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多人說過,濟南的東南方是塊風水寶地。是啊,怪不得其他地方的房價降,城東南的房價卻噌噌地往上漲。
沿著旅游路由西往東跑,路南是一望無際的青山。到彩石路口往南拐,走過幾個“S”路段,當跑到山腳下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一處被崇山峻嶺包裹之地,路的盡頭立有石牌——捎近村。
端詳這里的山,四面的山巒圍成一個大大的口袋,把來者倏地裝進去,讓你立馬會成為大山之子。山上全是茂密的樹,依勢競上,密得沒有空隙,遠遠望去就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海。這是中國北部很難見到的森林。近觀,密密匝匝的林子里不只是樹的獨奏,而是各種藤蔓、花草、植被、蟲鳥的合歡。它們相互簇擁著、攙扶著、支撐著,用我們不知道的方式和聽不懂的語言交流著、訴說著、調侃著,締造著一個個和諧的家園。
五月,正是萬物生長、百花綻放的時節(jié),這種綻放體現(xiàn)在她們的綠上,綠得泛著光,綠得含著蜜,綠得水洗般的清亮,在帶著暖意的柔風吹拂下,所有的樹木興高采烈,一會兒慢三步,一會兒快四步,肆意地集體舞蹈,遠遠看去,波濤連連,更像一隊隊少男少女們俯仰騰挪,偃而復起,舞動著手臂,呼喊著號子,釋放著生命的律動和快樂。
站在山凹那平整的場地上,我被眼前這偌大的合唱陣勢驚呆,感覺山在行走,而風就是行走中的樂隊。“快看!那就是降龍樹?!蓖橹赶蛏侥_下一排石砌的精致平臺,上面有著一棵粗壯的大樹。近看,樹桿又黑又粗,枝葉卻格外柔軟,樹葉是扁平的,近似橢圓,樹的根部有著一個個的疤痕。不用多講,這圓,這柔,是生存的需要;這凝重的黑,這疤痕,分明是風霜雪雨浸淫的見證。果不然,樹下的牌子告訴我,此樹已有千年樹齡,屬于第四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植物,耐寒耐旱,是華北平原南部,泰山以北地區(qū)罕見的樹種,全國唯一?!巴?,全國唯一!”我們驚嘆道。她還有另一個嫵媚的名字,叫流蘇樹,四月開花似雪像霧,美輪美奐。力可降龍,亦可如花似玉,與傳說中的女中豪杰穆桂英真是絕配。只可惜晚來幾日,花期失之交臂。站在樹下,我深深地給樹鞠了一躬,敬重她生命的頑強,更慶幸她的好運。是啊,經(jīng)過戰(zhàn)爭與和平交錯疊加的歷史,穿過非白即黑的浩劫,身歷少食無柴的歲月,她能幸運地活下來,依然枝繁葉茂,這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可以說是奇跡!相傳當年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來找尋降龍木用于戰(zhàn)時解毒,若當時穆夫人頭腦一熱,連根拔起肢解運走,豈不是小菜一碟,為國為民為了戰(zhàn)爭勝利,不會有爭議;假若兩軍對壘,燒殺一陣,瞬間灰飛煙滅;假若1958年大煉鋼鐵時砍了燒火,估計也沒人敢說別的;假若在任何一個饑寒的年份,當?shù)卮迕癯靡购陲L高把樹伐掉,悄悄地轉運他鄉(xiāng)……所以說,這樹不知躲過多少劫多少難,才走到今天,依然挺立在我們面前??梢哉f,一個不起眼的原因甚至是某個人的臨時起意,都可以把她置于死地;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岔頭都不會有如今的景象。更稀奇的是,她既無根生又無果生,獨此一身,立于天地,不知植物學家有何感慨?也許,偶然中自有必然,神奇自有其因由。
站在樹下,回望山上的層層密林,實在是為林木們高興,因為這獨有的降龍木,此山此林有了名目,喚起了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保護意識,讓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泉城增添別樣的風采。
既然說到泉城,有山就有水。在古樹西面二百米開外,有古井七眼。井口石頭的顏色和石雕的滄桑烙印著藝術元素,在當今彌漫著浮躁的紅塵里,很難出現(xiàn)如此厚重精美的石雕。石頭是靜的,花紋是活的,它們注入了雕刻者靈魂的呼吸。細觀,水井呈點狀分布,與天上的北斗星遙相呼應著,終年不涸,陡然增添了幾分神秘。北斗也好,神秘也罷,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水就有生命,就有綠色。掀開井蓋,泉水清澈而平靜。正是這清涼的泉水滋養(yǎng)了一方百姓,造就了“降龍木”現(xiàn)象。井群的北面有一洼碧水,為井水匯集而成,波光粼粼,很是清冽。想象著,從空中俯瞰,這湖這水豈不是這方土地的眼睛?望著天,望著四周的山,白云悠悠,春秋過往,世事滄桑。
“你聽說過高亦吾嗎?”同伴問,“高亦吾,沒聽說過?!蔽掖稹!案呤侵芏鱽淼睦蠋煟虑鹑耸?,他就在這里住過,走,我?guī)愕剿险纯?。”周恩來、章丘人士、老宅,一個個符號吸引著我,三步并作兩步走進一個小巷。其實老宅就在離古樹不遠的地方。走進小巷,一所磚石到頂、墻面很是講究的房子吸引著我。走進院落卻大失所望,雜草叢生,滿目凄涼。再往里走,所有房頂幾乎全部坍塌。走進東房,破被爛衣堆了一地,踩上去感覺有蟲蛇在蠕動,大有探險的味道。站穩(wěn)腳,借著天上漏下的光,環(huán)顧四周,就在房子的東墻上,更準確地說是白里泛黃的墻面上,有肆意揮灑的書壁狂草。盡管布滿了雨痕灰塵,但從章法布局上,從線條質量上,從墨色氣息上,還是一下看出了書者的心境,只有在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下,只有具備極強的毛筆駕馭能力,只有文化修養(yǎng)達到很高的程度才會出現(xiàn)的書寫氣象。這是在民間極少看到的書法作品。仔細辨認,識得文字:“四山三井東南泉,大庭遺址氣猶煙。昔日亂世舞大蟲,今朝弄潮虎上山。吉祥題,1987年8月18日”吉祥是誰?可惜來不及考證,但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個名字,假如此人還在世的話,一定登門拜訪。世上書法者多如牛毛,得真意者又有幾人?吉祥先生算一個。
走出老宅,倒把高亦吾給忘了,不再顧及大庭遺址,也無心考證大蟲與龍的關系,滿腦子都是書法和吉祥的念想。吃飯時同伴又提及高先生,我忙用手機搜索,的確有這樣的文字:“高亦吾,1881年生于章丘繡惠鎮(zhèn)西關村,15歲考取濟南省立高等學堂,后在天津任教,結識入校新生周恩來……”吉祥,高亦吾,周恩來,其實不論你處在哪個社會層面,只要追求文化,就是一棵樹,是一棵精神之樹、理想之樹。
別時,再次回望那連綿的群山,回望那棵古樹,心里突然有了動筆的沖動。同伴說:“秋天再來吧,那時滿山紅葉更壯美?!蔽覜]再答話,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