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柑橘采后病害;咪鮮胺;抑霉唑;高效液相色譜法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也是全球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橘生產(chǎn)國,柑橘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首位,2022年柑橘栽培面積約333萬hm2,產(chǎn)量約6000萬t,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農(nóng)產(chǎn)品之一。由于生理性失調(diào)和病原菌侵染,柑橘采后病害頻發(fā),對柑橘產(chǎn)業(yè)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為了降低柑橘腐爛率、提高商品價值,在柑橘采后分選過程中常在柑橘采后分選線上使用殺菌劑浸果。咪鮮胺(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Prochloraz),是一種廣譜、高效和低毒的新型咪唑類殺菌劑;抑霉唑((±)烯丙基1-(2,4-二氯苯基)-2-咪唑-1-基乙基醚,Imazalil),則是一種內(nèi)吸性的廣譜殺菌劑。咪鮮胺和抑霉唑通過抑制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壞病原真菌細胞膜功能。在生產(chǎn)過程中常單獨或混合使用,以防治柑橘采后病害[1-3]。
目前對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檢測主要集中于果實中的殘留,采用方法包括氣相色譜法(GC)[4]、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5-6]、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6]、液相色譜與質(zhì)譜聯(lián)用等[7-8],近年來亦建立了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9-10]、膠體金免疫層析(GICT)[11]和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shù)(SERS)[12-13]和毛細管電泳法檢測技術(shù)(CE)[14]等。然而,上述方法通常用來檢測果蔬、食品中微量的咪鮮胺和抑霉唑殘留,其提取方法復雜,且涉及大量有機溶劑的使用。在柑橘采后處理中,柑橘果實經(jīng)過水洗、殺菌劑保鮮、烘干、分級、包裝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了從農(nóng)產(chǎn)品到商品的轉(zhuǎn)換。在采后分選線中,隨著對柑橘果實的處理,殺菌劑藥劑池中的有效成分濃度會逐漸下降,因此需要及時補充藥劑,以確保其濃度維持在有效范圍內(nèi)。然而,由于缺乏藥劑池中殺菌劑濃度變化動態(tài)規(guī)律的研究,導致采后生產(chǎn)中殺菌劑的使用缺乏理論指導,致使殺菌劑使用效率低或病害防治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種基于HPLC的同時檢測較高質(zhì)量濃度條件下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方法,揭示咪鮮胺和抑霉唑在采后處理過程中質(zhì)量濃度變化規(guī)律,為規(guī)范柑橘采后殺菌劑的使用方法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咪鮮胺原藥:湖北速普爾化工有限公司,純度98%,甲醇溶解;抑霉唑原藥:湖北速普爾化工有限公司,純度97%,甲醇溶解;正邦百使特水乳劑:咪鮮胺有效成分含量45%,推薦使用質(zhì)量濃度300~450μg/mL;禾益待玉水乳劑:抑霉唑有效成分含量20%,推薦使用質(zhì)量濃度250~500μg/mL;甲醇和乙腈:色譜級,購自月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溫州蜜柑(CitrusunshiuMarc.):2023年10月收集自宜昌市夷陵區(qū)某采后處理廠。
1.2 試驗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U3000(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UltimatePFP(4.6mm×250mm,5μm)色譜柱(月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天平PR1602ZH/E(美國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儀DTC-15J(湖北鼎泰生化科技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和高速離心機(Beckman,USA)。
1.3 HPLC檢測咪鮮胺和抑霉唑
1)咪鮮胺和抑霉唑標準曲線的繪制。使用甲醇溶解咪鮮胺和抑霉唑原藥,經(jīng)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后用甲醇稀釋至不同質(zhì)量濃度(5.0、10.0、20.0、50.0、100.0和300.0μg/mL),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以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標準曲線。
2)咪鮮胺和抑霉唑檢出限的測定。使用甲醇溶解咪鮮胺和抑霉唑原藥,設置咪鮮胺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1、0.2、0.3、0.4、0.5、0.6、0.7、0.8、0.9和1.0μg/mL,設置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5、0.6、0.7、0.8、0.9、1.0、1.1、1.2、1.3、1.4和1.5μg/mL。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3倍噪聲峰高即為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檢出限。
3)儀器精密度的測定。為了評估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可靠性,選擇50μg/mL的咪鮮胺溶液和50μg/mL的抑霉唑溶液,在12h內(nèi)每隔2h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共檢測6次,分別記錄峰面積。對檢測的6次峰面積計算平均值、標準差和相對標準偏差。
4)咪鮮胺和抑霉唑添加回收率的測定。為了檢測抽提方法導致的樣品損失,評估測量過程中農(nóng)藥商品制劑中各種助劑對抽提效果的干擾,進行回收率測定。使用蒸餾水配制正邦百使特水乳劑和禾益待玉水乳劑,使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有效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450.0、300.0μg/mL,記為溶液A和B;使用甲醇溶解咪鮮胺和抑霉唑原藥,使其質(zhì)量濃度為5000.0μg/mL,記為溶液C和D;分別取400.0μL、800.0μL和1.6mL的溶液C與溶液A(D與B)混合定容至10mL,得到混合溶液。分別吸取2mL混合溶液,甲醇定容至10mL,使混合液中的咪鮮胺終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30.0、170.0和250.0μg/mL,抑霉唑的終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00.0、140.0和220.0μg/mL,每組3次重復。渦旋震蕩1min后超聲波處理10min,8000r/min離心5min,取1mL上清液后0.22μm微孔濾膜過濾。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根據(jù)實際加標峰面積與理論加標峰面積之比計算添加回收率。
1.4 咪鮮胺和抑霉唑商品制劑的穩(wěn)定性
為了明確咪鮮胺和抑霉唑商品制劑在水溶液中的穩(wěn)定性,將正邦百使特水乳劑和禾益待玉水乳劑溶于水配制為混合液。將混配的商品制劑分別在室溫(20±1)℃和?20℃條件下儲存。不同時間點分別取2mL,用甲醇定容至10mL后旋渦震蕩1min,超聲波處理10min,離心,取1mL上清液過0.22μm濾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每次檢測3個重復。
1.5 采后處理過程中咪鮮胺和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的檢測
2023年10月24日07:00宜昌市夷陵區(qū)某采后處理廠配制保鮮劑。保鮮劑選用300mL龍燈富而樂(咪鮮胺有效成分含量450g/L)和300mL安道麥萬利得(抑霉唑有效成分含量500g/L),混合溶于300kg水中后充分攪拌溶解。07:30開始對直徑60mm的溫州蜜柑進行保鮮處理。溫州蜜柑首先在清水池清洗后進入藥劑池,經(jīng)烘干和分級后進行包裝。
自藥劑池取100mL配制的尚未浸果的藥液作為未浸果的藥液對照;自分選線藥劑池中,每2h取5mL藥液作為浸果的樣本;每一時間點取樣3次,干冰保存。全程記錄處理的溫州蜜柑量。
取2mL藥液,甲醇定容至10mL后,渦旋震蕩1min,超聲10min,8000r/min離心5min,取1mL上清液過0.22μm微孔濾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對咪鮮胺和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進行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HPLC檢測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條件
結(jié)合保留時間、色譜峰圖、檢測靈敏度等因素,確定使用乙腈和水作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洗脫條件如表1所示:使用UltimatePFP色譜柱(4.6mm×250mm,5μm);以純水(A)和乙腈(B)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0~10min乙腈的比例從10%增加到90%,10~17min乙腈的比例維持在90%,17min以后乙腈的比例恢復到10%,進樣量10μL,在流速1mL/min,柱溫30℃,205nm波長下對咪鮮胺和抑霉唑進行檢測。咪鮮胺原藥、抑霉唑原藥和2種原藥混標的檢測結(jié)果如圖1所示,咪鮮胺的保留時間是14.880min,抑霉唑的保留時間是11.697min,咪鮮胺和抑霉唑在此檢測條件下峰形良好且互不干擾。
2.2 咪鮮胺和抑霉唑標準曲線的建立
使用建立的檢測方法繪制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標準曲線。咪鮮胺的標準曲線y=0.7841x+2.2483,R2=0.9997,抑霉唑的標準曲線y=1.6618x?3.4097,R2=0.9996,在5.0~300.0μg/mL范圍內(nèi)樣品峰面積與質(zhì)量濃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3 檢測方法的精密度、靈敏度和準確度
按照信噪比S/N=3標準,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最低檢測限分別為0.80、1.20μg/mL。儀器精密度試驗結(jié)果顯示,6次檢測咪鮮胺峰面積平均值為61.9120、標準偏差為0.000543139、相對標準偏差為0.0009%,6次檢測抑霉唑峰面積平均值為32.63257、標準偏差為0.000196638、相對標準偏差為0.0006%,咪鮮胺和抑霉唑檢測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2%(表2)。在咪鮮胺和抑霉唑商品制劑中添加甲醇溶解的原藥,咪鮮胺的添加回收率為96.47%~100.49%,相對標準偏差為1.23%~3.29%(表3);抑霉唑的添加回收率為94.78%~100.81%,相對標準偏差為4.20%~7.80%(表3)。以上結(jié)果表明,該檢測技術(shù)靈敏、準確,對咪鮮胺和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的檢測可靠性高。
2.4 室溫20℃和低溫?20℃條件下咪鮮胺和抑霉唑商品制劑的穩(wěn)定性
正邦百使特水乳劑溶于水后,其咪鮮胺質(zhì)量濃度在室溫20℃和低溫?20℃條件下96h內(nèi)基本保持穩(wěn)定;禾益待玉水乳劑溶于水后,其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下降幅度較大,24h時降低68.3%,48h降低80.0%,但在?20℃條件下保持穩(wěn)定(圖2、圖3)。
柑橘采后處理廠在使用咪鮮胺和抑霉唑?qū)Ω涕龠M行保鮮處理時,藥劑池中殺菌劑的使用時間通常不會超過24h,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24h內(nèi)室溫20℃和低溫?20℃條件下咪鮮胺和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動態(tài)變化,24h內(nèi),正邦百使特水乳劑溶于水后,其咪鮮胺質(zhì)量濃度在室溫20℃和低溫?20℃條件下基本保持穩(wěn)定;禾益待玉水乳劑溶于水后,其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在室溫20℃下8h時降低57.00%,12h降低69.02%,但在?20℃條件下保持穩(wěn)定(圖2、圖3)。
2.5 處理廠藥劑池中咪鮮胺和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的變化
該處理廠藥劑池中藥劑總量為300kg,其中咪鮮胺起始質(zhì)量濃度為556.0μg/mL,抑霉唑起始質(zhì)量濃度為625.4μg/mL,處理的溫州蜜柑數(shù)量、藥劑池中咪鮮胺及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見表4。
本研究中,采后處理廠的操作過程中,咪鮮胺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處理6h后咪鮮胺的質(zhì)量濃度為456.9μg/mL,依舊高于咪鮮胺推薦使用質(zhì)量濃度的下限250μg/mL。6h內(nèi)共處理溫州蜜柑15t,咪鮮胺的質(zhì)量濃度降低98.6μg/mL。其中,0~2h期間處理1t溫州蜜柑,咪鮮胺質(zhì)量濃度平均降低7.1μg/mL;2~4h期間處理1t溫州蜜柑,咪鮮胺質(zhì)量濃度平均降低6.6μg/mL;在4~6h期間處理1t溫州蜜柑,咪鮮胺質(zhì)量濃度平均下降5.2μg/mL(表4)。由于咪鮮胺在水中穩(wěn)定,咪鮮胺質(zhì)量濃度與處理的溫州蜜柑量相關。因此,在咪鮮胺起始質(zhì)量濃度556.0μg/mL條件下,至少能夠?qū)崿F(xiàn)46t溫州蜜柑的有效處理。
本研究中,采后處理廠的操作過程中,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變化較為復雜。處理6h后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為226.5μg/mL,低于推薦使用質(zhì)量濃度的下限250μg/mL。6h內(nèi)共處理溫州蜜柑15t,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降低398.9μg/mL。在處理柑橘量和處理時間的雙重作用下,0~2h期間處理1t溫州蜜柑,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平均降低23.9μg/mL;2~4h期間處理1t溫州蜜柑,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平均降低26.0μg/mL;4~6h期間處理1t溫州蜜柑,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平均降低33.8μg/mL(表4)。由于抑霉唑在水中易降解,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與處理時間和處理的溫州蜜柑量相關。
3 討論
本研究建立了一種基于HPLC,可同時檢測咪鮮胺和抑霉唑2種藥劑的方法。采用乙腈和水作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用UltimatePFP(4.6mm×250mm,5μm)色譜柱,在柱溫30℃、流速1mL/min、進樣量10μL、波長205nm條件下對咪鮮胺和抑霉唑進行檢測,靈敏度和準確度高,2種物質(zhì)峰形良好互不影響。使用建立的檢測技術(shù)研究了柑橘采后分選線上咪鮮胺和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變化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咪鮮胺穩(wěn)定,質(zhì)量濃度變化與處理的柑橘量相關,抑霉唑穩(wěn)定性差,質(zhì)量濃度變化與處理時間和處理的柑橘量相關。
果蔬、食品中微量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檢測方法已有較多報道。謝莉等[6]分別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和氣相色譜法(GC),對柑橘貯藏期果皮、果肉和全果中咪鮮胺和抑霉唑的殘留進行了動態(tài)檢測分析。UPLC系統(tǒng)及其配套色譜柱相對購置成本較高,且色譜柱易受污染。GC法檢測抑霉唑時,其分離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且易受標準氣體的影響。姜軍俠等[5]采用C18色譜柱,以0.012mol/L庚烷磺酸鈉水溶液(pH2.5)與甲醇作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在流速1.5mL/L、柱溫35℃、波長220nm條件下進行檢測,實現(xiàn)了咪鮮胺和抑霉唑的同時檢測。該檢測方法中甲醇為有機相,在水相中添加了離子對試劑和酸性物質(zhì),然而,離子對試劑和酸性物質(zhì)易對色譜柱和液相色譜儀產(chǎn)生影響,可能增加分析成本。本研究建立的檢測方法可同時檢測咪鮮胺和抑霉唑,具有簡單經(jīng)濟、靈敏度高、分離能力強的特點。在有機相的選擇上,本研究采用了乙腈作為溶劑,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色譜柱免受損害。
應用建立的檢測技術(shù),本研究對采后處理廠分選線上咪鮮胺和抑霉唑的質(zhì)量濃度隨處理時間和處理溫州蜜柑量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結(jié)果顯示,咪鮮胺穩(wěn)定,質(zhì)量濃度變化與柑橘量相關,而抑霉唑在水中易降解,抑霉唑質(zhì)量濃度與處理時間和處理的柑橘量有關。300kg的藥液中,咪鮮胺起始質(zhì)量濃度為556μg/mL,至少可以處理溫州蜜柑46t;而抑霉唑起始質(zhì)量濃度為625μg/mL,工作6h處理15t柑橘的情況下,質(zhì)量濃度已低于推薦的質(zhì)量濃度下限,需要及時進行補充。馮丹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在浙江衢州柑橘主產(chǎn)區(qū),柑橘綠霉病菌對抑霉唑的抗藥性頻率高達77.1%[12]。因此,從經(jīng)濟的角度出發(fā),咪鮮胺更適合于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控。
本研究結(jié)果可為規(guī)范柑橘采后殺菌劑的使用提供科學指導,并為其他水果的采后保鮮提供參考依據(jù)。然而,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由于柑橘種類繁多、果面性質(zhì)和單果體積存在顯著差異,以及分選線藥劑池容積各不相同,導致采后殺菌劑使用的復雜性顯著增加。因此,需要更為細致的工作才能滿足生產(chǎn)的需求。此外,殺菌劑濃度的智能化或自動化動態(tài)監(jiān)測的實現(xiàn),也將會顯著提升生產(chǎn)效率,并降低生產(chǎn)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