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的春天來得遲。雖然已是四月下旬,但林間背陰處還有很多積雪,陽坡的土層剛剛開始融化,小草萌萌地探出嫩嫩的小尖,林間不時會看到興安杜鵑粉紅色嬌艷的花朵。又到了一年中栽樹的黃金時節(jié)。
在大興安嶺,春天植樹造林,夏季撫育,秋季整地補植是林業(yè)工人的必修課。
庫都爾森工公司育林林場的職工彭偉和同事們每年秋天都會在森調隊踏查好的造林地整地。秋整地就是把要栽樹的土坑先挖好,整理好。一畝地要打41至43個坑。50厘米長,50厘米寬,間距3至4米。林間草地草皮盤根錯節(jié),厚達十多公分,挖坑很困難,因此,挖坑的工人們手上都會磨出厚厚的老繭。
到了春天,林場職工們在施業(yè)區(qū)搭好帳篷,吃住都在山上,每天觀察土壤化凍情況,先陽坡后陰坡,先坡上后坡下?;瘍鰧訅蛄司挖s緊栽樹,他們知道,興安落葉松對栽種時間要求嚴格,不能錯過最佳時機,否則會影響成活率。
秋季整地,春季栽樹,夏季還要撫育。剛剛扎根的小樹苗柔弱嬌嫩,夏季雜草瘋長會欺負它們。彭偉和同事們就頂著炎炎烈日用鐮刀清除雜草,為樹苗生長保駕護航。
彭偉的爺爺是第一代林業(yè)工人。1959年大興安嶺林業(yè)開發(fā)初期,二十歲的彭家銀響應國家號召來到大興安嶺投身到火熱的林業(yè)開發(fā)建設中。那時祖國建設,木材需求量巨大,一列列裝滿優(yōu)質木材的火車晝夜不停地駛向祖國各地。彭家銀和工友們每天伐木運材,曾經(jīng)創(chuàng)下一人年采伐1萬立方米,林業(yè)局日產(chǎn)萬米木材的輝煌歷史。
林木囤積量畢竟是有限的,為此,時任內蒙古自治區(qū)主席的烏蘭夫同志指示,林業(yè)工人要“一手栽樹,一手砍樹,右手栽樹,左手砍樹”。為了讓大興安嶺“青山常在,永續(xù)利用”,彭家銀那代林業(yè)工人在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下采伐運材,在春季乍暖還寒的濕地上栽樹,夏秋季不顧蚊蟲叮咬,在烈日炎炎下補植撫育。
爺爺給彭偉的父親取名彭春林,就是希望父親像春天的落葉松一樣茁壯成長。父親沒有辜負爺爺?shù)钠谕?,他從爺爺那輩林一代工人的身上,繼承了服從命令聽指揮,黨讓干啥就干啥的韌勁兒,一年四季奔波在山林間?,F(xiàn)在已是庫都爾森工公司小有名氣的造林專家。
在父親的影響下,彭偉2012年大學畢業(yè)后也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林業(yè)工人。他每天跟著父親巡山找場地,育苗造林,他們同在一個單位,同在一個崗位,守護著同一片山林。
在林區(qū),像彭偉一家一樣祖孫三代扎根林區(qū),播種綠色的家庭還有很多。所以,務林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老一輩林業(yè)工人“來到林區(qū)獻青春,獻了青春獻子孫”。
在庫都爾務林人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全民造林的集體回憶。
那時造林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可以說是全民造林。不只是林業(yè)工人,小學生也有造林任務。無論條件多么艱苦,每年春天老師都會帶領學生們上山造林。
青山為證,綠水為憑。自1953年至1995年,118萬畝,三代人,一件事,用了整整42年的時間。蚊叮蟲咬,風吹日曬,手上磨出了多少老繭,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有榮耀與悲傷,有堅韌與抗爭,有寂寞與歡樂。但故事從未停歇,每年春天都是新的開始。這片林海負載著庫都爾三代人的希望和夢想,成就了庫都爾森工公司突破百萬畝人工林的綠色奇跡。百萬畝是什么概念?是10萬個標準的足球場地的總和。是不怕艱苦,矢志不渝的林業(yè)工人一代又一代不懈的奮斗。走過68載的開發(fā)建設歲月,成活面積已達118萬的人工林牢牢扎根在庫都爾的山山嶺嶺。
地處祖國最北部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冬季漫長寒冷,無霜期只有百天,所有樹種生長緩慢。但如今庫都爾的山坡上成片的人工林已高達二十多米,胸徑已達30公分,放眼望去,高大挺拔,郁郁蔥蔥。山腳下磚混結構的基礎托起了7架鋼筋玻璃組成的育苗大棚。大棚里一株株嫩綠的苗木茁壯成長。
如果冬季來到庫都爾,你還可以看到皚皚白雪覆蓋的林海雪原上萬畝金黃色的沙棘果樹林。小小的沙棘果一串串掛在枝頭,它們用力地生長在兩米多高的樹枝上,那一棵棵果樹舉著無數(shù)個金黃色的小棒槌直指藍天,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嫵媚多姿,讓人愛憐不已。
沙棘滿身是刺。它的果實果皮兒薄,薄皮里裹著的是金黃色的漿汁和黑褐色硬硬的小籽。如果在秋季采摘,不僅扎手,即便摘下,果實大多也是爛的。而且金黃的汁液黏黏的,粘得滿手都是。只有等到冬季果實凍實以后,在樹下鋪上苫布之類的東西,用棍子敲打樹枝,那金黃色的小果子才會像下了珍珠雨一般灑落下來。只需幾分鐘,一棵樹的果子就能采摘完畢。
自2015年大興安嶺停止商業(yè)性采伐以來,沙棘這種耐寒且有經(jīng)濟價值的果樹也成了彭偉他們每年必栽的樹種。現(xiàn)在,萬畝沙棘林已然開花結果。小小的沙棘果營養(yǎng)豐富,維C的含量是蘋果的400倍。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促消化,保護心血管改善皮膚的作用,有維C之王的美稱。森工集團飲料廠每年都大量收購,做成沙棘汁銷往全國,給林業(yè)職工們帶來不小的經(jīng)濟收益。
綠色,是林區(qū)的底色。森林,是綠色的載體。能為浩瀚的林海添抹新綠,能為大興安嶺的底色添彩,是彭偉和同事們的責任也是新中國三代務林人畢生的追求。他們歷盡坎坷,矢志不渝,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默默奉獻,用自己的汗水在祖國北疆鑄就了一座綠色的豐碑。
責任編輯"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