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兒童”理念就是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尊重幼兒的自主意識,讓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性,釋放自己的個性,以更適合幼兒的方式開展教育?!叭珒和崩砟钕碌挠H自然教育活動基于幼兒對自然的天然親近感。大自然是幼兒最好的課堂,這個課堂應當是快樂的、自由的、豐富的。幼兒在自然的懷抱中可以盡情地觀察與探索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夠在興趣的帶動下對大自然進行深入的了解與探究,從而進一步促進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將自然界中的各種要素引入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大自然中探索無窮奧妙,體驗成長快樂,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全兒童”理念下的親自然教育活動是以自然主義教育理論為基本依據,結合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圍繞幼兒的興趣,生成親自然主題活動。教師應當在一日生活中盡可能多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讓幼兒發(fā)現新奇有趣的現象或事物。教師應當尊重幼兒的親自然行為,了解幼兒,并學會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
在語言領域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會利用電子設備或圖書等組織幼兒在室內進行談話活動,而在親自然教育理念下,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自然探索的機會。例如,在有關季節(jié)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活動內容,改以往單一的室內集體談話活動為戶外感受活動。在語言活動“秋天的落葉”中,教師可以帶幼兒去往幼兒園戶外的各個角落,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有關秋天的變化,通過看看、摸摸等親身感受,讓孩子們自主體驗,從而為他們創(chuàng)造想說、敢說、喜歡說且有話可說的語言環(huán)境,真正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教師應抓住幼兒生活中的各種契機與興趣點,在發(fā)現幼兒的偶然興趣后,分析幼兒興趣對于生成親自然教育的價值。在有價值的主題活動中,教師應將幼兒視為主動、積極的個體,讓幼兒在自身的節(jié)律之下健康成長。依據自然教育思想,教師要將幼兒培養(yǎng)成為真正會學習、會釋放、會表現的孩子。當幼兒表現出感興趣時,教師要積極挖掘幼兒興趣背后的熱點與焦點,為幼兒提供更加豐富的、漸進式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可以在連貫性、深入性的活動體系中不斷加深對自然的認知。利用連續(xù)性的活動,如資料搜集、閱讀、繪畫、種植、自然采風、遠足郊游、自然探索等活動,促成幼兒的親自然體驗,讓自然成為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和學習載體。
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發(fā)展。在開展親自然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發(fā)展規(guī)律,讓幼兒充分體驗真實的自然,感受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理解自身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從而獨立自主地參與親自然教育活動。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自主活動的主要形式,也是豐富幼兒親自然教育內容的重要途徑。在開展區(qū)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不同區(qū)域活動的特點及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與發(fā)展水平,在材料的投放與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有效融入親自然教育元素。
在材料投放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入自然物或者幼兒感興趣的自然材料,包括自然中隨處可見的自然物和一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物。這些自然物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符,更能吸引幼兒的操作與探究,讓幼兒在觀察自然、接觸自然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自然材料。
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應圍繞親自然教育活動的主題,為幼兒提供相應的墻面環(huán)境與空間布置,將主題活動的相關資料、幼兒在活動中的靈感時刻、幼兒的親自然教育成果展示出來。根據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的實際需求,鼓勵和支持幼兒自主參與到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之中,提高幼兒參與度,讓幼兒通過與環(huán)境進行充分有效的互動,進一步形成對自然的了解與好奇,提升幼兒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
在親自然教育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孩子積累有益的直觀體驗和情感認知。教師要善于發(fā)現更多的自然資源,并在幼兒戶外自然探索活動中加以巧妙運用,借助多重感官體驗,調動孩子親近自然和探索自然的濃厚興趣,從而使幼兒能夠以更多元的方式獲取經驗。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東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