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在書上看到
從前的奧斯曼帝國
是遼闊的" " 是偉大的
是戰(zhàn)無不勝的
潘多拉在此打開過盒子
魔頭長出一個又一個
刀與劍都指向舌頭
悲傷之夜傾吐著
戀人的秘密絮語
下了船
發(fā)現(xiàn)神廟還在
老人還在" " 集市還在
那杯紅茶還在
餅子和奶酪還在
肥皂還在" " 陶罐也在
補好了裂縫
大海藍陰陰
于是他為她買了一條紗巾
入鄉(xiāng)隨俗" " 遮住她易逝的花容
偉大的文明不會將一切耗盡
總是要為年輕人
留著愛情的岸
他們等不及就坐下來相擁
找了一塊平穩(wěn)的石頭
大海搬了一萬年也沒有搬走
一生" " 要這樣地看一次海
與親愛的人(夢想就此實現(xiàn))
緊接著黃昏星在天空出現(xiàn)
海潮隨之退去
古羅馬劇場阿斯潘多斯
松樹涌向古老海洋
石頭帝國兀立
荒涼山崗
烏鴉在叫喚
橄欖樹漫山遍野
看不見采擷的農(nóng)夫
那出戲兩千年前就已經(jīng)散了
座位一排排風蝕
大地卷土重來
將阿流士的劇院算作一堆
腐敗" " 荒誕的石材
看臺還在等待著演員出場
哦" " 死亡就是這副尊容
莊嚴" " 堅固" " 冷漠" " 空洞
虛張聲勢" " 走下光滑的白色階梯
其陡峭令每個人都心驚膽戰(zhàn)
又暗暗指望著找到自己的位
(有限" " 僅可容納一萬名)
寧靜中似有幽靈在更衣
在世都看見些什么
悲劇。喜劇。
勝者為王" " 敗者為寇" " 斗獸?
希臘的貓嫁給了佛羅倫薩的狼
領(lǐng)票員是一位心痛的胖子
演鬼的是國王的理發(fā)師
當月光照亮幕后
黑暗之王索??死账孤冻隽搜蓝?/p>
畫畫者
在色雷斯人的普羅夫迪夫
有個老嫗坐在墻根畫鉛筆畫
畫對面那座關(guān)著門的古教堂
畫幾塊云" " 畫一塊石頭
(在路面上)" " 畫一棵桉樹
再畫一棵桉樹" " 再次畫桉樹
(她僅贊美眼前的事物)
從少女時代她就這樣做了
毫無天賦" " 沒什么“創(chuàng)意”
畫得極其難看" " (永遠不會參展)
上帝很著急" " 她才不著急呢
一年又一年自顧自地畫著
喝著紅茶" " 在裙子上揩手指頭
偶爾賣掉幾張給傻子和獵奇者
(總是夠她吃飯)
天黑前她跟著烏鴉走回家去睡覺
提著裝著畫筆和紙張的袋子
沿著石頭墻踽踽獨行
走得比大師們還慢
下雨天她可不會來
烤玉米
星期六" " 世界各地都在賣烤玉米
馬孔多鎮(zhèn)上" " 小販薩賓
在加西亞·馬爾克斯先生住的
那條街賣" " 他將手雷般的小東西
一個個放在烤架上" " 人行道亮起來
爆炸的是幾束光" " “孤獨的敘述者”
將在寫完第一章之后下樓" " 走去付給他
骯臟的一比索" " “甜滋滋地”
啃上一根" " 老手" " 他知道怎么握住
一支筆" " 也知道如何握住
一個烤玉米殘存的胡須
伊拉克" " 沙漠中的集市
卡塞姆上士的姐姐也在烤
排隊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小伙子
那種甜呵" " 他們感恩直到去世
雅典" " 一位胡子刮得干干凈凈的大叔
將第一個烤好的玉米賣給了一位
胡子拉碴的男子" " 他騎摩托到來
握著還在燙手的棒子離開" " 邊啃邊馳
的樣子" " 就像那些叼著大地狂奔的金錢豹
胡安·魯爾福他父親的玉米
佤族董秀英家的玉米
哈尼人哥布他父親的玉米
巖翁家的玉米稈子靠在竹子編成的墻上
轉(zhuǎn)成了淺灰色" " 云南德宏州" " 當我在那里
教書時" " 啃過烤苞谷" " 景頗族嫫嫫烤的
傣族嬤嬤烤的" " (都是中學生的母親)" " 一上午
賣掉了十八個" " 十九個" " (葉子扔在腳旁的
籮筐里)" " 在昆明呈貢區(qū)賣烤玉米的是
李秀英" " 站在自家門口" " 穿了雙藍色
繡花布鞋" " 心靈手巧" " 烤得香" " 哎
美好的一天" " 在西壩路的菜市場" " 一個
露齒微笑的玉米棒子滾到了腳下" " 這個星期六
世界賣的烤玉米" " 原產(chǎn)于美洲" " 被帶到熱帶
溫帶" " 土地不同" " 顏色深淺也不一樣
鵝黃色的" " 土黃色的" " 蛋黃" " 云南山區(qū)
也廣泛種植" " 紅土山坡" " 壩子" " 河畔
好看的植物" " (像一群低頭飲水的馬
取下來放在岸上的假牙)
又裝滿了一馬車" " 墨西哥畫家里維拉
(弗里達之夫)" " 將它們畫在墻上
人民的圍觀百年前就開始" " 如今還在
繼續(xù)" " 剝玉米都用手指頭" " 啃玉米則用牙齒
牛喜歡它" " 大象喜歡它" " 松鼠喜歡它
人們都喜歡它" " 太陽垂青于它" " 賦予黃金
之色和男性氣概
全世界賣烤玉米的方式都一樣
在一個裝著炭的鐵盆上面放個架子
玉米在上面輕滾" " 火候必須適中
烤過了就會焦煳" " 那些翻轉(zhuǎn)著玉米的
古銅色的手" " 黃皮膚的手
黑如泥炭的手" " 白種人的被煙子
熏過的手" " 每一只都相隔太遠了
誰教給它們這等功夫
對一只烏鴉的再次命名
在巴爾干半島的一家電視臺
補光燈中亮起來的主持人問我
為什么寫烏鴉?" " 笑容可掬
(被費薩林譯成西里爾字母的詩集
叫作《對一只烏鴉的命名》)
話音才落" " 就看見它不請自來
停在了麥克風上
剛才在來的路上
還遇見過它
在一個公園里玩著
糟蹋著雪地
昨夜光臨的白被它的腳印攪亂
是怎么進來的" " 這是工作重地
閑人免進" " (請勿高聲喧嘩)
戒備森嚴" " 守門人穿灰制服
高大" " 重視" " 遞給我一支筆登記
(用過很多次" " 有點臟)
記下姓名" " 護照號碼" " 日期" " 簽字
領(lǐng)取塑料牌子并掛在脖子上
(小心保管" " 岀來要交還)
自覺將背包取下來" " 讓它鉆進了那個
明察秋毫的黑洞" " 我則
(面不改色心不跳)" " 走過閘門
差點過不去" " 卡插反了
終于過關(guān)" " 來到了內(nèi)部
一只烏鴉" " (它沒有證件)
是怎么進到此地的
為什么寫的是這只烏鴉而不是別的
烏鴉" (她問)" " 我不知道
(詞窮" " 我無法供出這非法闖入的
黑暗者)
【作者簡介】
于堅,字之白。祖籍四川資陽,生于昆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寫作至今,著作四十多種。系詩《尚義街六號》《0檔案》《飛行》《巨蹼》、散文《挪動》《巴黎記》、攝影集《大象·巖石·檔案》、紀錄片《碧色車站》等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