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為啥我投了這么多簡歷,一點消息都沒有呀?”
不得不面對的真相
春招季,作為一名畢業(yè)班輔導員,我被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的確,當同學一次次滿懷期待地投遞簡歷,卻接不到面試通知,哪怕連一封拒信都沒有,確實挺打擊人的。一兩次還好,接連數十次失敗后,他可能會開始問自己:
我是不是不夠強大?
我的個人簡歷是不是不夠亮眼?
我會不會找不到工作?
電腦一開一整天,郵箱一天刷新幾十次,從未打開過的手機鈴音也被調到最大,不敢錯過任何一條信息找工作的事不好意思跟同學聊,家長又天天問,可自己好像除了投簡歷什么也做不了,簡直無力感爆棚。
事實上,即使是最優(yōu)秀的同學,也不可能所投的每一份簡歷都有回應,對絕大多數同學而言,簡歷投出后收效甚微,是一種常態(tài)。還未踏入社會的你們,如果之前沒做好心理準備,那么從現在起,你需要正視并接納這個事實。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總結了一
些原因(可能不全面)。比如招聘單位的人力有限,一個崗位需求發(fā)布后,可能會收到大量簡歷,很少有單位會細致到對所有未選中的求職者一封封發(fā)拒信。此外,招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每個單位有自己的工作流程,每個HR也有自己的工作節(jié)奏。而求職者的焦灼情緒也會讓等待的過程變得更加“漫長”。當然也有一些客觀原因,如人崗不匹配、簡歷不合規(guī)、簡歷關鍵詞不對等硬傷。
就業(yè)跟蹤表
接納這個現實之后,你需要接納自己的情緒。高度關切+對未知的擔憂=焦慮。畢業(yè)階段有焦慮情緒是很正常的。此時的你,最需要調好頻道,靜下心來。不妨拿出一張紙,把自己混亂的想法用文字一條條記錄下來,再好好制作一份就業(yè)跟蹤表,做好自己的就業(yè)咨詢管理,及時跟蹤、推進。
小張和小汪是我的兩個學生,小張是個蘇南姑娘,很有主見。小汪是北京男孩,平時大大咧咧的。作為輔導員,我從大一一直陪伴他們到大四。
李菊,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組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公共必修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幸福心理學”授課教師
大四剛開學,其他同學都忙著考研和準備出國,他倆卻是堅定的就業(yè)派。我和兩個同學都認真地聊過,小張家里希望她出國,繼續(xù)在金融相關專業(yè)深造,但她本科期間并沒有在銀行實習的經歷,擔心自己直接去國外讀金融相關專業(yè),假如發(fā)現不適合再換專業(yè),會比較被動。所以,小張想畢業(yè)后,先去銀行工作,如果感覺職業(yè)與自己的配適度高,想提高學歷,也可以讀在職研究生,這樣就能職業(yè)、學業(yè)兩不誤了。如果感到不適應,在積累一定的工作經歷后申請出國讀金融相關專業(yè),也有希望申請到更好的學校。
小汪選擇就業(yè)的理由比較簡單,他就是單純地不想再“讀書”了。每年9月到12月是校園秋招的黃金時段,小張、小汪開始按部就班地投簡歷、找工作。我叮囑他倆一定要做好就業(yè)跟蹤表,后續(xù)我會查看的。寒假后,同學們紛紛返校,春招即將開始,小張順利獲得保底的offer,小汪卻顆粒無收,甚至連一個面試機會都沒有,他和家人明顯慌了神。小汪媽媽給我發(fā)了很多條微信,希望我能指導一下。
拿到小汪的就業(yè)跟蹤表時,我吃了一驚,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給我的并不是自己做的就業(yè)跟蹤表,而是一份某大型招聘網站系統(tǒng)自動導出的簡歷投遞記錄單。仔細查閱后,我發(fā)現內容“五花八門”,什么類型的單位和崗位都有。我請小汪講講,他是怎么找工作的。小汪介紹,自己先根據招聘網站的簡歷模板填寫的個人情況,然后網站通過他提供的專業(yè)和學歷信息,自動推送了一些單位和崗位,小汪就一鍵投遞簡歷了。我瞬間理解了,即便小汪投遞了幾百份簡歷,但這種“廣撒網”,其實也只是一種無目的的“大海撈針”。
我拿出小張自制的就業(yè)跟蹤表給小汪看。小張在表格中列出了所有她心儀的銀行名稱,并按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yè)銀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城市商業(yè)銀行及總行、地區(qū)分行等類別做了分類。她還查找了這些銀行往年的招聘信息,再結合今年的實際情況,做了每家銀行的招聘時間表。雖然每家銀行都有許多崗位在招聘,但小張并非每個崗位都投,她會圈出適合自己的崗位,再結合這些崗位的特定需求,有針對性地修改自己的簡歷后再投遞。小張清楚,作為一所財經類高校,會有不少銀行來我校進行招聘,這種情況下的勝算遠高于網投,所以她在記錄表上詳細標注了哪些簡歷是通過校內投出的,哪些是網投的,就連每次的筆試、面試時間也寫得清清楚楚。
聽了我的介紹,小汪臉上明顯有些掛不住了,我安慰他:“沒事兒,不是還有春招嘛,這回咱好好做一份就業(yè)跟蹤表!”小汪認真地點了點頭。
投簡歷也有高峰“堵車”期
由于不放心,我又給小汪介紹了一些投遞簡歷的小技巧,比如網投簡歷,在填寫個人信息時,一定不要拘泥于“一頁紙”,要充分根據崗位招聘需求認真撰寫自己的情況,盡量做到人崗匹配。其實很多單位在篩選簡歷時,第一輪就是篩選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可以從招聘信息中獲得,所以要多花一點時間研究招聘信息,并在簡歷中凸顯關鍵詞。通過郵件投遞簡歷時,郵件的正文千萬別空著,要用簡要的兩三百字,把自己最亮眼和最契合崗位需求的點放在正文中,向HR做一個簡要的毛遂自薦。
其實,投簡歷也有高峰“堵車”期。
通常在一個職位發(fā)布的前兩天,HR收到的簡歷最多。但如果一周后,還沒收到消息并且發(fā)現這個職位仍在招募,那說明用人單位對收到的求職信都不太滿意,這時,不妨再嘗試投遞一次。如果連續(xù)投遞兩次簡歷后還沒有回復,可以直接打電話到用人單位重點介紹自己,或許能為自己贏得一次機會。
在我的鼓勵下,小汪調整了自己的求職思路,他不再依賴招聘網站,而是瞄準了國有企業(yè)的財務崗,認真搜集整理各個國企財務崗的招聘信息,積極關注學校就業(yè)指導中心發(fā)布的信息,針對每一個崗位的需求修改完善簡歷,再認真投遞,做好記錄跟進。沒過多久,這個陽光大男孩終于收到了自己心儀的offer。
如果我問你,就業(yè)到底是多選題還是單選題,你會怎么答?事實上,不管你期待自己拿多少個offer,到最后你真正需要的只是那一個offer。所以不要介意過程中有多少迷茫和慌張,求職路上,更多的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責任編輯: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