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買手機補貼1000元,價值5 位數(shù)的“高奢”手表只賣99 元……一段時間以來,以倉庫為背景進行的直播在電商平臺較為流行,不少主播宣稱所售商品有“高補貼”,是“高奢品”。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倉播存在不同程度的虛假宣傳,值得警惕。
虛構“高補貼”自封“高奢品”
倉播,指在倉庫中進行的直播銷售活動。一些主播身后堆滿各式貨箱、貨柜,宣稱直播地點為貨源倉庫,售賣商品為倉庫直發(fā),有價格優(yōu)勢。
記者近期關注百余個倉播賬號,一些倉播賬號有幾十萬粉絲,有的倉播賬號能沖到所在時段平臺帶貨總榜第一。然而,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倉播主播宣稱有“高補貼”,實際上沒有價格優(yōu)勢;宣稱是“高奢品”,結果貨不對板。
在一個倉播直播間,主播介紹一款“瑞士品牌”手表時,拿出一張“世界名表等級排行榜單”,稱該品牌是“高奢品牌”。他還展示了一張簽購單,稱這款手表原價66800 港元,直播間只要99 元。
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這款所謂的“高奢”手表售價多在百元左右,最低30多元。有名表行業(yè)從業(yè)者表示,并未聽過該品牌,不認為其屬于“高奢品”。
此外,記者發(fā)現(xiàn),一些主播常放出所謂的“明星網紅”商品,宣稱為會員店、專柜同款商品,直播間僅以一到兩折的價格售賣,“ 送給你們試用”。但是,記者在相關會員店、商場內并沒有看到這些商品,店內工作人員也表示從未售賣過。
堆疊空箱、模糊信息、引導評論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倉播的虛假宣傳套路主要包括:
——堆疊空箱,打造“貨源”場景。倉播進行時,主播穿行在堆滿貨箱、貨柜的場地中;一些貨架前,還有工作人員操作升降機,并不時接受主播調度——“看看上面手機庫存還有多少”。但據(jù)多名主播和運營負責人介紹,這些形似倉庫的直播場所內只有少量貨物樣品,其余均為空箱,背景中的工作人員是“演員”。
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倉播運營方不囤貨,直播中彈出的銷售鏈接來自不同的供貨商?!拔覀? 個直播間,每天賣好幾萬單,沒有一個產品是自己囤貨、自己發(fā)貨的。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會搞流量?!币幻麄}播運營負責人說。
——模糊信息,掩飾“折扣”本質。記者注意到,在介紹一些知名品牌商品時,主播往往有意混淆型號、新舊等關鍵信息。比如,只說“那款大幾千的華為70 手機”,實際上架的是華為暢享70 等中低端系列,而非高端系列;大談“飛天茅臺加錢都買不到”,實際上架的并非53 度飛天茅臺,而是43 度飛天茅臺。
——混淆視聽,營造“搶手”氛圍。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倉播的后臺運營人員通過發(fā)“福袋”引導評論、刷屏、禁言等方式“控評”。觀眾必須在公屏發(fā)送“ 收到了,是正品!”“是老粉回購沐浴油”“要高端瑞士腕表”等指定評論才可以參與“福袋”抽獎。
規(guī)范新興直播保證產品質量
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董世盼表示,一些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堆疊空箱、模糊信息、虛標價格等行為,誤導消費者購買所謂“高奢品”“高折扣”產品,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多位業(yè)內人士建議,有關部門和電商平臺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倉播監(jiān)管。平臺要建立倉播監(jiān)管長效機制,對倉播運營方的資質、商品來源、質量證明、銷售話術等加強動態(tài)核驗監(jiān)管;監(jiān)管部門要加強產品質量專項抽檢,嚴厲打擊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等行為,保證網售產品質量。
另外,消費者在直播間購物時,應警惕虛假宣傳與價格陷阱,不貪小便宜,理性消費;認真核查商品信息,保留訂單記錄、支付憑證、聊天記錄等作為維權依據(jù),遇到問題依法維權。
(據(jù)新華社3.9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