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一)腰部疼痛
腰部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特異性癥狀,多數人在患病初期表現為局部鈍痛。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疼痛的性質會逐漸發(fā)生變化,可能會轉變?yōu)槌潭雀忻黠@的刺痛,猶如針刺一般,疼痛發(fā)作時患者常常不自覺地停止正在進行的動作,試圖通過靜止來緩解疼痛。腰椎間盤突出后,椎間盤中的髓核突出并對附近的神經根產生壓迫,這種壓迫干擾了神經的正常傳導,進而引發(fā)疼痛信號的傳遞,導致腰痛。
(二)放射疼痛
當突出部分壓迫到坐骨神經時,除了腰部的疼痛外,還可能出現向臀部、腿部放射的疼痛,甚至一直蔓延到小腿或足部。這種放射性疼痛通常伴隨著麻木、刺痛感或灼熱感,在走路、站立、彎腰或過度疲勞時痛感容易加劇。
(三)肌肉無力
神經受壓迫嚴重時,患者還可能出現相關肌肉無力的癥狀。例如,患者可能會感到難以用力抬腳或走路時出現拖步及步伐不穩(wěn)的情況,嚴重者甚至不能進行正常的日?;顒?。
(四)其他癥狀
在極少數情況下,腰椎間盤突出癥還可能影響膀胱和腸道的控制功能。當神經根受到極為嚴重的壓迫時,支配膀胱和腸道的神經傳導出現紊亂,可能導致尿失禁或便秘等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
(一)病史及體格檢查
醫(yī)生會先詢問患者的病史,包括癥狀的持續(xù)時間、疼痛的性質和誘發(fā)因素,以及是否有過腰部受傷史等,這些信息對判斷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醫(yī)生還會通過體格檢查來評估患者的腰椎活動范圍、神經反射、肌肉力量、疼痛的觸發(fā)點等,以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為后續(xù)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二)影像學檢查
X射線檢查可以幫助醫(yī)生排除骨折、腫瘤等其他可能的原因,但對于診斷椎間盤突出本身的效果有限,因為X射線檢查只能顯示骨骼的結構,無法清晰顯示軟組織(如椎間盤)的情況。
CT檢查可以提供椎間盤的詳細影像,包括椎間盤的突出程度、方向,以及是否壓迫到神經根等。CT檢查具有操作簡便、成像速度快等優(yōu)點,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椎間盤退化嚴重或伴有鈣化時,其顯示效果可能不如磁共振成像檢查清晰。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最佳影像學手段,它能夠清晰地顯示椎間盤的形態(tài)、結構和突出程度,同時還能準確判斷神經根是否受到壓迫及壓迫的程度。因此,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具有極高的價值。然而,影像學檢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雖然磁共振成像能夠清晰顯示椎間盤的情況,但費用相對較高且可能對某些患者(如裝有心臟起搏器或金屬植入物的患者)存在禁忌證。因此,在選擇影像學檢查方法時,醫(y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
(一)保守療法
行為干預:調整日常生活中的姿勢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在站立時要保持挺胸抬頭,避免彎腰駝背,雙腳微微分開,使身體的重心均勻分布,減輕腰部的壓力。坐下時應盡量選擇高度合適、有良好腰部支撐的座椅,使腰部能夠保持挺直,避免癱坐在椅子上,增加腰部負擔。同時,嚴格避免彎腰提重物等容易加重癥狀的活動,盡量避免彎腰搬重物、拎過重的物品等動作。如果確實需要搬運重物,應該先蹲下,利用腿部力量將物體抬起,而不是直接彎腰去拿,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腰部損傷。另外,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避免久坐或久站、定時起身活動腰部也是行為干預的重要內容。
物理療法:熱敷是一種常用且簡單有效的物理治療方法?;颊呖梢允褂脽崴驘崦矸笤谘刻弁吹牟课唬ㄟ^溫熱的刺激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的緊張和痙攣,減輕疼痛。冷敷則適用于疼痛發(fā)作較為劇烈、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的情況,冷敷能夠收縮血管,減輕炎癥反應和腫脹,起到鎮(zhèn)痛的作用。牽引是借助專業(yè)的牽引設備對腰椎進行適當的牽拉,拉開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也有助于調整腰椎的生理曲度。按摩則需要由專業(yè)的按摩師操作,通過按、揉、推、拿等手法放松腰、臀、腿等相關部位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不過,物理療法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合理選擇和應用,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加重病情。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消炎藥。這類藥物能夠抑制體內的炎癥反應,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對于緩解腰部疼痛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有一定的效果。神經類藥物(如甲鈷胺等)可以營養(yǎng)神經,促進受損神經的修復和再生,改善因神經受壓導致的麻木、無力等癥狀。類固醇注射則是將類固醇藥物直接注射到病變部位周圍,能夠快速減輕局部的炎癥和水腫,緩解疼痛,但由于類固醇藥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時需要嚴格遵循醫(yī)囑,控制劑量和注射次數。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雖然在短期內效果較為明顯,但停藥后有復發(fā)的可能,因此通常需要結合其他保守治療方法一起使用并持續(xù)觀察病情變化。
(二)手術治療
椎間盤切除術:一種比較常見的手術方法,通過手術將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去除,直接解除其對神經的壓迫,能夠恢復神經正常的傳導功能,緩解疼痛,改善肌肉無力等癥狀。手術過程中,醫(yī)生會根據椎間盤突出的具體位置和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盡可能精準地切除突出的髓核組織,同時盡量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術后患者需要一定的時間恢復并配合康復訓練,以鞏固手術效果,防止病情復發(fā)。
椎間盤置換術:針對一些椎間盤退化嚴重的患者,單純切除突出部分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時可以考慮進行椎間盤置換術,將受損的椎間盤替換為人工椎間盤。這種人工椎間盤在功能上能夠模擬正常椎間盤的緩沖、支撐等作用,恢復腰椎的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椎間盤置換術對手術操作水平、人工椎間盤的材料等要求較高,需要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另外,術后也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相應的康復指導。
椎管減壓術:當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導致椎管狹窄并壓迫神經時,椎管減壓術就顯得尤為重要。該手術通過去除椎管內一些增生的骨質、增厚的韌帶或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等,擴大椎管的空間,解除神經受壓的狀態(tài),改善神經的血液循環(huán)和功能。手術的關鍵在于精準地判斷需要減壓的部位和范圍,避免過度減壓或減壓不足等情況,確保手術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緩解患者的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的預防
(一)保持良好的姿勢
無論是站立還是坐下,保持正確的姿勢至關重要。站立時,雙腳應與肩同寬,使身體重心均勻分布,避免重心偏移導致腰部受力不均。坐下時,選擇高度合適、有良好腰部支撐的座椅,膝蓋與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線,腰部挺直,避免癱坐。
(二)適度鍛煉
定期鍛煉腰部和核心肌群能夠增強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的穩(wěn)定性,減輕椎間盤壓力。例如,游泳時,水的浮力可減輕身體重量對椎間盤的壓力,同時鍛煉到全身肌肉,尤其是腰部和背部肌肉。瑜伽中的一些特定體式(如貓牛式、下犬式等)也有助于拉伸和強化腰部肌肉,但要注意運動強度和方式,避免過度運動造成腰部損傷。
(三)避免腰部過度負重
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腰部承受過重的壓力。需要長時間彎腰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園藝工人等)應定時休息,活動腰部,緩解肌肉疲勞。
結語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脊椎疾病,其癥狀多樣且因人而異。通過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都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及時就醫(yī)并接受規(guī)范的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編輯:臺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