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絮語
兒時家中有兩種喜人的事物,一個在春季,一個在秋季。春季的香椿樹是生活希望的訊息,秋日的石榴樹是蕭瑟秋日里的喜物。而我更喜歡課本上帶有肅靜氣氛的秋日。倒不是因為香椿樹不好,而是石榴的甘甜更易分享,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緣由,我的生日也在秋日。
那時我們還在老宅居住,平靜的院落像平凡的村莊,通過一條長長的巷子,鬧中取靜。其實也談不上什么太過靜謐,老豬圈一側(cè)隔墻望去,便是村小學所在地。墻上嵌滿玻璃碎片,因為年代久遠的緣故,很多處已經(jīng)只剩下光禿禿的水泥凹槽,有的地方是半截碎屑嵌在墻里,與舊日小學相比,顯得極為荒涼。此時的小學校即將面臨整體搬遷,離我們家村南的田地不遠,那里還是一片未完全開發(fā)的田地,也許村內(nèi)也有想法,要通過學校的影響帶動村南的發(fā)展。
而我并不在意這些,只記得這些玻璃與石榴有關(guān)。是的,每到秋日,石榴樹便成為我家的重點保護對象,其地位絲毫不亞于大熊貓的國寶級地位。來家串門的街坊鄰居,有時也對著那棵高大的石榴樹毫不吝嗇自己的贊賞。每到此時,家中就會統(tǒng)一口徑,說這石榴是要用來販賣補貼家用的,這樣的借口可以讓許多人的算盤落空。其實,這棵實際并不能產(chǎn)太多果子的石榴樹,是我們整個秋日幸福的來源。
和香椿樹的時間銜接,石榴樹在每年四五月份時便會初顯姿態(tài),細小的花蕾掛在高高的樹上,那時香椿樹的時間也剛好老去,老去的香椿不宜食用,盡管我并不嫌棄它的難以咀嚼。但我夠不著,便任由它們在樹上逐漸老去,任由它們在我的口水和仰望中漸漸死去。我致它們以注目禮,并在很多年后才知曉,夏日溫度升高時,香椿中的硝酸鹽也會隨之升高,這才是它不宜食用的真正道理。
說起那棵石榴樹,它開花的過程很美,相比于它的結(jié)果,我更偏愛它逐漸開花的過程。那些桔紅色的花,最初含苞時多么弱小,大人們聲張千萬不要將它們拽下,那樣秋日就少一個火紅的石榴果。這些粉嫩的花最適合將玩伴們喊來欣賞,并在他們贊嘆的聲音中驕傲地仰起腦袋。
母親閑暇的時候也會坐在其下乘涼,和三姐相同,她也是一個善于編撰故事的好手,或者,她的故事似乎更勝一籌。與三姐從書中看到的那些古風或言情小說相比,母親的故事更接地氣,并且?guī)в幸环N鄉(xiāng)村間獨特的志怪色彩。那時我們常會圍坐成半圈,有小木凳就坐小木凳,小木凳不夠了就用磚頭疊在一起,母親的故事很好,所以總會吸引許多村中的小伙伴來聽,許多小伙伴都是聽母親的故事長大的。而我是石榴樹下被羨慕的孩子,我有石榴樹,還有一個會講故事的媽媽,她的口中有勝過這世間任何小說的神話。
母親的故事題材涉獵豐富,有狐貍有大象,也有海面上的水手和他的錨鏈,此外還有那些關(guān)于鬼怪的故事等等。母親沒有見過大海,當然更不用提狐貍大象一類,她和那個時代許多平凡的農(nóng)村婦女一樣,半輩子都沒有去過遠方,半輩子都將自己的生活獻給了土地。她總說農(nóng)民就是這樣,她總說,秋日是最不能離開的時候……
我家的石榴被偷過,不止一次。我依稀記得某年,我曾對樹上的一個果子很中意,它長得很大,從青變橘再變紅的過程緩慢,每日放學后我都要站在那棵石榴樹下仰望,看樹上那顆果子的搖曳,然后在小狗的簇擁中變得煩躁。我家的狗很煩,每次見到我都會往我腿上攀爬,有時候喂它石榴也會嚼兩口,所以我并不喜歡這只黃白相間的狗,認為它是與我爭搶那顆紅石榴的潛在對手,為此我將家中所有人都拉到樹下,并指著那顆石榴宣示主權(quán)。
“誰也不能動我的那顆紅石榴,誰動了誰就是我的敵人!”我指著那顆石榴喊道。
“那要是你的玩伴來不小心吃掉呢?你還要跟他絕交???”母親剛用熱毛巾擦完手,憨態(tài)可掬地說道。
“絕交就絕交,誰動了我的石榴,就是我親兒子也得絕交!”那時我常將那只小狗稱為“我的兒子”,并通過偶然間言說學習,給他冠以了一個“逆子”的身份。當然“亂臣賊子”也不錯,這主要看我在理想的世界里把自己扮演成何種角色:如果我是父親,它就是“逆子”;如果我是有魔法的“皇帝”,它就是企圖顛覆我王位的“賊臣”。總之,我是不會錯的,錯了我也不肯承認。
盡管母親三番五次地告訴我狗是不會上樹的,但我依然不相信。多疑和好奇的性格在很小的時候便已經(jīng)埋藏在我的基因里,我相信很多事情只有經(jīng)過試驗才知道真?zhèn)?,說不定在母親眼里那只小狗比我更聽話些,因而沖動之下把那顆象征甘甜和寵愛的石榴果贈予它?;鸺t的石榴果常會吸引來許多小鳥,那時我也想過如果自己有一雙翅膀,便可以不必局促在這小小的村落,后來我真的離鄉(xiāng)數(shù)百公里,卻無比懷念那清貧但干凈的院子。
說起那顆我“誓死守護”的石榴果,其實倒也真不怪我。那年的石榴樹長勢不好,好像石榴樹和人一樣也會將營養(yǎng)有意偏袒,其他的果實尚且青橘交加的時候,它已經(jīng)如日落一般紅火。那時我常閉一只眼睛,然后讓石榴與落日的形狀重合。它們的樣子類似,交融時又好像將空間的距離重疊縮無。我的石榴果消失在一個午后。那天下午家中沒人,我放學回到家的時候,聽到門內(nèi)正發(fā)出窸窸窣窣的響聲。我不敢進去,便猛烈地敲門,腦海中播放著家里人講過的拐賣兒童的故事,索性一個人蹲坐在門口痛哭。
母親回來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變黑??諝庵斜涞娘L吹著我的淚痕,癢癢的感覺里是恐懼后無限的悲痛,其實我已經(jīng)聽到屋里的人說翻墻走的聲音,但手中仍死死地握著那把鑰匙不敢開門。母親開門,我跟在后面,從她胳膊和身體的縫隙間向院中看去。什么也沒有少,只有那棵石榴樹下變得潦草,凌亂的葉子和幾只被踩扁的青色石榴果躺在地上。我用手電筒找了很久那顆石榴果,也沒有找到它。
我在屋子里大哭,母親坐在角落,沒有說話,她平靜地看著我,又好像說了很多。為丟幾顆石榴果去大聲張揚,在村中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后來我們沒有再去找,我也慢慢地將這件事放在心底,就當作忘了……
那顆果子丟失后,原本那些青澀的果子也逐漸變紅,而且變得比之前的那顆果子更紅。我想石榴樹也是有感情的,為了彌補我,也許是已從母親口中提前得知我們要搬家的訊息,那些后紅的果子很甜,甚至,比我無數(shù)次在夢里吃到過的那顆被偷走的果子還甜。用母親的話來講,那顆果子與我無緣,也自然不需有太多的執(zhí)念。世界上許多事物都是有緣與無緣的,有的有緣無分,有的無緣無分,而我與那顆果子之間的關(guān)系大抵可以是這樣模糊地解釋。
秋日榴香
我們喬遷新居后,那棵石榴樹并沒有移走,它像落日余暉中那座老宅的守護神,守護著院落的寂靜,守護著石榴樹下我們聆聽故事的童年。老宅的門常年封閉,原來村小學的舊址荒蕪后,被村大隊整修為新的辦公場地??拷宕箨犚粋?cè)的墻上也不再鑲嵌新的玻璃,這座老宅和曾靠近它的舊日小學一同寂靜地塵封在老者們關(guān)于歲月蹉跎的記憶中。
即使已經(jīng)喬遷了新居,我仍然熱愛家中的老院子。新房雖好,但地處尚未開發(fā)好的村南,夜晚時總覺得少了些熱鬧。晚上我和母親常要從村南跨過那座木橋,然后走很遠的路到村中串門。串門當然也不必聊什么深刻的話題,農(nóng)村人的淳樸常體現(xiàn)在這種閑碎的交談中。有時候提及別人的家事,有時候提起自己的家事,話題與這座不大的村子脫不開聯(lián)系,也逃不開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兒時我是很怕黑的,那些關(guān)于鬼魅的故事讓我更加害怕黑夜,總是要緊緊拽住母親的衣擺才能感到安全。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我是姐弟四個中最膽小的一個。那時我們常會經(jīng)過村中主要的幾條小路,每至夏秋季節(jié)時,村中人總要談論起我家的石榴樹,盡管它深藏在窄巷里,橘紅的顏色依舊顯眼。
每當村中的小伙伴同我聊起家中的石榴樹時,我都會露出自豪的神態(tài)。那座與老宅息息相關(guān)的石榴樹,結(jié)出了時間的模樣,結(jié)出了期待的模樣,也結(jié)出了分享的意義。秋日,那些品相不好或是賣不出去的果子是我的寶物,和伙伴們聚在一起時,我才將幾個石榴掰開,每個人分一小瓣,便足以開心許久。
那棵石榴樹好似從未離開過我們的生活,因為它的存在,我們并不因搬遷到村南而與村中少了聯(lián)系。相反,在秋風瑟瑟的季節(jié)里,因為這棵樹的存在,幸福在生活中得以具象化。日子雖然清貧,但依舊像爐火上的米粥,歷久彌香是最好的形容,而我愛這平凡的生活,正如我愛平凡的我。
我與那棵石榴樹的羈絆依然存在,它從未離開過我的生活,偶然,我也會拿走家中的鑰匙,和幾個伙伴回到老宅去玩。當然那里的風景依舊平靜,又或許因為離開太久,感覺這樣的風景比從前更加柔和,或是多了一絲獨特的美意。那段時間我們熱衷槍戰(zhàn)游戲,將買來的塑料玩具槍架在坍塌的老屋上,嘴里發(fā)出“噠噠噠”的聲音。
這樣的對戰(zhàn)式游戲總會發(fā)生許多爭論,比如我認為那顆無形的子彈應該打在了他的腹部,而他堅稱我的槍口斜了,打到了地面,或者最多是打到了他的腳掌。這樣的爭論常會破壞友誼,內(nèi)訌引出難聽的話,讓彼此都漲紅了臉。后來我們想到一個有趣的解決辦法,將那棵石榴樹比作怪獸,而我們是共同的戰(zhàn)友,并幻想那棵樹所擁有的技能和它獨有的招式。它不需運動,便可以將身上的所有石榴果變?yōu)檎◤椚酉蛭覀?,或是像武俠小說中的情節(jié),可以將渾身的葉子裹在風里,然后迅速地向我們拋撒出來。
我們將槍口瞄準最紅的那顆石榴果,在臆想的世界里,最紅的果子意味著糖分最多,爆炸的威力效果也最大,所以在它向我們飛來時將它擊落,是一項頗為急切的工作。我們玩槍戰(zhàn)的地方很多,老院子并不多去。大人們一致認為倒塌的房屋有潛在的危險,自父親離世后,那里去得更少。
隨著村南房屋逐漸建成,那里的人逐漸多起來,我家靠近公路的一側(cè)出租了幾家店,屋前的空地便常有人來人往。石榴樹在我心里的比重不斷變小,以至于漸漸忘記了家中還有一棵曾讓我引以為傲的石榴樹,它的果子比世界上任何糖果都香。
我的生活離石榴越來越遠,離書本越來越近。大姐二姐出嫁后,母親更加注重我的學習,那時我的貪玩她不易接受,常以學習任務為由驅(qū)使我坐在書桌前。寫不完的資料和看不完的習題讓我有些厭學,于是經(jīng)常偷偷跑出門去找伙伴玩耍,然后待到晚上才回家。母親的觀念很簡單,她總是向我強調(diào):“孩子,讀書是最公平的出路之一。”
盡管我對功課有時會感到厭倦,但對于課外閱讀卻總是報以十分濃厚的興趣。我愛讀書,讀任何令我感到有趣的書,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或是戶外求生知識類的,或是文學和漫畫書等,我讀的書很繁雜,又好似讀書本應該就是這樣的。它應當是一種習慣,而非功利性地去讀某一題材或是某一類型。這些繁雜的知識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而且令我對長江大海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比如《岳陽樓記》中的“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又或者《海底兩萬里》中對海底世界的描述,令我一度對地理知識感興趣,上中學后,我的地理和歷史常保持第一名的成績,大抵與愛閱讀的習慣有關(guān)。
因為偏科的緣故,我總要花費大量時間在理科學習上,但仍然收效甚微。我喜歡文學、歷史、地理、政治和音樂;我喜歡教室窗外的飛鳥和晚霞;我喜歡晴空下樹葉青澀的氣味和雙杠上的光澤。這些簡單的事物使我的青春變得靜謐,使我更加眷戀那些過往的記憶。比如父親寬厚的手掌,夏日里我坐在他身上一起看深藍天空中的繁星,當然也會為飛機的偶然飛過驚喜。
后來老宅拆遷,那棵石榴樹被連根挖斷,它的葉子和還未成熟的果子掉落在臟亂泥濘的土地上,讓它顯得可憐兮兮。我站在一旁注視著它,像很多年前我注視父親平躺的模樣。我撿起一顆還算紅潤的石榴果,將它摳成幾瓣,并撿起幾粒放在口中咀嚼。石榴果的滋味很酸,細細品味時又有些回甘。我想這石榴如果成功活到秋日,一定比往年的更加甘甜,父親如果能活到今日,生活一定比從前更加幸福。而我無力改變,有時候,我連自己的前途都難以預見。
十八歲的夏天,我考上了外地的大學。帶著對陌生城市的憧憬和一封錄取通知書,我穿行在人潮洶涌間,如長江中的一絲水流,沉默,滿懷青春的希冀。
我的文學夢依然在繼續(xù),從兒時作業(yè)本的后背上到中學的考卷上,再到大學的電腦里,那些矮小的文字像一塊塊老院中東拼西湊撿來的磚塊,拼成我過往和前行的道路。我依然熱愛我的生活,正如我熱愛自己,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樣,只是我不再以所謂的“目標”來局限自己生活的方式。
我開始更加熱愛這個世界,在有限的生命尺度內(nèi),我希望看到更多的風景。在和十幾年前相同的一個秋日里,我嘗了一口石榴,然后寫下了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