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已經結婚39個年頭了。每年的三八婦女節(jié),我送給她的禮物不是玫瑰花,也不是金銀首飾,而是一篇篇飽含深情、贊美的文章。在外人眼中,我或許是個“摳門”的丈夫,是個不懂浪漫的木訥之人。
我和妻子都是20世紀60年代初出生的,經歷過農村的艱苦生活,有著農村人的本分與節(jié)儉。1992年,我被調到縣城工作,便在縣城租了兩間小房子。妻子農忙時在家勞作,閑時則進城賣菜補貼家用。有一年的三八婦女節(jié),妻子賣菜歸來,上幼兒園的女兒手持一朵小紅花,跑到媽媽面前,甜甜地叫著:“媽媽,三八婦女節(jié)快樂!”妻子見狀,來不及洗去手上沾著的青菜汁,一把將女兒緊緊摟入懷中,親了又親。這溫馨的一幕,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滿心愧疚,為自己沒能給妻子準備浪漫禮物而懊惱,輕聲對妻子說:“沒想起給你買玫瑰,對不起。”妻子卻輕輕搖頭道:“有女兒的花兒就行呀。玫瑰雖然香,可不過幾日就枯萎了,咱不浪費那個錢?!?/p>
妻子樸實無華的話語,卻如重錘般敲在我的心上。我要以文當花,把對她的愛化作文字,向她表達我濃濃的愛意。那天晚上,我坐到書桌前,聞著妻子身上的青菜味,想到她在農村時,身上的味道隨著季節(jié)和農活在變。收獲季,她身上散發(fā)著麥香、稻香、玉米香;挑糞施肥、打掃豬圈時,又有難聞的糞臭味;在小城做小菜販時,她身上交替著青菜、水果、魚蝦的酸甜苦辣腥。她的味道,編織出我們全家幸福的生活。我一揮而就,寫下《妻子的味道》。寫完后,我讀給還在燈下揀菜的她聽。她羞澀地說:“我沒你寫的那么好,謝謝你這份特殊的禮物。”
此后的三八婦女節(jié),我又陸續(xù)寫下《妻子的聲音》《用眼睛“品嘗”》《冰冷的愛》等贊美妻子的文章。有的發(fā)表在報紙上,有的在公眾號上推出。這些文章雖沒有鮮花的芬芳,卻滿載著我的深情。
去年三八婦女節(jié)前,在一個文學群里,有女同志問男同志三八婦女節(jié)給愛人送什么禮物,不少人回答“沒送過”。女同志說,做妻子的不在乎花錢多少,只在乎被重視的感覺,提醒男同志今年要學起來。我和另一個男同志說,我們以文傳情。話一說出口,有個女同志略帶責備地批評道:“現(xiàn)在你們不缺錢了,不能光想不花錢,趕緊將那份遲到的浪漫彌補回來?!?/p>
這話如醍醐灌頂。如今,妻子有退休金,我每月也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我們不再拮據(jù),手頭也寬裕,是該找回曾經失去的浪漫了。
今年春節(jié),我讓妻子又驚又喜,拿出六千多元稿費,帶她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我們在天安門前合影留念,在天壇、故宮尋覓古韻,在圓明園遺址憑吊歷史。這一趟北京之旅,妻子感覺特別開心,每天都精神十足?;貋砗笈c別人談起,也是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三八婦女節(jié)前夕,我參加的市縣征文比賽結果揭曉,兩篇征文都獲得一等獎,獎金共計三千元。手握這筆意外之財,我滿心激動,這是上天賜予我的絕佳機會。我把獎金兌換成給妻子的更大驚喜,讓浪漫加倍。
這個三八婦女節(jié),我做了個大方的男人,補上遲到的浪漫。我用獎金為妻子買了件漂亮衣服,再為她準備了一場家庭聚會,為她燒了一桌最愛吃的菜肴。家庭聚會上,我輕輕地誦讀為妻子寫下的每篇文章,讓她感受我遲到的浪漫,也讓我們的愛情,在時光中再次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