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長大后,總是會懷念小時候吃過的東西,因為它不僅是陪伴我們成長的“朋友”,更藏著我們對故土的思念之情。我長大后嘗過多種不同口味的燒餅,卻始終覺得家鄉(xiāng)的木桶燒餅最是美味。
我小的時候,爺爺在老街的一條巷子里賣雞,攤位就在木桶燒餅鋪的旁邊,我常跟著爺爺來這條巷子里玩兒。每次爺爺收拾好攤子,都會領著我去木桶燒餅鋪吃早飯,但他卻很少舍得給自己買一個燒餅吃。
由于我們?nèi)サ臅r間較早,大部分時間鋪子里就只有我一個食客,百無聊賴之際,我就觀察起了老板做燒餅。
只見老板把一大團醒好的面捏成一小團一小團,在鋪滿面粉的桌面上拍拍打打、揉揉搓搓,包餡、刷油、撒芝麻,一套動作行云流水。等木桶爐里的炭火燒旺了,他端起一盤餅團,戴上手套就開始貼餅。在爐面上貼完餅后,他拿起一把火鉗,對著爐內(nèi)的炭火撥了幾下。時間分分秒秒過去了,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爐壁逐漸變紅,燒餅的一面已烤成金黃色。這時,老板給燒餅翻個面兒,再接著烤。不一會兒,老板就烤好了許多,整齊地擺放在鐵盤里。
隨著天空越來越亮,早起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買燒餅,老板的鋪子前邊排起了長長的隊。老板一邊裝袋,一邊跟顧客寒暄兩句,小巷變得熱鬧起來。
木桶燒餅鋪除了賣燒餅,還兼賣豆腐腦和小餛飩。一碟燒餅,再配一碗豆腐腦,就是我的美味時光。燒餅有梅干菜餡、蘿卜絲餡、肉松餡,其中,肉松燒餅是我的最愛。咬一口,外酥里嫩,沒幾口我就吃完了,唇齒間留下餅的香味兒。
爺爺在巷子里賣雞多年,小巷的居民對他非常熟悉。有時,他給我結(jié)早飯錢,木桶燒餅鋪的老板執(zhí)意不收,還將烤糊的燒餅積攢起來,讓爺爺拿回家喂雞。爺爺心里很過意不去,逢年過節(jié)就給老板送幾只雞,以表謝意。
后來,我跟隨父母去外地上學,木桶燒餅便留在了我的童年記憶里。很多年過去了,當我再次回到家鄉(xiāng),發(fā)現(xiàn)木桶燒餅鋪還開著,那只木桶爐在積年累月的熏烤下有了包漿的痕跡。當年的老板已經(jīng)從一個中年人,變成了兩鬢微白的老人,不過生意還是那樣好。我買了幾個肉松燒餅,咬上一口,還是兒時的味道,嘴角不禁浮現(xiàn)出微微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