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黃草坪,清晨。身著綠T恤衫背一個粉紅雙肩包的護林員,騎著一輛紅色摩托來給我們帶路。車開出十來分鐘,就穿出村莊,進入林區(qū),上山后一個轉(zhuǎn)彎,一直延伸向前的公路上,飛滿了蝴蝶。
路邊出現(xiàn)太陽能燈,我趕緊叫停。同行的昆蟲學(xué)家張巍巍看了看,很贊同:“這兒不錯”。
“我就從這里開始徒步,你們繼續(xù)?!蔽覍嚿系娜苏f。
我很快進入高速拍攝的工作狀態(tài)。20多年全國尋蝶,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瘋狂的蝴蝶小道,種類繁多的蝴蝶沿途飛舞,起起落落。路面上,時時出現(xiàn)被各種車輛撞殺的蝴蝶,可見密度高到什么程度。
數(shù)量最大的是單環(huán)蛺蝶,對人類幾乎無感,我在拍攝后甚至能摸一摸它們的翅膀。擬縷蛺蝶則剛好相反,3米左右必定起身飛走,仿佛它們自帶了一個無形的量尺,隨時測量著自己和人類的距離。
在樹林口用水引誘來的第一只蝴蝶就是擬縷蛺蝶,很快被我的微動作驚走。此蝶遠遠看上去,反面略像我熟悉的蒺藜紋脈蛺蝶,相比之下色紋更纖細精巧。作為重點目標蝶,我非常有耐心地跟著它,終于獲得一次逆光拍攝的機會。
戟眉線蛺蝶,我是在追蹤擬縷蛺蝶的時候順便拍的。這種蝴蝶也很有意思,名叫戟眉,你從正面其實看不出來,戟形藏在反面,很低調(diào)。
拍攝擬縷蛺蝶太難,我用了半小時才得手。沒想到,下面還有更難的目標——巧克力線蛺蝶。巧克力線蛺蝶和紅線蛺蝶,是線蛺蝶屬的顏值代表,不分伯仲。我個人似乎更偏好前者:正面一片巧克力色,僅在后翅尾部點綴一對橙斑,反面有鮮艷的紅褐色,配色大師級,相當(dāng)講究,百看不厭。
六月的陰條嶺,每個區(qū)域都有明星蝴蝶,但沒有一種是省油的燈,都很磨人。我一邊慢騰騰地跟著巧克力線蛺蝶,一邊這樣想著。前后追蹤了6只巧克力,有兩只拍好后才發(fā)現(xiàn)翅膀殘缺,真是太難了,它們比擬縷蛺蝶更敏感,不易靠近。好在追蹤過程中,順便拍了不少常見蝴蝶,對記錄此區(qū)域蝴蝶種類也算有用。
上午10點半,前面出現(xiàn)一戶農(nóng)家。屋前屋后,全是蝴蝶在飛,我目擊到3只卡特鏈眼蝶。不走了,我朝著遠處干活的主人打了個招呼,把雙肩包取下來,準備在這里大干一場。主人是個中年漢子,遠遠地點著頭揮手,示意我可以進屋。他可能以為我是來要開水的。
沒進屋,徑直來到屋前的水龍頭處,應(yīng)該是接的山泉水,水壓不大,水溫涼爽。用水瓢接水,把附近全部澆濕,我才慢悠悠取出杯子喝茶,等著看好戲。
奇怪的是,目擊到的幾種蝴蝶仍舊在四處亂飛,最先到地面吸水的,都是其他的路過蝴蝶。最先到的是綠豹蛺蝶,是個大路貨,全國廣泛分布,到處可見。然后是兩只琉璃灰蝶,也是大路貨。我繼續(xù)喝茶,穩(wěn)如泰山。
10分鐘后,大神駕到。一只紫閃蛺蝶飄然而至,此時地面已干,只有院壩邊緣還略有點潮濕?;琶ι焓肿ハ鄼C,一刻也不敢停留。閃蛺蝶屬中,最容易拍到的是柳紫閃蛺蝶,最難的就是紫閃蛺蝶。在此之前,這種蝴蝶我的記錄全是長焦鏡頭所得,從未有過微距鏡頭的拍攝機會。這次,是它自己送上門來的,豈能錯過。
蝴蝶永遠不會按你的計劃出牌的,這里的蝴蝶尤其如此。
被水光吸引過來的卡特鏈眼蝶,一直警惕地在屋檐一帶活動,下來好奇地轉(zhuǎn)一圈馬上又回去。不知何故,它突然大膽起來,先是落到椅子上,后來干脆飛到我的手背上吸食汗液。蝴蝶上手是常事,每次我都有一種特別的愉悅,這是尋蝶過程中的另一種福利。
一只苔娜黛眼蝶,像是一個出色的美食家,它把時間均勻分配到濕地和院角的蜂箱上。吸完水,必到蜂箱上吸食蜂蜜——我注意到那里有斑斑點點的蜂蜜,估計是主人取蜜的時間滴落的。為了更好的口感,它就這樣來回飛著,不辭辛苦。
我離開農(nóng)家之前,又來了一只黃環(huán)蛺蝶,它有社牛特征,一來就落在我的包上,繼后又躍起落到我的手上,讓我可以近距離地上下觀賞。差不多待了1小時,沒見到新的蝴蝶飛來,我離開農(nóng)家,繼續(xù)沿著這條黃金蝶道往前走。
遠遠地,看到一只蛺蝶立于路面,似兼有白色、褐紅色紋帶,難道是紅線蛺蝶?它和巧克力線蛺蝶都在陜西有分布,出現(xiàn)在三省交界的陰條嶺還真有可能。怕驚飛它,我遠拍了一張才小心地靠近。當(dāng)它清晰地出現(xiàn)在鏡頭里時,我才看出是錦瑟蛺蝶,正面略有點相似,反面區(qū)別很大。
臨近正午,我在一個岔路口又看到太陽能燈,觀察了一下,正是蔣卓衡給我詳細標注的蝶群處,但是只看到幾只粉蝶。又去分岔的小道逛了一圈,追逐幾只眼蝶,成功拍到了其中的苔娜黛眼蝶,這一只蝶翅完整、顏色鮮艷,超過之前拍到的。
無意中,看見遠處有一個水池,陰條嶺臨時打水工可以上崗了。
這個燈的水泥座臺之所以吸引蝴蝶,是有死蟲黑腐后的渣落到上面。覺得那個地方被草叢圍合,不夠開闊,我收集了一些蟲渣到公路邊,又搞了一個點位。兩個點位同時澆水,符合我的工作習(xí)慣,以勤補拙。
和剛才的農(nóng)家不同,這次澆水簡直是水到蝶來,太神奇了。公路邊來了卡特鏈眼蝶、老豹蛺蝶、大紫琉璃灰蝶等,僅卡特鏈眼蝶就有3只。水泥臺座來了擬縷蛺蝶、大展粉蝶等。我一時眉開眼笑,手忙腳亂,兩邊跑來跑去。
每十分鐘,我就跑到水池里打水一次。有一次回來時,很遠就看見公路邊多了一只陌生的黃色蛺蝶。前翅的眼斑有點熟悉,讓我想到柳紫閃蛺蝶,但這只是閃蛺蝶嗎?我拿起相機才拍兩張,它就飛走了。后來查到它還真是閃蛺蝶屬,曲帶閃蛺蝶。
我在這里澆水的時間開始得有點晚,半小時后,蝴蝶們就散去了。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到了,路面上蝴蝶稀少,我背起雙肩包,一邊徒步一邊吃干糧。一直走到前晚的道路盡頭,有些考察隊員在草地里舉網(wǎng)捕蟲,我打過招呼折返,近兩小時的徒步,渾身被汗水濕透,僅拍到一只藏眼蝶,但是瀏覽了一遍黃草坪的生境,看到了高山草甸的景致,也還不錯。
下午3點,回到岔道口。中午澆水沒引來此行的重要目標長紋電蛺蝶,我還想試試,放下背包,打水工再次上線。這一次,水泥臺座空空如也,公路邊的點位來蝴蝶了。澆水引蝶,大概率是流水席,上午下午來吃喝的客人很少有相同的。
一一記錄了來訪的蝴蝶,多數(shù)是環(huán)蛺蝶和帶蛺蝶,其中有一只屬于令人頭痛的環(huán)蛺蝶中的黃色紋組,它們正面彼此相似,難以辨別,需要看反面細節(jié)來確認。后來還是小蔣幫我鑒定的,是我從未拍到過的奧環(huán)蛺蝶。
我在這個點位守了一個多小時,后面20分鐘,已沒有新的蝴蝶前來。前面的路面上,會不會也換成了別的蝴蝶呢?低頭一想,就收拾背包、器材,慢慢朝駐地方向走去。
路面上基本沒有蝴蝶,看來,它們愛來的時間是清晨而不是全天。但我仍然保持著高度的警覺,越是空空如也的路面,越要小心翼翼,經(jīng)驗告訴我,其他蝴蝶少的時候,反而會出現(xiàn)一些特別的種類。
走了半小時,前面的路面鋪滿樹蔭,在那斑駁的光線里,一片樹葉似乎微微動了一下,而此刻并無微風(fēng)。我立即頓住身形,改成最輕的步子慢慢走近,果然是一只蝴蝶,而且是非常罕見的白斑俳蛺蝶,它屬于一個冷僻的家族俳蛺蝶屬,國內(nèi)只有4種。它在路面上平攤著略有點舊的翅膀,能盡情觀賞到正面的大小三對白斑。拍好正面后,干脆盤腿在它旁面坐下來,安靜地等著,說不定它會豎起翅膀,再讓我觀賞華麗的反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