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生動的詞,體現(xiàn)了一類很生動的人,雖然生動中帶著可憐、可悲或可恨,雖然我們看著、笑著、批判著,卻經(jīng)常不自知,有時候,我們也是生動的耳食者。
耳食者最大的特點就是聽不夠消息,無論哪個方面,無論有沒有用,無論真假,耳朵從不挑食,任何道聽途說都是盛宴。在耳食者中,大部分人每天不聽到點兒新鮮事,就覺得生活沒什么意思,他們往往在某處聚集扎堆兒,互通有無而樂此不疲。這類耳食者必是成群的,每天都有很多消息在他們那里匯集并且交換,每一雙耳朵都飽食終日。為了能滿足彼此,他們要在相聚之前四處采集各類消息,實在沒有的時候,哪怕編造一些出來,也不能去吃白食。而且他們不只有一個群體,往往每個人都會加入多個群體。這樣一來,無數(shù)的消息在口耳之間不斷地傳遞著。他們聽來的每一個消息都是無法留存的,不吐不快,耳食而口瀉。不僅如此,消息經(jīng)無數(shù)的口耳之后,經(jīng)無數(shù)次的醞釀加工、改編之后,往往變得面目全非,卻更符合胃口。
這類耳食者其實并無大害,往往是在背后悄聲相傳,雖然各種夸大變形的消息有時會給當事人造成一定影響,但沒什么大礙,除非是那些惡意播散的內(nèi)容。這個群體其實很龐大,很多時候,我們也會不知不覺成為其中一員。
另一類耳食者卻會有著不小的影響,對人對己都是如此,他們的特點是偏聽偏信,所以會有一系列不好的后果。縱觀古今中外,偏聽偏信者最終都沒有什么好的結局。偏聽已然是一種狹隘,偏信則更是一種固執(zhí)的愚蠢。從一國之君到一家之長,偏聽偏信都會導致分崩離析。而一個偏聽偏信的人,自然會吸引一些投機之徒和陰險之輩。這些人在一起,自然醞釀不出什么好事來。
其實,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這是正常的,也是人的本性??扇绻聊缬谶@種虛幻的滿足感,就會深陷甜蜜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作為普通人,如果只喜歡聽表揚,厭惡批評,于飄飄然中相信自己就是最成功、最偉大的人,實則肯定會一事無成。作為領導,如果只喜歡聽好話,那么必然諂媚者盈門,在如潮的諛辭里沾沾自喜,荒廢正事。這樣一來,有求者,想撈好處者,總之有著各種私人目的的人就會投其所好,被溜須拍馬久了,人就會發(fā)展到偏聽偏信。雖然在夜里,他們偶爾會反思,也想改掉這種習慣,可當太陽升起,當溜須拍馬之人在耳畔喋喋不休,便復又沉淪進去。
還有一種較高層次的耳食者,謂之愚信始終。和偏聽偏信有著本質的不同,他們不是誰的話都聽。準確地說,他們只聽某個人或者某類人的話,并將之奉為圭臬。在家有愚信始終者,在外同樣也有,在某些組織中更有。這個問題深究下去比較復雜,有時候會和信仰糾纏在一起,更多的時候是難辨也難辯。他們的耳朵已被洗得聽不見別的聲音,誠然有堅守者,但更多的是大愚若忠。
不管哪一種耳食者,都人數(shù)眾多,經(jīng)常是我們在說著、評著的同時,渾然不知自己也是其中一員。不過短暫地成為耳食者并沒有什么關系,只要不是長久地讓耳朵食出了癮,就權當是一種別樣的生活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