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關(guān)注過銀杏,這種看似平常之物,其實是穿越時光而來的“信使”。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當然還有很多別名,比如鴨掌樹、鴨腳子、蒲扇等。
老朋友請我吃日本料理,他很喜歡鹽烤白果??具^的白果,微微的苦澀中夾雜甜味,還帶著堅果的香氣。他心中有疑問:日本的老百姓為什么愛吃這種東西,中國人似乎就很少吃。
中國人當然也吃,也用它入菜,不過現(xiàn)在主要當成藥材。而且,銀杏微毒,本來就不能多吃。
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寫過一首《鴨腳子》:“江南有嘉樹,修聳入天插。葉如欄邊跡,子剝杏中甲。持之奉漢宮,百果不相壓。非甘復(fù)非酸,淡苦眾所狎?!?/p>
銀杏樹葉的樣子像鴨子的腳蹼,所以古人送了它一個有趣的稱呼鴨腳。銀杏樹有了這個別名,果實順理成章就叫“鴨腳子”。
不過,真正具有詩意的,還是從植物學(xué)角度看待人類與銀杏的緣分。
要知道,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最早出現(xiàn)于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經(jīng)覆蓋了大半個地球,但因為地理氣候變遷幾近滅絕,只有在中國的良好自然環(huán)境里得以存活下來。就這樣,銀杏成為了植物世界的“活化石”。這唯一的種類本綱,一目一科一屬一種。作為一種生物,銀杏沒有任何親屬了。
樹木沒有腿,不能在大自然里奔跑、交配傳播物種,它們只能靠動物食用自己的果實,被攜帶到各地,排泄在大地上。歷史上,是什么動物能夠吃掉銀杏有毒的果實而不會死掉,還幫助它傳播?
嫡親、遠親都大面積滅絕后,世界上就只有中國的銀杏這一個孤獨的種類了。銀杏的果實只能垂直落在原本的那棵樹下,一旦果實生根、發(fā)芽、長大,原樹就得死去了。
細細回味,有所感動。
那么孤獨的樹種,是中國人喜歡它、欣賞它,讓它散播在中華大地上。它們不僅存活下來,還重新走遍了全世界。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