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奇妙禮物。在科技的助力下,設計師們將聲音與創(chuàng)意完美結合,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發(fā)明和設計。本期大臉兔精選了幾件新穎的聲音創(chuàng)意作品,和同學們一起感受科技與聲音的完美融合——
Soundbrenner Core是一款為音樂人打造的多功能智能手表,由德國Soundbrenner公司設計。它巧妙地將振動節(jié)拍器、調(diào)音表和分貝儀三種專業(yè)音樂工具整合在一起,不僅能通過振動提供無聲節(jié)拍指示,而且可以借助磁性連接器變身為吉他調(diào)音器。
Sonic Bloom被稱為“魔法之花”,由多個彩色喇叭形元素組成,是日本聲音設計師鈴木有理的作品。它不僅能捕捉和放大城市中被忽視的聲音,如鳥鳴、樹葉的沙沙聲,還能通過其獨特的“莖”傳輸路人的聲音。這件作品巧妙地讓人們通過聲音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并以此來感受城市的活力。
這個長得像巨型膠囊的座椅是由烏克蘭設計師卡捷琳娜·索科洛娃專門為嘈雜的開放式辦公環(huán)境設計的“避風港”。這款座椅采用獨特的繭形設計,內(nèi)外都使用了特殊的吸音材料,能有效隔絕外界噪音,為使用者打造一個安靜的空間。它不僅適用于開放式辦公室,也能讓在家庭辦公的人們快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
芬蘭設計師Rudolf Stefanich設計了一款特別的聲音控制裝置,把它貼在窗戶上,就能讓窗戶選擇性地過濾或增強外界的聲音。使用者可以通過觸摸控制裝置的界面,選擇想聽到的聲音(如鳥鳴),同時屏蔽不想聽到的噪音(如交通噪聲)。這個巧妙結合了聲學技術和交互設計的作品,為城市生活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聲音過濾器”。
固體振動是一個讓聲音化為永恒的陶藝創(chuàng)新項目,由來自荷蘭的兩位設計師共同創(chuàng)作。他們巧妙地將3D打印技術與聲波振動相結合,通過在3D打印機的平臺下安裝揚聲器,利用低頻聲波在打印陶瓷時產(chǎn)生振動,使作品表面形成獨特的波紋圖案。這項創(chuàng)新工藝可以在1小時內(nèi)打印出70厘米高的作品,而每件作品因聲波組合和擠壓節(jié)奏的不同而獨一無二。這個將瞬息即逝的聲音永久定格的設計,展現(xiàn)了聲音藝術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