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深秋時節(jié),我?guī)缀趺磕甓嫉教惰纤拢茨莾芍昵赉y杏。這對母女,也幾乎是年年都會來這里看這兩株老銀杏。今年,我們才偶然相逢。滿北京城,銀杏的燦爛金黃,讓蕭瑟的秋天打了雞血似的亢奮起來,人們到處尋找銀杏打卡地,紛紛涌來。以我看來,潭柘寺的銀杏樹無疑拔得頭籌。因為哪里的銀杏也趕不上它們年頭古老,枝葉蔽天,滿樹金黃的葉子,如同老天爺特意打碎金子的碎片,肆意漫天揮灑在人們的頭頂。這樣的想法,這對母女也點頭認同。
這對母女,坐在天王殿后身,畫兩株銀杏樹的水彩畫。那里與銀杏樹有一段距離,可以畫樹高大參天的全景。女兒畫的是兩株銀杏,銀杏樹中間隱約的大雄寶殿,以及殿前影影綽綽的紅男綠女。母親畫的是東側的一株銀杏,被稱為“帝王樹”,最為粗壯,樹齡已有1400年。有意思的是,母親特意畫了滿地的落葉如金,以及踩在落葉上爭先恐后拍照點彩式的朦朧人影。
我就是在這里結識的這對母女。母親有六十歲上下,女兒三十多歲。我站在她們身后看她們畫畫,看了很久,慢慢搭上了話。
我知道了,前幾年,一場意外的車禍,父親喪生,女兒殘了半條腿。想象不出母親是怎樣的堅強,拉扯起因車禍雪上加霜失戀的女兒,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她對我說,就是從那以后,每年秋天,她帶著女兒到潭柘寺畫畫,畫這兩株銀杏。她說:“我們兩口子都是中學的美術老師,沒別的本事,只會畫畫,而且,畫了一輩子也沒畫出什么名堂。女兒從小和我們學畫,也沒畫出名堂。”
母親讓女兒重新拿起畫筆,帶著她到北京各處畫畫,每年秋天,必要到潭柘寺畫銀杏。潭柘寺的這兩株千年銀杏,如同伸出兩只溫暖而有力的臂膀,攙扶著她們相依為命,度過最灰暗慘淡的日子。畫畫,居然能讓她們母女相互慰藉和自我救贖嗎?
母親對我講了勞特累克。一位法國畫家,意外讓他14歲雙腿癱瘓,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畫畫,幫助他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還成為有名的畫家。
母親說:“我并沒有奢望孩子也像勞特累克一樣成為畫家,我只是希望通過畫畫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日子。每一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喜好,這樣的喜好就像小鳥藏在林子里,可以飛走,也可以飛回來,幫助你。”于是,母親便攙扶著女兒來到潭柘寺。大自然,對于人有一種特異功能,撫慰你的創(chuàng)傷,滋潤你的心靈。
面對這兩株千年銀杏,人真的是非常渺小。我們誰能活到這樣大的歲數(shù)?只要想到我們自己的渺小,人生中出現(xiàn)的那些磨難,即使再痛苦不堪,其實也都是微不足道的。母親繼續(xù)講:“我對女兒說:你看這銀杏樹,夠燦爛的吧?那么多人圍著它們拍照,它們的葉子不也會落下來,被人們踩在腳下?怎么樣呢?它們就不活了嗎?即使一樹的葉子都落光了,它們明年開春不是照樣長葉,到了秋天照樣一片金黃,讓人們跑到這里拍照?”
我稱贊她:“您簡直是哲學家了!”
母親笑笑,擺擺手說:“這是最微不足道的道理?!?/p>
女兒坐在一旁,也笑笑,沒有說話。
一陣風吹,眼前銀杏葉如一片金雨紛紛翻飛。樹下拍照的人們仰頭驚叫起來。潭柘寺的鐘聲幽幽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