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茅草初生葉芽,經(jīng)春雨潤澤,綠莖像新媳婦懷胎,肚子微微鼓起,頭部卻尖而呈紫紅色,整根約數(shù)寸長,猶如巨型縫衣針。《毛詩品物圖考》里說:“茅春生芽如針,謂之茅針”,茅針拖著日益圓潤的身子藏于蔥綠的茅草中,春風(fēng)拂過,擺動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發(fā)現(xiàn)似的。但我們是何等眼尖,鄉(xiāng)村的孩子天生與土地親近,對從泥土里長出的野草野果無不熟稔,能吃的,怎會輕易放過。
茅針實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草的花苞,即谷荻。茅草生命力強(qiáng),田間地頭,山腳坡邊,都可見它的身影,其葉細(xì)長,邊緣有小鋸齒,葉柄包連在莖稈上,跟一把把劍似的,若不小心,很可能會被劃破手指。關(guān)于茅草葉,還有專門的謎語,“一把刀,雙邊快;能割肉,不割菜”,所以,我們找茅針時,不敢在茅草叢里肆意地扒和捋,得瞅準(zhǔn)了再下手。撥開茅草的兩片葉子,大拇指和食指穩(wěn)穩(wěn)捏住,輕巧地往上一提,胖鼓鼓的“娃”便痛快地出來了
等攢了一大把茅針,我們方坐下來一飽口福。我像剝玉米殼那樣一層一層地褪去它的綠色薄衣,飽滿的白色瓤子露了出來,似一段茸茸的粗粗的面條,用手指捏起,觸感綿軟細(xì)滑,入口慢慢咀嚼,軟糯,鮮嫩,清甜?!懊┽樝丬洕u包茸”,看,早有古人夸贊過它味美。嚼著嚼著,嚼出了滿口的初春氣息,有草的清香,泥土的芬芳,還有清潤的雨水、溫煦的陽光及輕柔的暖風(fēng)。
茅針剛羞怯地冒出尖尖,便有人性急,使勁拽它出來,剝開皮,見不到丁點肉,實在拔得太早了;而若拔得遲了,等茅針過于身長體肥,里面的纖維變粗變硬,嚼起來糙糙的,失去了鮮嫩之味,根本咽不下去,便不得不棄之。母親說,吃了略老的茅針會流鼻血。這話我們聽聽就算,并未放在心上。有一次,弟弟吃完一堆茅針,茅針殼散落一地,然后奔來奔去地沖啊殺啊,正玩得起勁,鼻血卻像兩條紅色的蟲子,從鼻孔彎彎扭扭地出來了,嚇得他好幾天沒碰茅針。后來才知,茅針不管老不老,貪食就容易上火。
我們幾個坐在院子的臺階上,曬著太陽吃著茅針,身體舒展輕盈,愜意得要飄起來。小芬突發(fā)奇想,建議把剩下的戰(zhàn)利品作為賭資,一起玩撲克、下軍棋,誰輸一局就乖乖交出兩根茅針。大家齊聲說“好好好”。游戲開始了,每個人都玩得非常認(rèn)真,過程少不了跌宕起伏,連旁觀者都激動了一把,一局終了,一眾小孩必然咋咋呼呼,鬧作一團(tuán)。贏了的眉開眼笑,挑釁似的剝開茅針,吃得直咂嘴;輸?shù)囊膊粣?,反正茅針沒了還可以去拔,屋后的拔光了就去河對面,河對面掃蕩完了就去田塍,去路旁,去山坡……
谷雨過后,氣溫升得飛快,茅草愈發(fā)茂盛,那些從我們眼皮底下“逃生”的茅針變得大腹便便,一捏,結(jié)實到發(fā)硬。這時的茅針已經(jīng)不能吃了,它們馬上就會抽穗揚花,茅花的花色始呈褐紫,繼而淺黃,終為白色,所謂“夏生白花茸茸然”,每一株的頂上,都像插上了白絨絨的羽毛,靜時流蘇般垂著,動則迎風(fēng)飛舞,有一種別樣的韻致。
我忍不住拔了一把茅花,一路上,細(xì)碎的絨毛飄飄揚揚,如雪花,更似蒲公英,心里卻惦念起來年的茅針來。
虞燕: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人民文學(xué)》等刊物發(fā)表作品近百萬字。獲冰心兒童文學(xué)新作獎等。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隱形人》《理想塔》,散文集《小島如故》。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