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廣袤的大地上,鏡頭記錄著無數生命的軌跡。然而,對野生動物攝影師加雷斯·托馬斯(Gareth Thomas)來說,他的鏡頭不僅僅是觀察和記錄的工具,更成為拯救瀕危物種的重要媒介。作為非洲穿山甲工作組(APWG)的核心成員,托馬斯將自己的攝影技能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完美結合,用鏡頭講述著一個關于希望與重生的故事。
這部耗時五年完成的紀錄片《穿山甲:Kulu 的旅程》,匯集了頂尖的創(chuàng)作團隊。其中包括曾憑借《我的章魚老師》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制片人和環(huán)保活動家皮帕·埃利希。這支陣容強大的團隊以其專業(yè)的攝制水平,將這個溫情脈脈的救助故事呈現在全球觀眾面前。
作為主人公的 Kulu 是一只從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中獲救的紅翅穿山甲。這種獨特的哺乳動物全身覆蓋著角蛋白鱗片,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然而,正是這些特殊的鱗片,讓它們成為偷獵者眼中的珍貴獵物。所有穿山甲物種都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這意味著它們正面臨著滅絕的威脅。
在拍攝過程中,托馬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作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他需要在保持專業(yè)觀察的同時,承擔起救助者的重任?!拔疫@輩子從未養(yǎng)育過如此脆弱的動物?!蓖旭R斯回憶道。穿山甲的特殊生活習性給救助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作為夜行性動物,紅翅穿山甲完全依靠后腿行走,且只以螞蟻和白蟻為食。根據 APWG 的數據,一只穿山甲每年需要消耗數百萬到數十億只螞蟻、白蟻及其幼蟲。
在幫助 Kulu 適應新環(huán)境的過程中,托馬斯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專業(yè)素養(yǎng)?!癒ulu花了很長時間才在這個環(huán)境中感到安全,”他說,“我只能給它適度的壓力讓它進食?!边@個過程不僅考驗著托馬斯的專業(yè)技能,也深深觸動著他的內心。通過鏡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攝影師在記錄瀕危物種的生存狀態(tài),更是一個人類守護者與脆弱生命之間建立的深厚情感聯系。
這段經歷也給托馬斯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在從事穿山甲康復治療之前,我正處于人生的某個階段,想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他坦言,“在穿山甲身邊,我更容易表現出脆弱。在這里,我能給它自由的感覺,它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p>
作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托馬斯的工作不僅僅是按下快門的瞬間,通過鏡頭,他向世界展示了穿山甲這一瀕危物種的現狀,喚起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關注。同時,他的經歷也證明了攝影在野生動物保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既是記錄的工具,也是教育的媒介,更是連接人與自然的橋梁。
這部即將于 4 月 21 日在 Netflix 首播的紀錄片,不僅僅是一部關于野生動物保護的影片,更是一個關于付出、成長與救贖的故事。通過托馬斯的鏡頭,我們得以一窺瀕危物種保護工作的艱辛與希望,也見證了一個攝影師如何超越職業(yè)的界限,成為生命的守護者。正如托馬斯所說:“我真的只想盡我所能做好工作。但總有放手的時候?!边@句話不僅道出了一個野生動物攝影師的職業(yè)操守,更展現了對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