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來做一個簡單的前情提要:我并不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二次元。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漫展,原因是我喜歡一個古典音樂博主“雙琴俠”,而他的粉絲在漫展上有同人攤位。
正如愛麗絲進入仙境后被神秘、巨大、色彩艷麗的蘑菇和花卉所吸引,我也很快被漫展所展示的人類多樣性牢牢抓住了目光。身邊經(jīng)過的每一個人都向我無聲地宣示著:“歡迎來到美麗新世界!”
在漫展,很難看到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符合所有社會規(guī)訓(xùn)的人。此地大概四分之一的人是Coser,他們穿著千奇百怪的服裝,戴著五顏六色的假發(fā),扮演著與現(xiàn)實生活中完全不一樣的角色:有的是神,有的是大兵,有的是毛茸茸的獸人或者機甲、精靈或者怪物,甚至是一種MBTI人格(是的,看到的那一瞬間我也傻了)。除了這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一也穿著各種令人驚嘆的服裝,除了常見的三坑(漢服、Lolita、JK制服)外,還有更多在街上會引起頻頻關(guān)注的夸張造型。但在這里,一切都是那么理所應(yīng)當(dāng),稀松平常。
以上兩種人占了漫展總?cè)藬?shù)的一半,剩下那一半人在干嗎呢?和前一半人拍照、合影,把照片發(fā)到社交平臺上,然后毫無保留地打出各式各樣的溢美之詞。在這里,美不會被審判,不會被評頭論足,不會被指指點點。人們短暫地放下了相互評判、貶損和攻擊的欲望,將呈現(xiàn)美、欣賞美、贊揚美作為唯一的目的。整個場館像是籠罩在一片歡樂而溫馨的粉色泡沫中,讓疲于應(yīng)對粗糲的現(xiàn)實社會的我備受感動。
當(dāng)然,夢游仙境里一定少不了旅伴。就像是愛麗絲的下午茶能湊齊滿滿一桌好朋友,我也有我的笑面貓、瘋帽子、白皇后。
在參加漫展之前,我并沒有見過我的攤主伙伴們。我認(rèn)識她們的途徑千奇百怪。有人是微博超話里活躍的發(fā)言者,有人是坐擁圈內(nèi)萬字神文的產(chǎn)糧大戶,有人是腦洞又大手又快的活潑畫手。她們彼此熟識,我卻是一個半路入坑的、陌生的外來者。這不禁讓我憂心忡忡。她們會喜歡我嗎?會接納我嗎?我會被這些女孩排擠嗎?最重要的是,我不會寫文章,不會畫畫,不會拉琴,也沒做過什么物料周邊。這樣一個無名小卒,真的能得到大家的認(rèn)可,融入一個全新的群體嗎?
事實證明,我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我剛到場館時,大家正在布置攤位。在短暫的獨屬于年輕人的尷尬之后,我立刻挽起袖子開始干活。一下午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幕靵y后,小隊的氛圍開始升溫。漫展前一夜,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帶著我和另一個上海的朋友吃粵菜,軋馬路,一起在民宿里打Switch,一起搶廁所。大家喝奶茶,聊八卦,徹夜加班折飛機盒打包物料,累并快樂著。
漫展當(dāng)天的清晨,2月的廣州還有點涼。我披著外套,嘴里叼著梳子,一手拿著絲帶,給女孩子們一個一個地梳頭。這些睡眼惺忪還打著哈欠的女孩子在我面前坐下,我的手指攏過那些粗細(xì)長短不一、五顏六色的發(fā)絲,再把印著攤位logo的絲帶用各種不同的造型編在頭上捆緊。太陽出來了,我們出門。我走在隊末,看著昨天還不認(rèn)識、今天就已經(jīng)說說笑笑的大家,忍不住感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誼真是一件奇妙而難以捉摸的東西。
除了認(rèn)識的攤主們,擺攤本身也是交朋友的過程。在攤位上,一個常見的談話過程是這樣的:
“老師您好,出攤辛苦了!攤上這次的物料都好精致,好漂亮!”
“謝謝謝謝!這邊是物料,回答問題可以免費領(lǐng)取哦。”
“哇,這么多嗎?謝謝謝謝!琴攤真是豐饒啊!”
僅此而已。除此之外,你來自哪里、年齡幾何、學(xué)歷工作是什么,甚至于你的性別、你的名字,都不重要。三次元的標(biāo)簽在這里消失了,因為我們深知二次元本身就是一趟旅行。我們都是旅伴,在旅途過程中我們相互依靠,彼此幫助,不斷為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不斷給這個社群創(chuàng)造更多新奇、有趣、美好的玩意兒。在這趟旅途中,我們以網(wǎng)名代號相稱,尊重彼此的邊界,確保大家都享受旅途,玩得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漫展結(jié)束后,比仙境更不可思議、比魔法世界更充滿魔法的事情誕生了——我的笑面貓、瘋帽子、白皇后們,走出了愛麗絲的仙境,但我在二次元認(rèn)識的這些女孩,竟然都變成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好朋友。我們在微信群里抱怨工作、學(xué)習(xí)、天氣,分享路邊看到的小貓、晚霞、鮮花;我們?nèi)ケ舜说某鞘新眯校枳≡诒舜思抑?;我們從天南海北的地方給彼此寄去一張又一張的明信片;我們在假期里抽空聚在一起,看展覽、聽音樂會,在初夏的梧桐樹下排隊買冰激凌吃。
我很感謝自己當(dāng)初有跳進兔子洞的那份勇氣。
(摘自《少年新知》2025年第1期,黃雞蛋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