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滿天,湖水蕩漾。一壺酒,一葉扁舟,一場清夢。關于唐珙的故事便在此開篇。
珙,是古代的一種玉器。古時男子及冠后會起小字,唐珙的字是溫如。父母的期盼躍然紙上:希望他能如翩翩君子,溫潤如玉。
唐珙的家鄉(xiāng)是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在這個地方發(fā)生了很多“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故事,也有諸多“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美景。
有流觴曲水,一觴一詠的蘭亭雅集,留下了“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的佳句;有凄美纏綿,雙雙化蝶的梁祝,凝成了“讀書人去?;呐_,歲歲春風長野苔”的后人感慨;有率性自然,肆意灑脫的雪夜訪戴,留下了“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的妙語。
還有相傳因黃帝鑄鏡于此而得名的鏡湖;文人墨客向往,如仙境般的天姥山;被譽為“越國敦煌”的大佛寺……
許是這樣的一方水土,才能養(yǎng)出唐珙這般怡然自得的人。他養(yǎng)了一只可愛又頑皮的貓,他愛觀察小貓用前爪在舌尖沾一點唾液給自己洗臉的動作。他閑時欣賞墨蘭,贊嘆蘭花是仙人不小心落在人間的紫玉簪。他癡迷書法,用宓妃和天吳兩個傳說中的水神,比喻趙孟頫的書法如同水神奔走、蛟龍狂舞,恨不得把它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起來以示珍惜。他能畫一手極好的丹青,在“須臾筆硯間,淋漓走元氣”。
唐珙也會為了追求心靈的寧靜,坐禪悟道,表達對自然的贊美“我當濯足萬里外,卻怪塵土生青天”。他僅有一首描繪戰(zhàn)爭的詩留存于世,全詩不見他的指責與聲討,卻見他滿滿的痛心與唏噓,只留下“不忍看”與“空長嘆”。
細細想來,在這寧靜致遠的表象下,唐珙有著對世事滄桑的深刻感悟。所以才會引湘君聞帝舜死于蒼梧之野,追隨不及,啼竹成斑的典故,寫下“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的詩句。這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更是他內心愁緒的抒發(fā)。
星海橫流,歲月成碑。古往今來,無數(shù)詩人對星月抒懷。它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的思念和期盼;也是“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钡墓陋毢推鄾觯桓恰霸旅餍窍?,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感嘆和惆悵。在唐珙筆下,它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豪情和愉悅。夜色漸濃,風平浪靜,半夢半醒。不知這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了水中,還是自己仍身處夢境。
不知唐珙喝了多少酒,才能達到浸潤在星河,甚至在宇宙的境界。不知他的夢有多么唯美浪漫,才能讓本無重量的夢有了實體,甚至充斥了整葉小舟。
說到酒與浪漫,繞不開詩仙李白。唐珙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如夢如幻,清新自然,可與李白相媲美。但相比李白一生有幾百首詩流傳,唐珙僅有八首,最有名的當數(shù)《題龍陽縣青草湖》。題目很直白,道明了此詩發(fā)生的地點。龍陽縣是今天的湖南省漢壽縣。青草湖在洞庭湖的東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大概是因為唐珙這首詩寫得太好,頗有唐詩的風范。在《全唐詩》編纂的時候,編者便將此“孤篇”收錄,甚至因為他在唐朝史料中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而感到痛心。這故事令人啼笑皆非,但考慮到這部著作是在清朝成書,編者多達10人,收錄2 200多名詩人的近50 000首詩的浩大工程便也能理解了。
很難想象在王朝興衰更迭、世事滄桑變遷中,有過多少次像這樣漫長的文化傳承,有過多少場像這樣艱難的文化接力。焚膏繼晷,目披手抄,只為了保護像《題龍陽縣青草湖》這樣名字稀松平常,內里暗藏乾坤的一首詩,不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個體的生命短暫,群體的生命卻無窮。只要文化的火種仍存,一陣風襲來,便可成燎原之勢。
我們的古人靠著在今人看來極為笨拙,造成許多陰差陽錯的方式,讓我們即使從未到過,也知道江南的詩情畫意與邊塞的雄渾壯闊;讓我們能傳承從上古時代綿延至今關于年的傳說以及全家團聚過年的習俗,擁有逝去的人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以及終有一天我們會在銀河相遇的寄托。
春風釀酒,夏星點燈,秋楓生火,冬雪煮茶??慈缃裆胶舆h闊,星河燦爛,載著無數(shù)浪漫,無數(shù)巧思,引無數(shù)人沉醉,無數(shù)人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