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位于重慶南部邊緣的渝黔邊界,主峰高2238米,拔峻沖霄,它由金佛、柏枝、箐壩三座大山連綿而成,總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qū)面積就有44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95%以上,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山”。金佛山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而聞名,每一處都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
天然的陳列館
南川區(qū)隆化鎮(zhèn)海拔580米,那天早晨,車出西大街,行駛70多公里,我們便到了海拔1400米的高穴子——金佛山的門戶了。在此吃完午飯,我們便沿著旋轉如螺的山道,投入了金佛山的懷抱。
金佛山是鑲嵌在祖國大地上的一顆綠寶石。在25萬畝原始常綠林中,萃集著237科、2997種植物,比號稱“植物王國”的西雙版納還多150多種。山上有世界罕見的銀杉、珙桐,就連猴面包樹這種只產(chǎn)于非洲的“最長壽樹木”,這里也有。它開出的大白花十分好看,果大如瓢,果實味美可食似面包。一棵高12米的杜鵑花樹,枝繁葉茂,粉紅色的花朵綴滿枝頭,樹下積了厚厚一層花瓣,號稱“金山杜鵑王”。我國是杜鵑花的故鄉(xiāng),據(jù)說全世界現(xiàn)有杜鵑花800多種,我國至少有600多個品種;而金佛山就聚集了60種之多,闊柄杜鵑、枇杷杜鵑、彎葉杜鵑等五種是金佛山特有的。樹齡80年以上的喬木杜鵑有15000余株,灌木杜鵑滿山遍谷。我們來時,正值杜鵑花盛開,紅、黃、白、綠、紫異彩紛呈。山上還有成片的野生大葉茶,最大的一株“野茶王”高11米,據(jù)說已存活了兩三百年,尚能年產(chǎn)鮮葉一百多斤。它的葉片有成年人的巴掌寬、一拃長,若喜飲濃茶,每杯泡一片茶葉就夠了。
尤其令我們驚嘆的是銀杉,它以古老、秀麗、珍稀、挺拔著稱,被譽為中國的“國寶”,與“活化石”大熊貓齊名?!掇o海》里是這樣介紹銀杉的:“銀杉,松科,常綠大喬木……產(chǎn)于廣西龍勝及四川南川金佛山,1956年始發(fā)現(xiàn),為我國特產(chǎn)的稀有樹種?!逼鋵崳y杉的主產(chǎn)區(qū)只有金佛山,這里才是銀杉的故鄉(xiāng)。金佛山三個片區(qū)生長正旺的銀杉有近兩千株,最大的一株高16米、胸徑50多厘米,生機盎然。
穿過密林,我們到達一處名為“飛來峰”的銀杉巖下,有一片銀杉就長在那孤峰頂端。雙手緊緊抓住竹藤木葛扎成的搖晃的扶手,半個腳掌放在巖壁彎曲的小徑上,手腳并用,我們氣喘吁吁地攀了上去。放眼一看,48株掛著編號牌的銀杉,老、壯、青、幼樹都有,它們在這峰際共生,成為獨處一峰的“四世同堂”的家族,一株株筆直地傲然挺向云海。細看,其枝平列,葉環(huán)狀輪生,形如柳葉但比柳葉細長,葉下有兩條白色氣孔帶,在陽光下閃亮,時而隨風翻涌起綠浪銀波。銀杉之所以珍貴,在于它是古老的孑遺植物。距今兩三百萬年前,冰川嚴寒降臨地球,第三紀遺留下來的動植物相繼死亡,廣泛分布在整個北半球的銀杉絕跡了。上世紀前期,歐洲發(fā)現(xiàn)銀杉的化石。1956年,我國專家上金佛山考察后,宣布了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地處低緯度的金佛山,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氣候,冰川活動受到限制,使得銀杉熬過了第四紀冰川,幸存和繁衍下來了!此后,世界的植物學界都注視著中國,注視著金佛山。
金佛山的植物種類繁多,林木秀美,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被國內外學者譽為“天然的植物陳列館”。美國出版的《威氏植物》專著中,曾收入金佛山植物270種。其實,金佛山也堪稱“天然動物園”,至今鮮為人知。僅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就有虎、豹、小熊貓、金絲燕、鹿、獐、巖角雞、紅蛇、竹鼠、鷹、雕、大鯢、伯勞、布谷、相思鳥、白鶴等禽獸500多種,蝴蝶300余種,最大的蝴蝶,如果張開翅膀,比小孩的胳膊還長得多。
一座山的傳說
陽光照耀時,金佛山如同一尊金佛,“金佛山”可能由此得名吧。金佛山同所有名山一樣,有著神秀的山峰和古怪的溶洞。就說古佛洞,它在兩千多米的山頂,是一座地下迷宮,洞中有八卦陣,有可容萬人的較場壩,有百里巷,還有米市、陰河等。傳說金佛山的大古佛、二古佛永世坐鎮(zhèn)在洞中,凡人是進去不得的。40年前,有三位探險者進去,被困洞中,若不是救援及時,他們就迷途難返了。同古佛洞相鄰的仙女洞,洞口高張,洞內平坦,黃沙鋪地成壟成行,若將其攪平,來日又歸原樣。當然這是風力、氣流使然,過去人們不理解,說是仙女耕田。還有一個黑風洞,傳說更玄乎了,說是里面有一只金雞,經(jīng)常張翅撲打,發(fā)出雄雞拍翅的聲音,實則此洞頂有口如壇,風從壇口灌進去,造成了“嘭嘭”的拍翅聲罷了。
金佛山北坡有兩處名勝可游。一處是古戰(zhàn)場龍巖城,坐落在1400米的馬嘴峰上,扼貴州至重慶的咽喉。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茆世雄任南平軍兵馬都監(jiān),統(tǒng)軍鎮(zhèn)守此城。當時,元軍從云、貴入川圖謀奪取重慶,龍巖城是必經(jīng)之地。茆世雄憑借天險率兵阻擊,挫敗元兵的多次進攻,宋理宗詔稱龍巖城為“南方第一屏障”。宋史上,龍巖城與合川縣釣魚城同為蜀中兩座抗元名城。七百多年過去了,至今龍巖城的城墻、城堡猶存,城壁上的宋元之戰(zhàn)碑銘也依稀可辨。與龍巖城同處一條旅游線上的三泉鎮(zhèn),離縣城不過十多公里,坐落在風光明媚的山麓,也是一處小有名氣的游覽勝地。它的得名,是因從北坡發(fā)源的龍巖河流到這里時,河底有三股水溫不同的泉水往上冒,形成冷泉、溫泉、燙泉,水溫分別為20℃、40℃、60℃左右。三泉附近還有“千佛拋珠”“雙溪草堂”“秋水觀魚”等十景??箲?zhàn)時期,這里修起不少別墅,蔣介石、宋美齡也看中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和好泉水,曾特意著人修建了專用浴池。現(xiàn)在,美齡橋及相連的介石路尚在,浴池則早已被水沖毀了。
三泉鎮(zhèn)一處溫泉是游人沐浴的好場所,我們乘興在此痛快洗浴了一番,游歷金佛山的辛勞被洗刷得一干二凈。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