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天邊漸漸被染上了一抹金黃與橙紅,美不勝收。晚飯過后,小真和天天一起散步,剛走到科博士的實驗室門口,就聽見旁邊的樹林傳來一陣響聲,把他們嚇了一跳。
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
我看見了一大群小鳥撲到樹上。不過,小鳥們?yōu)槭裁匆@樣呢?難道是它們沒看見大樹,不小心撞到樹上了?
不是哦,這是“百鳥歸巢”現象。每天的17:00-19:00,小鳥們會成群結隊地回到樹上的巢穴里休息。百鳥歸巢就是小鳥們“回家”。
小鳥們是在樹上睡覺的嗎?它們睡著時,會不會從樹上掉下來?還是說小鳥和人類一樣,是躺著睡覺的?好想現在就走進樹林,看看它們睡覺的模樣。
科博士“話你知”
小鳥是站在樹枝上睡覺的,大家不用擔心小鳥睡覺時會掉下來,因為鳥類腿部肌肉的運動方式與人類是不同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試圖緊握手指或腳趾時,肌肉便會緊張發(fā)力;而當我們松開手指或腳趾,肌肉就會呈現放松的狀態(tài)。小鳥的肌肉狀態(tài)則與人類相反,當它們握緊樹枝時,肌肉是放松的;當它們松開樹枝時,腳趾才需要用力。因此,小鳥站著睡覺,也能穩(wěn)穩(wěn)當當!
如果同學們想看看小鳥睡覺的模樣,那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前往夜間觀鳥。此外,夜間觀鳥時需保持低聲細語,確保照明設備穩(wěn)固,并注意避免將光線直射至小鳥頭部。若不慎驚擾了小鳥們,它們可能會驚醒并四處逃竄。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下,小鳥慌亂逃竄容易撞到障礙物,從而導致受傷,甚至死亡。
其實,早上觀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每天的6:00-9:00是最佳的觀鳥時間,小鳥在這個時候會非?;钴S。我們經常會聽到小鳥們在早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這是它們在宣示領地、爭奪食物或尋覓伴侶。
原來小鳥們一大早就開始“工作”了,我們也要向它們學習,早睡早起,珍惜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