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型活動,如開閉幕儀式、參觀考察、體育賽事、模擬演練、外事活動、團體演出等,需要由專業(yè)播音員主持人擔任現(xiàn)場解說。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由兩位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孫正平和周濤搭檔,共同擔任開幕式解說。此外,很多重要會議的文件宣讀以及程序性、流程性的主持工作等,也可視作現(xiàn)場解說。擔任重要大型活動的現(xiàn)場解說工作,對播音員主持人來說,使命光榮,責任在肩,同時也對播音員主持人的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本文結合筆者自己的學習、觀察與實踐,探討大型活動解說工作的注意事項、心得體會等,以有稿播音為主,無稿播音為輔。
筆者多次擔任省級及以上重要會議、大型活動的現(xiàn)場解說工作,其中絕大多數采用有稿播音形式。在解說過程中,文稿內容相對固定,且播音員主持人的自主話語權較為有限。然而,有稿件作為依托,絕不意味著可以自我放松,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為抓手,做好大型活動的現(xiàn)場解說工作。
態(tài)度端正,認真?zhèn)涓?/p>
按照中國播音學理論體系中的相關闡述,備稿可被劃分為狹義備稿和廣義備稿。狹義備稿是指播出前對具體稿件的準備,而廣義備稿則涵蓋日常的持續(xù)學習與知識積累。擔任大型活動的現(xiàn)場解說時,要高度重視備稿工作,珍惜機遇,不辱使命,認真對待。
狹義備稿,追求精度
文稿存在的意義在于且不限于可以提供大段的背景介紹、精確的表述、翔實的數據以及縝密的邏輯等。既然如此,在明確解說任務是以有稿播音為主以后,就要發(fā)揮有稿播音的特點和優(yōu)勢,首要是確保文字識讀的精準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兼顧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如情感表達、控制時間等。具體遵照中國播音學相關理論中的“備稿六步”進行準備,在把握總體基調的前提下,對不同的內容賦予不同的感情,進行不同的處理。
除此之外,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這種以有稿播音為主的伴隨式現(xiàn)場解說,與廣播新聞專題和文藝專題播音有些類似。例如,解說者都以出聲音為主,幾乎不出圖像;文稿均歷經打磨,條理清晰,通順流暢;均強調對不同的內容賦予不同的感情,進行不同的處理;均對解說者的文稿識讀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它們在形式、要求上有諸多相似之處,我們也不能簡單地、完全地將二者等同視之。
現(xiàn)場解說絕不只是現(xiàn)場播送一篇廣播專題稿件,不能僅注意卡準文稿段落所對應的現(xiàn)場時機,還需要考慮其他方面。在收聽廣播專題節(jié)目時,廣播受眾通常并不處于文稿中描述的現(xiàn)場,他們更多的是憑借想象和聯(lián)想,體會文稿中的內容和情感。相較之下,現(xiàn)場解說的受眾往往已經身處第一現(xiàn)場,在解說過程中,甚至開始之前就已經直觀地看到、感受到現(xiàn)場的情況和氛圍,因此,現(xiàn)場解說往往承擔著補充、評論、總結及解析現(xiàn)場情況的功能。
解說者切不可因為提前拿到文稿,或者以為和日常的新聞播音、專題播音等任務相類似,而產生松懈、大意的心態(tài)。精益求精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是成功的前提。
廣義備稿,富有寬度
一些大型活動的現(xiàn)場解說屬于無稿播音的現(xiàn)場創(chuàng)作,在一定程度上與廣播、電視的現(xiàn)場連線有相似之處。例如,受眾時常會聽到“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某處某處,這里怎樣怎樣”“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什么什么”等相關表述。既然是無稿播音的現(xiàn)場創(chuàng)作,毫無疑問,心中有稿便是大前提。
隨著社會的變革和時代的發(fā)展,體育比賽所承擔的“政治屬性”在不斷減弱,及其開閉幕式解說的“嚴肅性”也在降低。在播音員主持人有足夠把握的前提下,無稿播音的解說開始出現(xiàn),在帶給受眾不同收看體驗的同時,也彰顯了解說者的才華和個性。有的解說者也因此形成了個人風格。例如,2016年里約奧運會開幕式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評論員白巖松擔任現(xiàn)場解說。中國體育代表團入場時,他的關注點在代表團的服裝上:“西紅柿炒雞蛋這個衣服還可以吧?很多中國人第一個學會的菜就是西紅柿炒雞蛋啊,低調又平民?!倍鹊狡渌麌业捏w育代表團入場時,他說:“很嫉妒衣服很漂亮的國家”“看見別人家好看的進場服裝還是很羨慕”,然后自問:“我都不知道為什么我今天會格外地關注很多代表團漂亮的入場服裝呢?”這樣的語言輕松幽默,尺度合理適中,讓人會心一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白巖松的解說全部是脫稿的:“我相信這是中國解說奧運會開幕式的進程中,解說員第一次全程看屏幕,而沒有看稿子”“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能看。”
白巖松的解說總體呈現(xiàn)了松弛自然的狀態(tài),受到了網友、觀眾們的廣泛認可。那么,他是如何進行前期準備的呢?
首先,長期的工作積累,為他帶來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正如白巖松回憶起此次解說時所說:“我之前在做‘看巴西’系列,開幕式前準備了四五天吧。但在做‘看巴西’前,就閱讀了大量跟巴西有關的材料”“我從2010年做亞運會開閉幕式,到倫敦奧運會、大運會,一直到這次,都可以叫準備?!?/p>
其次,他還專門針對這一次的解說任務,對大量信息做了認真、全面的梳理。這一過程,即為廣義備稿的實踐過程。“我準備的稿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必說的,第二部分是可說可不說的,第三部分是如果有時間,作為背景可以說的。然后根據開幕式的彩排,我拉著我的同事講了三回,一講就是一兩個小時,逐步脫離稿子?!?/p>
情感帶動,變化豐富
作為大型活動的現(xiàn)場解說,播音員主持人并非像以往一樣,被封閉在直播間、播音室中,而是和受眾一道,同在現(xiàn)場。雙方同為現(xiàn)場的親歷者,對現(xiàn)場情況的所見、所聞、所感和所想高度一致且同步。因此,播音員主持人可充分利用這一特性,以生動鮮活的現(xiàn)場第一素材為依托,進行實時的現(xiàn)場解說,觀受眾之所觀,感受眾之所感,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共情。雙方更容易同頻共振,產生共鳴。對于播音員主持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極佳的拉近與觀眾距離的機會。
2024年12月30日,筆者擔任了浙江省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推進會暨縮小“三大差距”動員部署會現(xiàn)場考察部分的現(xiàn)場解說工作?!扒f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該工程實施21年來,成效顯著、影響深遠?,F(xiàn)場考察當天,參加會議的省、市相關負責人,省農業(yè)農村廳和全省各市、縣(市、區(qū))農業(yè)農村部門的主要領導,相關工作人員、媒體記者等共計100余人,乘坐大巴前往三個考察點進行參觀。途中,他們通過收音機接收直播車發(fā)出的調頻廣播信號,實時聽取解說,近距離感受鄉(xiāng)村和美的共富新圖景。筆者在直播車上,頭戴耳麥進行現(xiàn)場解說,在克服環(huán)境噪聲、車輛顛簸及暈車等不利因素的同時,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兼顧放音樂、放同期,甚至一定程度的導游工作,整個過程堪比大型廣播現(xiàn)場直播。最終,筆者圓滿地完成了解說任務,得到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各位媒體同事的一致肯定。當天,筆者解說內容共計8500多字,準確無誤;不但精確把控了解說進程,完美對應了考察點位,而且兼顧情感投入和臨場發(fā)揮。
在解說過程中,面對不同的稿件內容,筆者在保證整體基調統(tǒng)一的前提下,對不同內容采取了相應的情感側重策略,以凸顯文字背后的意義。
例如,開頭部分的解說詞,介紹浙江省“千萬工程”久久為功、扎實推進,造就浙江萬千美麗鄉(xiāng)村,造福萬千農民群眾,成效顯著、影響深遠。2018年9月,“千萬工程”被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授予最高環(huán)保榮譽“地球衛(wèi)士獎”。這一段的語氣,站在統(tǒng)攬全局、縱覽全篇的高度,提綱挈領,揭示了活動的總體高度。介紹其中的“強村富民”項目取得輝煌成績時,解說詞寫道:“村集體經濟組織累計分紅1635萬元,村均分紅近40萬元,低收入農戶累計分紅121萬元,共富效應十分明顯?!边@一段落則要使參會嘉賓們體會到農民致富的欣喜。介紹農田標準化建設帶來農業(yè)的豐產豐收時,解說詞寫道,“去年,我們在糧食穩(wěn)產保供方面實現(xiàn)了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產量、新建高標準農田、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4個全省第一”,解說時,不僅帶有由衷的自豪感,還帶有不吐不快的播講欲望。介紹浙江省聯(lián)豐村和鳳橋鎮(zhèn)文化底蘊深厚時,解說詞寫道:“聯(lián)豐村明清兩代曾居住著4戶大家,有影響的文化名家出了30多位,可謂耕讀傳家、人才輩出”“相傳古時一只鳳凰飛過此地,落于一座石橋之上,朝東方喈喈鳴叫,被視為吉祥之兆,鳳橋鎮(zhèn)因此得名”,解說時則略帶文藝專題片配音中悠長雋永的語氣,讓參會嘉賓感受到當地濃郁的文化氣息。介紹鳳橋鎮(zhèn)特產的水蜜桃時,解說詞寫道:“浙字號農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持續(xù)提升,鳳橋水蜜桃依托品牌溢價,最高可以賣到每公斤四十元,‘土特產’蝶變成為富民的‘大產業(yè)’”,解說時,運用情景再現(xiàn)這一播音內部技巧,以味覺為切入點,讓受眾感受到當地水蜜桃的鮮美多汁、香甜可口,尤其在重音突出“每公斤四十元”中“四”字的同時,略帶有驚訝、贊嘆的語氣,暗示受眾“好貨不便宜”,盡可能使其體會到當地特色農產品在產業(yè)做大做強后帶來的價值。
做好預案,有備無患
現(xiàn)場解說的“現(xiàn)場”二字,往往意味著變數?;顒蝇F(xiàn)場的情況瞬息萬變,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做出反應,順應變化,使整體解說流程順暢、有序。即便是以有稿播音為主,播音員主持人的話語權較低,也可以力所能及地隨機應變。
2012年倫敦奧運會110米欄項目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劉翔因傷意外退賽。當時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楊健這樣解說:“他是個戰(zhàn)士,在明知道不可能跑到終點的時候,他飛了起來。劉翔是一個戰(zhàn)士,他讓中國在這個項目里輝煌了10年。劉翔用他的拼搏,在10年里補強了田徑這個中國體育的短板,提起中國田徑就會提起劉翔的名字?!痹诮庹f時,楊健的聲音一度哽咽、抽泣。不少觀眾認為楊健的解說情感真摯,極具感染力。事后,2012年8月22日中央電視臺召開研討會,總結本次倫敦奧運會相關報道的得失,期間,公開了劉翔因傷退賽前后的解說策劃與執(zhí)行的幕后細節(jié)。賽前,楊健就已接收到劉翔傷情嚴重的消息。對此,楊健準備了四個解說預案,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做了充分預判。這樣才有了劉翔因傷退賽時,楊健動情的解說。試想,假如楊健沒有準備好預案,對突發(fā)情況毫無防備,完全依靠現(xiàn)場即興,可能不會有如此動人的發(fā)揮。誠然,楊健提前準備了四份解說預案被公眾知曉后,引發(fā)了不少網友的爭議和調侃,有網友提出“原來你的哽咽是提前準備好的”。然而,解說者如何為應對潛在意外做準備,以及是否應在總結會議上公開已圓滿完成任務的內幕細節(jié),這是兩個需要分別考量的問題。前者是播音主持業(yè)務范圍的探討,后者則更多是會議發(fā)言人和媒體記者們考慮的問題,屬于公共關系、新聞倫理等范疇,不在本文的探討范圍之內。我們僅從播音主持業(yè)務的角度探討,解說者面對變數提前準備好解說預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無疑是非常必要的??紤]周全,從容應對,不打無準備之仗,均是播音員主持人重要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增加臨場應變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做現(xiàn)場解說時的必備技能。
適度留白,疏密結合
眾所周知,寫文章時要講究詳略得當,繪畫時要講究構圖不可過滿,同樣,現(xiàn)場解說時也切忌一直說個不停。
首先,即便是再密集的解說內容,也需在適當之時留有余地,即解說中的“留白”。這種留白為受眾的眼睛和大腦提供了緩沖時間。對于受眾來說,這往往是他們動腦思考的時間,是以自身感受驗證解說內容的時間,是引發(fā)回味的時間。例如,筆者在浙江省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推進會暨縮小“三大差距”動員部署會現(xiàn)場考察部分的現(xiàn)場解說中,解說詞里有這樣一段話:“在這里,我們可以慢下腳步,聽聽‘共同富?!瘏f(xié)奏曲,喝一杯‘村口咖啡’,體驗下鄉(xiāng)村文化?!惫P者用親切的語氣向與會嘉賓們發(fā)出邀請后,便不再解說,而是讓參會者靜下心來,自行享用下午茶,感受鄉(xiāng)村“慢生活”。大段的留白一直持續(xù)到這一點位的參觀考察結束。這樣的處理方式顯得張弛有度,現(xiàn)場氛圍營造得既不過分緊張也不過于松散,令所有人感到溫馨舒適。適度的留白,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其次,適度的留白讓受眾的耳朵得以間歇性的休息,能夠適時放松,避免感到疲憊以及聽覺上的審美疲勞。這也更符合人們的接受習慣,即人們在接收信息時,眼睛、耳朵等器官并非持續(xù)不斷地長時間工作,而是錯落有致,視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相繼發(fā)揮作用,從而賦予人們更加生動、鮮活且豐富的感知體驗。
在媒體發(fā)展的進程中,留白的應用歷經多階段變遷。在人們普遍通過收音機聽取體育比賽等大型活動現(xiàn)場解說的年代,聽眾要靠解說了解現(xiàn)場細節(jié),如球由誰傳給了誰,但即便宋世雄等著名體育解說員亦懂得適時停頓。把聽眾的耳朵完全占滿,反而會失去聽眾,就像生活中幾乎沒有人喜歡有人在自己耳旁喋喋不休。隨著媒體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電視節(jié)目中,播音員主持人對大型活動的現(xiàn)場解說,也十分重視留白的使用。同時,解說內容變得更加精煉,更加側重于對畫面信息的補充說明、評論及總結等。
生動鮮活、貼切得體、靈活多變的現(xiàn)場解說一直以來帶給受眾充足的現(xiàn)場感和儀式感,是很多大型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充分的準備、深厚的積淀、豐富的變化、機智的應變、恰當的處理等,則是播音員主持人能勝任大型活動現(xiàn)場解說工作的必要條件。
(作者單位: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