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總書記指出,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
與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同樣重要,必須一體推進。如何一體推進呢?需要多方努力。僅從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角度看,審計法第五十二條及其他相關條款已有明確規(guī)定。推進審計整改,非審計方與審計方一道,應當依法履行共同而有差別的責任。
首先,被審計單位應當履行審計整改的主體責任。審計整改乃由審計而引發(fā),不能停留在“上半篇文章”,但也不能僅靠審計方推進“下半篇文章”。否則,如雷貫耳、權威高效要求勢必大打折扣?!皝碚f是非者不是是非人”。審計發(fā)現(xiàn)問題,但發(fā)現(xiàn)的不是審計自身的問題?!罢l家的孩子誰抱走”,問題發(fā)生方——被審計單位應當履行審計整改的主體責任。一是治標。包括知錯就改,調整會計賬目;完璧歸趙,返還或追回被擠占挪用資金資產(chǎn);欠債還錢,補繳應納稅費款項;下不為例,停止或糾正錯誤行為等等。二是治本。為解決屢審屢犯、屢改屢犯問題,應當亡羊補牢,推進改革、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使問題少發(fā)生以至不發(fā)生的長效機制。三是治人。建立并落實責任制及責任追究制,將審計結果及審計整改情況作為相關責任人員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時弄虛作假的,還應當依法追究責任。在此基礎上,后續(xù)還有兩項責任。一是報告。將審計整改情況向審計方、本級政府或有關主管機關單位報告。二是公布。將審計整改結果,按照規(guī)定向社會公布,或內部審計結果在單位內部公布。
第二,各級政府和主管機關單位應當對被審計單位審計整改履行督促責任及相關責任。政府和主管機關單位,在其管轄范圍內,對被審計單位審計整改,應當履行的責任主要包括:一是督促。不能坐等被審計單位報告,而應當以多種方式適時介入,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視具體情形,無論治標、治本還是治人,以及報告和公布,凡整改不到位的,應當作出相應處理。二是治本。審計發(fā)現(xiàn)有的問題,表現(xiàn)在下面,根子卻在上面。只強調被審計單位治本無濟于事,必須在更高層面采取治本之策。三是擴面。審計應當如影隨形、全面覆蓋,但具體到某次或一定時限內,接受審計的只能是部分單位。梳理審計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性質、程度等,在管轄范圍內,要求其他未接受審計的單位均比照辦理。“見不賢而自省”“照方吃藥”,切實解決事不關己、“審出來算你的審不出來算我的”問題,普遍真正履行主體責任。
第三,審計方對審計整改應當履行跟蹤檢查責任及相關責任。與非審計方相并行,審計方有責任參與一體推進。一是檢查。對被審計單位審計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同時還應跟蹤掌握研究政府和主管機關單位落實督促及相關責任情況。二是報告。將審計整改結果及跟蹤檢查情況,向本級審計委員會(或內部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本級政府(或內部審計所屬單位)、本級人大常委會等,按照規(guī)定提出報告。三是持續(xù)?!氨鶅鋈叻且蝗罩?,審計整改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審計跟蹤檢查、報告甚至后續(xù)審計等,尤其面上安排工作,審計整改必須持續(xù)關注。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級黨委及其審計委員會、紀檢監(jiān)察機構、人大常委會,各單位黨組織等,如何推進審計整改,也都有相應規(guī)定。各有關層面,必須依法履行共同而有差別的責任,齊心協(xié)力、一體推進,審計整改一定能夠不斷取得成效,促進和保障各項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