進行真正的溝通與交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師生之間搭建了交流的橋梁,教師可通過線上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線上溝通反饋教學情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升學生反饋的效率。其次,教師之間通過線上教研的方式可以攻克教學難題,探討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學生之間通過線上交流可以開展合作學習,針對諸多問題進行合作分析與解決,突破難題,提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在合作學習中提升學習效率。
(三)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發(fā)展
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模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有效的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從而全身心投入初中數學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通過選擇合適的學習軟件可以激發(fā)學習熱情,并且在學習軟件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相關軟件的幫助下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由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可以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可以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從而讓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逐漸擁有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數學知識,因此提升教學效率。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應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化教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和能力,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更好地適應數學學習的過程,在數學學習中取得良好的進步。比如,一些教學軟件可以檢驗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促使學生根據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從而提升學習效率。信息技術讓學生的學習具有選擇性。學生可以選擇最先進的教學軟件,同時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還能更換學習軟件,使學習始終保持新鮮感,促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逐步深入數學學習。教師借助信息技術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圓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希沃白板上播放有關圓的物品,并通過動畫具象化地講解圓的要素、性質,然后,教師讓學生上講臺在白板上畫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直觀的學習能夠減輕數學學習的壓力,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人數學學習,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進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教學優(yōu)勢,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此外,部分學生在課堂聽講時,出于自身原因遺漏了許多知識點,教師可以采用相關的數學學習軟件進行知識的彌補,并且能在軟件中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從軟件中積累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二)運用整合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有力支持,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和數字工具制作教學課件,借此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形成個人的學習見解,并使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的資源而進行不斷的探索,從而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同時給予學生深入探究的機會,為學生設計具有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取得學習上的突破,進而提升學習水平。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助于推動數學學科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為未來的社會發(fā)展提供強大動力,使未來的數學教育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突破性。
以“軸對稱圖形\"的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希沃白板展示軸對稱的翻轉效果,在希沃白板上選擇要翻轉的動畫,點擊右上角的“翻轉\"按鈕即可。教師在組織學生探究軸對稱圖形后,為學生提供一些軸對稱圖形,讓學生自主動手完成翻轉操作,進而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和記憶。這樣的方式既能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能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為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希沃白板對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使其利用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圖案的設計,有效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作出獨特、新穎的作品,提升創(chuàng)造能力。
(三)通過信息化學習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條件,學生可以脫離教師的實時指導,自主進行預習,提前掌握相關知識。在信息技術輔助下,學生若能在課前高效預習知識,對知識有提前的認識,學習效率將得到提升,同時能培養(yǎng)良好的預習習慣,進而完善整個學習過程。為鼓勵學生自主預習,教師可布置相關預習任務,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完成預習任務,使學生有目的地參與預習,提升預習效率。信息技術提供的知識資源非常豐富,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使其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感,進而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以“二次函數\"的教學為例,教師可設置問題,“你知道二次函數的定義、圖象、性質分別是什么嗎?\"學生利用希沃白板進行預習。學生在學科工具的窗口中找到函數工具進入編輯頁面,編輯好函數公式后,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函數圖象,且可隨時修改函數公式。這種自主操作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在課前預習結束后,教師借助信息化學習平臺中的“同步課堂\"功能,組織學生在課上討論交流,讓學生發(fā)現預習中的問題,及時彌補不足。同時,線上平臺的有效互動,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自主預習,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互動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如在線答題、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交流和分享,進而在互動中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并且體驗到主動學習的樂趣,逐步地使學生提升交流及合作能力。
(四)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方法
微課是近年來較熱門的教學手段,教師合理應用微課有助于構建智慧課堂,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逐步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制作微課,在微課中針對知識點進行精講,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知識,提升理解能力,促使學生全面地掌握整個單元的知識點,為學生的全面學習提供幫助。教師通過微課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使得學生通過微課展開自主學習,不斷地使學生在微課的影響下逐步具備探究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同時為了使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逐步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而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的合作學習,由此凸顯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率,讓合作學習結合信息技術而提升效率。
以\"分式\"這一節(jié)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制作微課:打開希沃白板軟件,點擊右上角的“新建課件”,點擊右上角的“導入ppt”,選擇要講的課,找到已經上傳的文件,打開文件,點擊開始授課,點擊下面的\"錄制膠囊”,再點擊開始,就可以錄課了。在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展開討論微課中的問題,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分析問題,并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通過知識匯總得出最終的學習報告。學生通過在課堂展示中體現自身的自主學習狀況,能夠了解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并且通過相互交流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在合作學習中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改進,使信息技術與合作學習有效的融合,從而大大地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發(fā)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使得信息化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具有自主探究的欲望,讓學生鍛煉創(chuàng)新的數學思維,以提高其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汪潔.簡約化教學理念下初中數學“四元五環(huán)”教學模式初探[J].甘肅教育研究,2024(7):133-135.
[2]魏鵬飛.“互聯網 + ”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模式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4,26(10):152-154.
[3]劉曉霞.“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探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4(6):141-143.
[4]李世陽.“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yè)設計策略探析[J].甘肅教育研究,2024(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