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喝“有水垢的水”會得腎結石?
流言:水垢會“積攢”在腎臟里,產(chǎn)生腎結石。
真相:飲用“有水垢的水”并不會增加腎結石的發(fā)生風險。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鎂、氫氧化鎂等物質。這些礦物質進入人體后,大部分會被胃酸分解為鈣、鎂離子,隨后通過腸道吸收或隨糞便排出體外,不會在體內堆積形成結石。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指出,目前無證據(jù)表明硬水會導致腎結石或其他健康問題。腎結石的風險之一是飲水不足。為了降低腎結石的風險,應該多喝水。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喝水的頻率和量要根據(jù)每天的運動量、溫度、濕度調整,日常應主動喝水。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降壓藥傷肝腎,血壓正常了就該停藥?
流言:“是藥三分毒”,總吃降壓藥會傷肝腎,血壓恢復正常藥就可以停了。
真相: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所有藥品在上市前都經(jīng)過大量臨床研究與多輪驗證,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才會投放市場供患者使用。尤其是那些應用時間較長的藥物,其副作用基本在可控范圍內。在選擇藥物時,醫(yī)生也會根據(jù)患者的肝腎功能、基礎疾病和其他用藥情況,盡量減小藥物副作用和藥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當血壓或血脂控制穩(wěn)定,說明藥物治療有效。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會隨著年齡增長持續(xù)存在,若停用藥物,血壓、血脂必然反彈,這在藥物上市前的大量臨床研究中已得到證實。因此,即便血壓、血脂控制達標,患者仍需堅持用藥,不必過度擔憂藥物副作用。
內容來源:騰訊較真
草莓空心是因為打了膨大劑,食用對身體有害?
流言:草莓空心是因為打了膨大劑,對身體有害不能吃。
真相: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jù)。草莓空心主要是由品種特性、栽培管理等原因引起的。如“甜查理”等品種,其果肉密度本身較低,可能會出現(xiàn)空心。而結果期氮肥使用量過大、缺乏硼元素、營養(yǎng)供應不足或采收太晚也會導致空心,與使用膨大劑無關。膨大劑(如氯吡苯脲)是國家批準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合理使用對人體無害。正規(guī)渠道生產(chǎn)銷售的草莓,膨大劑的使用量通常符合安全標準,不會出現(xiàn)過量使用的情況。事實上,適量使用膨大劑有助于果實生長,而過量使用反而會導致草莓果實發(fā)育不良,增加成本。
內容來源:科學辟謠
面膜需要每天敷?
流言:每天敷面膜更護膚。
真相:每天敷面膜的人,剛開始可能會覺得皮膚狀態(tài)有所改善,但時間一長,皮膚過度吸水就會發(fā)生過度水合現(xiàn)象,導致毛孔堵塞,降低皮膚的防御能力,過敏、皮膚炎癥也就隨之出現(xiàn)了。建議每周使用面膜不超過3次,每次15~20分鐘。皮膚敏感的人群應盡量少用含酒精、防腐劑等刺激成分的面膜。
內容來源:人衛(wèi)健康微信公眾號
鐵鍋炒菜能補鐵?
流言:鍋中鐵元素會釋放進入食物,達到補鐵的效果。
真相:鐵鍋炒菜可以增加食物中的鐵含量,但不能替代飲食中鐵的攝入。用鐵鍋烹飪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鐵鍋會釋放微量的鐵元素進入食物中。但這種鐵主要以無機鐵(非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且人體對其吸收率極低,遠不如從動物性食物(如紅肉、肝臟等)中獲取的血紅素鐵。想要高效補鐵,建議優(yōu)先選擇來自牛羊豬肉、動物血、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可更好地促進鐵吸收。但要注意蔬菜中草酸、植酸含量較高,會影響鐵的吸收利用,建議焯水后再和含鐵量高的食物一起吃。對于缺鐵性貧血患者,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飲食或補充劑補鐵。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吃素就可以降血脂?
流言:血脂高就別吃肉了,頓頓吃素,血脂自然而然就能降下來。
真相:這種說法不正確。血脂升高不僅與飲食有關,更主要取決于身體的代謝功能。吃素對血脂的控制作用大約僅占30%,其余70%需要依賴體內代謝的調節(jié)。隨著年齡增長,負責代謝血脂的酶活性減弱,導致血脂難以保持在正常水平。這就是為什么許多老年人即便飲食清淡,血脂仍然偏高。血脂水平與體重并無直接關系,瘦的人也可能出現(xiàn)高血脂,這通常是代謝功能減弱的表現(xiàn)。想要控制血脂,飲食調整在早期有一定幫助,但當血脂過高時,僅依靠飲食調節(jié)效果有限,尤其是完全吃素的老年人,可能因缺乏蛋白質而引發(fā)營養(yǎng)不良或肌少癥等問題。因此,單靠吃素控制血脂既不科學,也不推薦。
內容來源:騰訊較真
本欄目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