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長沙書人小記(二題)

      2025-04-27 00:00:00胡忠偉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5年3期
      關鍵詞:朱正周作人魯迅

      鍾叔河先生的文章之美

      念樓,是鍾叔河先生在長沙的寓所。所謂“念樓”即“廿樓”也。近些年來,鍾先生在念樓深居簡出,讀書作文,洞察世事,思考人生,散文隨筆寫得越發(fā)老辣,言簡意深,處處閃耀著文化和智慧的光芒。

      鍾叔河是出版大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他就憑一已之力,以過人的膽識和非凡的氣魄,編輯出版了周作人的《知堂書話》《周作人文類編》等著作,還推出大型文化圖書《走向世界叢書》,這套叢書展現(xiàn)了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歷程,在社會各界引起巨大反響并收獲廣泛贊譽,李一氓、錢鍾書、李普、李侃、蕭乾等專家學者紛紛為《走向世界叢書》點贊,稱其為“世界走向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開風氣之作。毫不夸張地說,這些書深深影響了幾代國人。

      鍾叔河大膽出版周作人的書,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次以“周作人”之名為知堂印書的開始,具有“破冰”之效。這不僅與他的編輯眼光有關,也與他愛讀周作人的書、與周作人有一段特殊的文字緣有關。1963年,鍾先生還在長沙街頭拖板車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知曉了周作人的地址,就給周氏寫信,談讀周著的體會,談中國的未來,給風雨飄搖中的知堂老人帶來一絲寬慰,想必有些觀點讓老先生引為知己。很快,他收到了北京新街口八道灣的回信,還有附贈的周著和條幅,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在《給周作人寫信》一文里,鍾叔河深情回憶了當年給周作人寫信的經(jīng)過:“實是一九六三年。當時我被開除已經(jīng)五年,正在拖板車,勞作歸來仍閉戶讀書,卻已不蓄紙筆。為了寫信給周作人,特別到小店中買了幾張一面粗一面光的極薄而劣的紅色橫格‘材料紙’,還有一小瓶墨汁和一支二角四分錢的毛筆?!?957年,鍾叔河被打為“右派”,隨后被關押勞改,1970年又因“反革命罪”被逮捕判刑十年,直到1979年才平反出獄。鍾叔河給周作人寫信,談到了讀周作人文章的感受:“說老實話,先生的文章之美,固然對我具有無上的吸力,但還不是使我最愛讀它們的原因?!彼J為,周作人文章的價值在于,“它們所反映出來的一種態(tài)度,乃是上下數(shù)千年中國讀書人最難得的態(tài)度,那就是誠實的態(tài)度——對自己,對別人,對藝術,對人生,對自己和別人的國家,對全人類的今天和未來,都能夠誠實地,冷靜地,然而又是十分積極地去看,去講,去想,去寫”。就是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在自身安危難保的情況下,在自己身處極端艱難的生活境遇里,鍾叔河也沒有放棄讀書,沒有放棄思考。無論何時何地,他的靈魂和思想都是自由的。在他看來,在他所讀過的書評書話中,周作人的文章可算是達到了上乘的標準。

      在《與之言集》中,鍾叔河言明出版《走向世界叢書》的緣由:“書雖然算古籍,讀者卻是新人。整理出版古書,應該引導讀者向前看,面對未來而不是面向過去?!辈徽撌沁x書,還是親自為每種書撰寫萬字導言緒論,鍾叔河都展示了少見的胸襟、膽識和現(xiàn)代眼光。因為在他看來,“走向世界”是個永恒的命題,是全世界所有人面臨的共同課題,走向世界的過程就是人類追求進步的過程,永遠不會結束。人類總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總會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只有保持開放,才能擁有未來。聊可欣慰的是,2017年,“走向世界叢書(續(xù)編)”65種由岳麓書社隆重推出,與30年以前的第一輯35種完好合璧,宣告“走向世界叢書”100種勝利會師,完美收官。

      鍾叔河認為,知識分子的“才、學、識”最重要——三者不能分割,“才是才能,學是學問,識是見識?!?022年他接受文化學者許知遠“十三邀”節(jié)目訪談時,對自己一生敢堅持獨立的出版主張和理念,評價還是蠻高的。他說,論“才”,自己只是“中才”之質;論“學”,自己只是高中肄業(yè);論“識”,是可以達到七八十分的。言談中充滿了自信。的確,在那個思想禁錮剛剛被沖破的年代,如果沒有異于常人的膽識,他哪敢把周作人的著作擺上出版日程呢?如果沒有超乎世俗的眼光,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史料恐怕要長久湮沒在故紙堆里了。

      鍾叔河說,1995年離休后,他沒辦法沒心情做正經(jīng)事了,便開始寫點小文章,抒發(fā)自己的感興。

      先生的文章結集出版始于1995年的《書前書后》,至今已出版了個人著作20多部,除了《念樓學短》《念樓集》《鍾叔河散文》《人之患——為別人作的序》《天窗》外,影響很大的就是他為《走向世界叢書》所寫緒論的結集《從東方到西方》。這些叢書的緒論最初發(fā)表在《讀書》雜志上,錢鍾書讀到鍾叔河的文章后,主動約他來京時到家中做客,還鼓勵他將緒論結集出版,主動提出為他作序。后來楊絳寫信給鍾叔河稱:“他(錢鍾書)生平主動愿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边@也是難得的文壇佳話。

      如果說善于讀書和思考是鍾叔河鍾做事做人的基石的話,那么他倡導的“編輯要有兩支筆,一紅一藍,紅筆改書稿,藍筆寫文章”的主張更是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讀者。他如是說,更是身體力行,積極實踐,為讀者奉獻的精美的散文佳構,因視野開闊、筆力深厚而備受讀者喜愛。

      《念樓隨筆》就是從鍾叔河已經(jīng)出版的幾本書中精選出來的佳作選集。他的文章,深得知堂文章的堂奧,但沒有周氏的晦澀難懂,比知堂隨意輕松,疏朗而淡,坦然而明,語言平實,簡短清爽,字里行間有精細也有遼闊,涉古既深又不深,悲天憫人而不怨天尤人,文字沉穩(wěn)誠懇又不動聲色,老辣得可怕,處處顯示著老派讀書人的本色。中文寫作到這個份上,中國恐怕沒有幾人可比。黃裳為鍾叔河《書前書后》作序評價說:“作者又是善于文章的。很沉痛的話,卻閑閑落墨,別無渲染。如果尋根溯源,這種筆路風致,可以到東坡、山谷、放翁的題跋里去找。有如人的面目表情,有的只是一微笑,一顰蹙,而傳達情愫的力量卻遠在橫眉怒目之上?!蔽蚁矚g鍾叔河的書,喜歡讀他的文章。

      我讀鍾叔河的作品也是最近三五年的事情。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他寫的一篇文章,很短,但有趣。后來在理洵《與書為徒》一書中看到一篇《“念樓學短”字字珠》的文章,文章稱贊鍾叔河的文章“寫得最是精到,有思想,有內容,偶爾百煉鋼,間或繞指柔,妙不可言”。大概受此影響,我在當當網(wǎng)上買來了鍾叔河《念樓小抄》一探究竟。 這本《念樓小抄》,集鍾叔河發(fā)表在各個報刊上的專欄文章若干篇。收錄的文章,大多很短,但短而有味,短而耐嚼。先生以冷靜客觀的筆法,懷人憶舊,評說歷史,記錄人生中的種種緣分,文字平實而情感深厚,為我們留下了重要的文壇史料。在《文匯讀書周報》2002年5月10日開欄前有一段話,大抵可以看成這些短文由來的交代:“‘念樓小抄’從文體著眼,這是文人不屑為,學人不肯為的,我卻樂意為之。自己沒本事寫長也怕看長文當然是最初的原因,但過眼稍多,便覺得看文亦猶看人,身材長相畢竟不重要,吸引力還在思想、氣質和趣味?!边@本書“寫的都是即興之作,‘撿到籃子里就是菜’,故題材不免散漫,內容也很雜亂,真是既散又雜?!钡缌终Z堂所言:“短的文章不一定好,好的文章一定短?!辨R叔河對文字心存敬畏,他把自己定位于一個編輯,他的好多文章,都是一改再改,好多書再版時他仍會親自再改,直到定稿印刷為止。

      鍾叔河這些短文,都是從讀書而來,從生活而來,讀古文,學古文,內容甚多,絕非三言兩語所能說盡,談人情、狀物貌、侃文藝、說飲食、評歷史,有感而發(fā),皆是娓娓道來的人生親歷,顯得樂觀平和,讀來毫不費力又能給人啟發(fā),這才是他文章的精妙所在。諸如“狗比主人兇”這樣的俗語哲言,在他的書里比比皆是,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又能使人醒悟。這里比的不僅僅是文字的簡約,更是人生的智慧和經(jīng)驗。鍾叔河編訂的《知堂書話》,厚厚的兩大冊,60多萬字,單就費力搜求爬剔這一功夫來講,沒有一定的讀書底子作支撐,恐怕是做不出來的。

      說起來,我與鍾先生還有一段或可一記的文字緣呢。鍾先生的書,有幾本都是自己題寫的書名,他的字莊重雋永,一筆一畫都著力頗多,顯示出深厚的功力。每每端詳印在書前的他的照片,一種親切感便油然而生,這是一個慈祥溫暖的文化老人。

      我心想,什么時候能得到先生的手書墨寶呢?機緣還是來了,網(wǎng)上結識的書友資深書蟲彭大胡子彭國梁,就是長沙人,與念樓先生共處一城。2014年秋,我為彭國梁的《書蟲日記二集》撰寫了《書蟲彭國梁的幸福生活》一文,以文會友,我托他向鍾叔河老人索題書名,沒想到他答應了,說幾天后要去念樓拜訪鍾叔河老人,可以當面請求這個事。

      漫長的等待,大約一個月后,彭國梁快遞來了鍾叔河老人題寫的書名,拆開信封,書香撲鼻,在一張文川書坊設計的32開本的箋譜印花紙上,寫著五個大字“書是一盞燈”,豎式排列,字體方嚴正大、樸拙雄渾、端莊雅致,一撇一捺顯得靜中有動、峭拔奮張。除了這幾個書名題詞,先生還簽贈了自己的著作《左右左》等書??粗先说氖止P,念樓在我心中一下子親近了許多,先生德高望重、嘉勉后學的深情讓我感動。每當我心里靜不下來的時候,端詳著先生贈書上的照片,看看先生那平和的面容和伏案寫作的樣子,我不禁思索:先生此刻在做些什么呢?是讀書還是寫作?一些浮世的擾攘便從心里退開了。

      鍾先生經(jīng)常說,“書的功能是給人閱讀,不是擺看的,收藏上架也只是手段,目的是讓更多的人讀。”讀書、編書、寫書是他一輩子的事情。如今,先生雖然年紀大了,但他仍然為他鐘愛的出版事業(yè)散發(fā)著熱和火,思考著……

      “我們手里持炬,沿著道路奔向前去?!保ㄌ@理斯)如果把思想家們比作是點燃火炬的人,那么鍾叔河先生就是手持火炬的人。

      讀鍾叔河的作品,我在佩服其智慧才情的同時,也盡情地體味到了中國文章之美。

      朱正:我愛魯迅,更愛真理

      在湖南長沙,朱正先生長期在開福區(qū)松桂園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工作,他和鍾叔河先生同樣令人關注。20世紀80年代初期,他掛帥出版“駱駝叢書”等圖書,在讀者群中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我閱讀朱正先生的作品,是從他編著的《跟魯迅學改文章》開始的。那是一本淺綠色封面,32開本窄長形的異形書,書前以葉圣陶先生給作者的信作為代序,內頁分為兩欄,左欄印著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9篇文章的手稿和定稿,右欄則是朱正對定稿和手稿改動之處的對比、解讀和點評。這本書之所以吸引我的注意,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魯迅先生的文章,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的不少文章被選入了初中、高中的語文課本,語言辛辣,思想犀利,人物形象突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一方面,則是先生的手稿所呈現(xiàn)出來的書法之美,吸引著我去描摹仿效。先生從小經(jīng)歷嚴格的幼學、嚴謹?shù)膸煶?,加上他天資聰穎,對毛筆書法的酷愛,使得他的手稿獨具風采,篆、隸、行、楷諸體皆工,書風繼碑派一路,寬博沉雄,簡淡古雅。大文豪郭沫若曾這樣評說:“……魯迅先生亦無心作書家,所遺手跡,自成風格,融冶隸篆于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質樸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遠逾宋唐,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钡拇_,他的這些文章的手稿,筆畫遒勁雋永,字體大小適中,整齊有力,給人一種非常和諧的美感。從手稿看,這些文章大多一氣呵成,改動之處很少,有的僅是一個標點或一個字、詞的調整,絕少整句或整段的涂抹勾畫,顯示了他深厚扎實的文學功底。就這樣,我深深記牢了朱正的名字。

      1931年,朱正出生在長沙。祖父給他取名“家駿”,后來又叫他“學古”。念小學的時候,因為“學”的繁體字筆畫太多,他總是把字寫得很大,無法擠到一個格子里去。在長沙方言中,“正”與“駿”讀音相近,筆畫又少,于是他就有了“朱正”的名字。當年,這只是祖父的一個權宜之計,不料卻暗示了他以后的道路——在人生的一個個關口,對于“正確”二字的較真和執(zhí)著,帶給他無數(shù)磨難,也用學術上的成功回報了他。

      1949年,朱正考進《新湖南報》干訓班,在反右斗爭中受到?jīng)_擊,在“文革”中又被發(fā)配農場勞改,直到1973年才得以釋放。1979年右派改正后,他去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因為出版名著《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文版)一書而引發(fā)爭議,隨后卸任總編職務,直到年老退休。

      朱正出版研究魯迅的作品,是1956年他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傳略》,這前后他還在《長沙日報》連載《魯迅的故事》。對此,原湖南省文化廳廳長謝作孚認為,當年《長沙日報》連載的《魯迅的故事》,是朱正深度寫作及發(fā)表魯迅研究作品的一個重要起點。從此,這個倔強的長沙人,一頭扎進魯迅研究的領域,一連寫出了很多關于魯迅的書,出版了《魯迅回憶錄正誤》《魯迅手稿管窺》《周氏三兄弟》《重讀魯迅》《一個人的吶喊——魯迅1881—1936》等重要作品。

      朱正熱愛魯迅,癡迷魯迅,但并不迷信魯迅,他把先生當“人”來研究,而不是當“神”去信奉。魯迅是他心中的偶像,他對魯迅非常尊敬,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熱愛,但他也愛真理。他覺得,一個歷史研究者要有歷史的責任感,要對歷史負責,所寫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著述都要經(jīng)得起時間的檢驗。

      朱正從25歲時出版《魯迅傳略》,1982年改寫再版《魯迅傳略》,到1985年出版《魯迅傳》,2003年出版《周氏三兄弟》,再到2007年出版全新版魯迅傳《一個人的吶喊——魯迅1881-1936》,半個世紀五度為魯迅作傳。而每一次修訂,他都有所改進,頗受好評。如擔任過魯迅博物館館長的孫郁說:“朱正的書‘語必征實’,史料豐贍,考證精審,知人論世,特立不群。”同為魯迅研究專家的錢理群說:“這本傳記不僅集魯迅史料研究成果之大成,而且作者也有自己史料的獨立準備;對這些年學術界關于魯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的論爭,更有獨立的判斷……作者對魯迅既非仰視,也非俯視,而是平視之的態(tài)度和眼光,或許更能給讀者以啟示?!?/p>

      說起來,朱正開始走近魯迅,還與他愛讀魯迅的書有關。當年,朱正之所以寫《魯迅的故事》,就是不滿于當年日本人小田岳夫著、范泉譯的《魯迅傳》,覺得這本書沒寫好,很不全面,那么多關于魯迅的事都沒寫。其實,早在1946年,朱正就與魯迅結緣了,那時他才15歲,正在郴縣廣德中學讀初二。國文教員蕭鴻澍先生講課風趣,學生都愛聽。蕭老師講魯迅講《阿Q正傳》,引起了朱正的興趣,他看的第一本魯迅作品,是蕭老師借給他的《吶喊》。朱正對魯迅的興趣日漸濃厚,書店里有抗戰(zhàn)時期重慶用土紙印刷的魯迅作品單行本,非常便宜,他見一本買一本?;氐介L沙的長郡中學念高中時,魯迅的書他差不多都讀過了。這樣深厚的閱讀基礎和積累,為他日后研究魯迅起到了敲門磚的作用。

      經(jīng)歷了人生命運的跌宕起伏,朱正仍然一身正氣、個性十足。在他看來,被錯劃為右派的那些年,正是他對人生和命運深入思考的重要時期。撥亂反正之后,朱正開始對反右斗爭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全面的研究,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198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九五七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這本書,完全用公開發(fā)表的無可辯駁的材料說話,將反右派的前因后果和全過程原原本本記錄在案,給后世留下了一部值得閱讀的信史。在書中,作者不自訴悲苦,也不是如編“紀實文學”那樣夸大其詞,而是以冷靜的筆觸、一流的手筆,把反右派斗爭放到國際共運和聯(lián)共黨史的大背景下來分析來觀察,這一點,在同類題材的作品中似尚無人能及。

      作為史家的朱正敢于把那段特殊的歷史寫下來,在我看來,他的感情是真摯的,用心是真誠的,下筆也是謹慎嚴肅的。他曾說過,“寫東西,要敢于寫前人沒寫的,后人想看的”,而這,正是他一生師法魯迅、堅持真理的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

      猜你喜歡
      朱正周作人魯迅
      乾榮子對周作人創(chuàng)作之影響考察
      文學與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21:38
      蝶飛四月天
      寶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6:00:14
      無限風光在險峰
      寶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6:00:12
      獨釣半日閑
      寶藏(2021年7期)2021-08-28 08:18:00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周作人之死
      北廣人物(2017年45期)2017-11-27 02:07:01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13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榕江县| 乌恰县| 安新县| 蒲城县| 越西县| 丹阳市| 周至县| 平江县| 沈阳市| 柯坪县| 保康县| 沅江市| 绩溪县| 乌拉特中旗| 云林县| 会同县| 濉溪县| 布拖县| 古交市| 沙洋县| 白城市| 武宣县| 宁安市| 遂平县| 望都县| 台东市| 满城县| 东丰县| 乐平市| 隆回县| 手游| 方山县| 建昌县| 电白县| 前郭尔| 乌兰县| 东乡| 琼中| 永清县| 隆林|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