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名師劉燕,語文高級教師,湖北省語文名師、語文學科首席教師,在作文教學領域成績斐然,輔導學生作文多次在作文比賽、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項。
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熱愛可抵歲月長。在興趣的世界里,我們像草木蟲魚般自由,順著本心,感受生活的每一份美好。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在時光深處,聆聽夢想綻放之音。追尋內心的熱愛,邂逅夢想的無限可能。
【名師范文】
以興趣為媒,為夢想打光
身處奔涌不息的時代洪流,面對千篇一律的價值標準,個性化的“興趣”一詞幾乎被選擇性遺忘,蒙塵一隅。其實興趣恰似一盞燈,擦拭點亮它,會照亮五彩斑斕的夢,你我就會在夢中生出翅膀,奔赴理想的星辰大海。
淡看平庸,流年煙火。興趣的經緯交織不息,勾勒夢的錦繡。于是,夢想有了勇氣。
平凡的生活是否會讓人失去激情?一眼望到頭的未來難道真是既定的命運?張中臣的經歷毅然回答了兩個字:不是。他無心順從上天擺在面前的種梨為業(yè)或是流水線的人生,以保安的身份留在大學校園,猶如一尾洄游的魚,終于找到了興趣的“入海口”。一堂電影講解的課,讓他生發(fā)出追夢的勇氣。他形容說,從前的柑子是解決生存問題。到了電影學院,才發(fā)現曬干了的柑子皮有一股沉香,生活有了一點浪漫主義。他不在乎環(huán)境的艱苦,也不在乎軍事化的管理,更不在乎薪水微薄。他在乎的是電影的“沉香”,沉浸式的觀影體驗令他癡迷。于是,他參加自考當剪輯師,拍攝處女作并獲獎。正是興趣的驅動,給予了一個青年親手創(chuàng)造電影夢的勇氣。
為堅守而癡,為奔波而醉。興趣的天梯直貫長虹,通往夢的碧空。于是,夢想有了執(zhí)著。
因一張圖,奔赴一座城,只為一個展。中學時的驚鴻一瞥,桂昊雯開啟了為千年文物“打光”的漫漫長路。從揚州到武漢,從珞珈山到清華園,內心的呼喚是那么強烈。她的文博知識儲備比不上學歷史的,拍攝技術比不上學攝影的,但她通過光與影讓文物有了生命,非專業(yè)的人硬是做好了專業(yè)事。她還建立社團,開設自媒體賬號,讓更多人了解文物,將博物館帶到孩子的身邊。未來,她還想翻千山渡萬海,用自己的方式,讓一件件流浪的文物“回家”。因為有了執(zhí)著,桂昊雯的夢想駛向了廣闊的天地,摹畫出意義非凡的人生藍圖,鍛造出一個執(zhí)著勇毅的文化使者。
品一隅靜謐,安一方閑適。興趣的清風徐徐而至,奏響清越的牧笛。于是,夢想有了驚喜。
興趣可以高遠俊麗,亦能夠平淡質樸。我們總是誤解寬容教育的真諦,以為躺平斷然不可取。那你相信有“躺贏”的諾獎得主嗎?奧地利維也納的康拉德·洛倫茨最喜歡的生存狀態(tài)就是陪伴雁鵝,躺在草地上曬太陽。他觀察雁鵝,給小雁鵝做母親。這段照顧雁鵝的經歷,讓康拉德提出了動物行為理論——印隨。正是因為他對雁鵝的愛,使得他為動物行為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并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是的,風不受定義,興趣不應被加上桎梏,它永遠自由。跟著興趣走,會照亮夢想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它會讓你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不要被時代裹挾,請聆聽興趣之聲,喚醒迷失的心靈;不要止步于平庸現狀,請跟隨興趣之光,讓夢想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微風拂過,片葉沙沙皆訴說著興趣之愛,層層葉隙都閃爍著夢想之光。
【名師感言】
材料作文首先要讀懂材料,抓住關鍵詞:興趣、夢想。興趣似乎微小、具體,多關注個人喜好。夢想似乎宏大、抽象,它更關注對社會的貢獻和成就。我們必須厘清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興趣為夢想提供動力和支持,夢想為興趣指明方向和目標。閱讀本期雜志,我確定作文題目:以興趣為媒,為夢想打光。明確論點:發(fā)掘興趣,點亮夢想。然后,我以本期三篇文章《一個保安的電影夢》《為千年文物打光的女孩》《“躺贏”的諾獎得主》為素材,從勇氣、執(zhí)著、驚喜三個層次層層遞進證明論點。