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但兩人對待為官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孔子的兒子出生時,魯國國君送來一條鯉魚??鬃臃浅8卸鳎o兒子取名為孔鯉,以作紀念??鬃又苡瘟袊?,總想尋求一官半職,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曾子卻拒絕了所有諸侯國的爭相聘請??鬃印拔反笕恕保印安晃反笕恕?。
莊子很欣賞曾子,說他“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意思是,天子無法使他為臣,諸侯無法讓他做朋友。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耕地,魯國國君派人去找他,說要把一個城邑封給他,也就是把這個城邑的賦稅給他。使者傳話很客氣,說是“請以此修衣”,意思是以此讓你往后穿上好點兒的衣服??墒窃又x絕了魯國國君的好意。后來,魯國國君再次派人去請曾子接受城邑。使者說:“不是先生您去求人,是人家主動把城邑獻給您,您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回答:“我聽說接受誰的好處,就會敬畏誰。”最終曾子沒有接受魯君的美意。
不僅如此,曾子還拒絕了更大的誘惑。齊國想聘請曾子為丞相,楚國想請他去做令尹,晉國也歡迎他做上卿,但曾子都沒有答應,“皆不應命”。
或許正是因為曾子的不屈從、不茍合,清醒處世的君子品格,使他在權(quán)貴面前能保持自己的自由和純粹,從而更專注于自己的理想,在學問上不斷精進。
有意思的是,《論語》中,孔子表揚過十位優(yōu)秀的學生,其中并沒有曾子。而孔子曾批評過四個學生,其中一位就是曾子。《論語· 先進》記載孔子之言:“ 參也魯。”參,曾參,即曾子。魯就是魯鈍、遲鈍的意思。但正是這位“魯鈍”的學生,成了儒家不可缺少的承上啟下的人物。曾子的歷史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主持編撰《論語》;二是撰寫《孝經(jīng)》;三是可能是他撰寫了《大學》;四是很可能是他教育了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寫成《中庸》,孟子則師從子思的門人。
(摘自《文史博覽》2024年第10期,佟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